踐踏巴爾幹的鐵蹄——納粹德國E集團軍群
喜歡二戰德國部隊資料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未來這個小小的頭條號會成為二戰德國軍隊各部隊資料最詳細的資料庫。
Heeresgruppe E——E集團軍群,英文名稱Army Group E,該集團軍群組建於1943年1月,任務區域為巴爾幹地區,集團軍群的司令官為空軍一級上將亞歷山大·勒爾。
E集團軍群的指揮官,空軍一級上將亞歷山大·勒爾
1941年4月5日夜,德國開始了對戰略要地巴爾幹半島進行攻擊,以第12集團軍為主力的德國軍隊僅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橫掃了巴爾幹半島,建立起了進攻蘇聯南方的戰略基地。然而,巴爾幹地區幾千年來作為各個強權勢力所能達到的邊界地區,幾乎是有人類文明以來,就一直戰火不斷,而不同地區產生的強勢文明,在這裡交匯衝撞,更是使得這裡各種矛盾縱橫交織,素有火藥桶之稱。擁有著幾千年鬥爭經驗的巴爾幹地區的人民,自然不會屈從於納粹的鐵蹄,依託巴爾幹多山複雜的地貌,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游擊作戰,極大地威脅了納粹德國東線戰場南段的後方安全。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943年1月1日,被巴爾幹戰場拖住的第12集團軍被就地改編為E集團軍群,同時在1943年8月26日前,作為巴爾幹地區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兼任納粹德國東南戰區的司令部。
巴爾幹地區正在渡河的德國軍隊,裝甲車輛為來自法國的戰利品
巴爾幹地區殘酷的戰鬥,讓該地區的德國軍隊以及其僕從軍隊殘忍異常,而游擊作戰的特性,又使得這些部隊經常發生針對平民的打過莫屠殺事件。1943年8月,納粹德國進一步增強了該地區的兵力,在該地區建立了F集團軍群,同時由F集團軍群擔任納粹德國東南戰區的司令部,E集團軍群的責任區域被壓縮至巴爾幹南端壓力較小的希臘以及愛琴海諸島。1943年9月,面對著曾經親密盟友義大利的反水,E集團軍群迅速的解除了麾下義大利第11集團軍的武裝,同時,對敢於對抗的義大利第33「阿可奎」步兵師痛下殺手,毫不留情,對5000餘名義大利戰俘進行屠殺。
被德國人解除武裝的義大利軍隊
1944年8月開始,在盟軍,巴爾幹地區抵抗組織、蘇聯紅軍的輪番打擊之下,巴爾幹地區的德國防線最終被突破,反法西斯軍隊完成了對E集團軍群包圍的態勢,面對著被圍殲的危險,E集團軍群迅速組織撤退和戰線收縮。1945年3月,F集團軍群解散,E集團軍群接替了F集團軍群納粹德國東南戰區的司令部的職責,成為了巴爾幹地區唯一的德國集團軍群。1945年5月,儘管接到了無條件投降的命令,但是深知自己在巴爾幹地區做了些什麼的亞歷山大·勒爾依然下令部隊向匈牙利方向突圍,妄圖逃避正義的審判,在做了最後的掙扎之後亞歷山大·勒爾於45年5月13日被俘,最後在47年2月26日于貝爾格萊德被執行了槍決。
歡迎關注雜七麻八的今日頭條號,原版二戰軸心國軍隊資料翻譯文章每日放送。
※武裝黨衛軍佔領區17個司令部簡介終結章,含前兩期匯總鏈接
※日本二戰作戰代號——波號作戰、Z號作戰
TAG:雜七麻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