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的「SpaceX」何時才能出現?也許我們差的只是成長環境

中國的「SpaceX」何時才能出現?也許我們差的只是成長環境

近年來,SpaceX在商業航天領域可謂獨領風騷。隨著國內商業航天初露萌芽,許多人開始遐想,中國的SpaceX何時能出現?北京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CEO舒暢日前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如果有良好的成長環境,相信在5到10年內,國內就能出現頗有競爭力的商業航天企業。

發展商業航天需要民營火箭騰飛

零壹空間是一家掌握固體火箭發動機核心技術、專註於智能小型運載火箭研製的民營企業。記者從該公司了解到,其研發的OS-X系列火箭已進入收官階段,正在開展半實物模擬試驗及電氣系統綜合匹配試驗,預計在4月中旬完成。按計劃,該型火箭將於6月首飛。

近幾年,一直擔任中國航天「國家隊」角色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工集團,紛紛面向商業航天市場,豐富了火箭產品型譜,並推出了新的商業服務模式。有人或許會問,「國家隊」有技術有實力,已經做得很完善了,這些從零起步的民企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舒暢表示,商業市場應該更豐富,需要有競爭。民營火箭的騰飛是商業航天市場進一步完善的證明。

從產品定義來說,OS-X系列火箭與國內現有火箭也存在明顯的差異。舒暢說,目前的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載荷,大到空間實驗室、載人飛船,小到微小衛星。OS-X系列火箭用於給飛行器研製單位提供飛行試驗服務。例如某單位要設計一款飛行器,許多空氣動力試驗過去只能通過地面模擬進行。藉助OS-X系列火箭,可以帶著飛行器進行真實飛行試驗,測試不同高度、不同馬赫數情況下,飛行器的氣動外形、密封性、熱力學等數據。「這是一個細分市場,目前國內沒有人專門做這項服務。」他說。

此外舒暢透露,零壹空間還計劃在2018年發射OS-M系列火箭,未來該產品將主要面向500公斤以下微小衛星發射,為商業衛星客戶提供更多發射機會。

民營火箭面臨「卡脖子」難題

4月5日凌晨,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南發射了首枚固體驗證火箭「雙曲線一號S」,用這次亞軌道飛行,為後續入軌飛行任務開展技術驗證。

記者了解到,「雙曲線一號S」並非星際榮耀公司自主研製,但舒暢為它點了贊:「友商能在很短時間內把這事做成,進行這樣一次飛行,是一種突破。」

國內民營航天企業圈子不大,大家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同時也惺惺相惜。舒暢認為,民企生存不易,需要大家共同營造良好的行業生態。

火箭的研製生產具備一定風險。此前有多位航天專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了顧慮:如果民企一擁而上,國家是否該管一管?

舒暢表示,對於火箭行業,國家已有比較成熟的管理制度。他說,國防科工局相關文件規定,火箭行業要按照類軍品來進行管理,需要企業具有保密資質、軍工質量體系認證、科研生產許可證等,實施發射也要有單次發射報批流程。

除了資質規章,一些火箭研製所需的大型基礎設施也成為民企面臨的「卡脖子」難題。例如大型發動機試車台,民企很難自己建設,而「國家隊」擁有的設施利用率並不高。又如發射工位,SpaceX每次發射都會租用范登堡空軍基地或肯尼迪發射場的工位,但國內商業航天剛剛起步,相關政策還不完善。

「如果國家能將這些基礎設施放開,讓我們付費使用,既能提高航天資產運營效率,又能避免重複建設,同時也有利於對民企的管理。」舒暢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院長劉志讓也曾向記者表達了向民企開放資源或共建平台的意願。

雖然雙方你情我願,但此事涉及複雜的流程,此前國內無章可循。記者了解到,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正在積極協調相關事宜。

實現夢想還需要更多扶持

如今的SpaceX頗有跟NASA分庭抗禮之勢。舒暢說,SpaceX的發展給中國航天帶來了很大啟發,但他並不想複製該公司的模式,而更願意讓零壹空間變成「中國航天界的華為」,埋頭做好技術,在一些細分領域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上具備優勢的企業。

要實現夢想,舒暢和其他民營航天企業還需要國家更多扶持。

他分析,目前國內商業火箭公司還處於「講故事」階段,通過展示一些產品或理念來獲取融資,零壹空間也是如此。但未來一年中,隨著民營火箭陸續首飛,大家將進入產品競爭階段,一些講故事的企業會被淘汰,剩下的企業將開始在市場中打拚。他希望國家能對部分領先的企業予以支持,幫助它們快速發展起來。

SpaceX發展過程中,NASA給予了大量技術、資金方面的幫助,並提供了許多訂單合同。舒暢說,我國也已經制定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國內商業航天發展比較滯後,民企壓力很大,希望後續有更大力度的政策出台。例如「國家隊」一些成熟技術,能否轉讓出來,避免民企重頭做起。再如國家能否拿出一些項目,以合同牽引,資金由國家出一部分、民企自籌一部分,研發的技術或產品能供國家使用,形成正向循環,此舉也能帶動大量社會資本進入航天領域。

縱觀計算機、手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航天不會例外。「國家大力扶持,人才、資本自然會往這個方向涌去。」舒暢相信,商業航天也是如此。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陳小柒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要牽頭國際大科學計劃?這篇文章說透了
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黑客入侵ATM機盜走12億美元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