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提出之後,地球科技,為什麼還在吃百年前的理論老本?
自從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提出之後,人類的基礎物理學已有百年沒有實質突破了。 今天的地球科技,仍在吃百年前的理論老本.
這問題出在哪裡?
百多年前開爾文勛爵宣稱物理學大廈已經完全封頂,只有兩朵烏雲籠罩著。他說的兩朵烏雲是指光的波動理論與實際觀察的深刻矛盾,以及黑體輻射問題。
這兩朵烏雲隨後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以波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開創的量子物理體系所解決。而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物理也構成了百年來物理學的最傑出成就。
回望過去人類獲得的物理學突破分別是牛頓寫就的論《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以及法拉第和麥克斯韋等所發展的電磁理論。這兩個突破直接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而第三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信息時代是由人們對原子內部深刻探索開端的。
通過廣義相對論,人們發現萬有引力是天體質量對時空扭曲的效應。通過量子物理人們發現自然界中另外三種力(電磁力,強力,弱力)是費米子間交換波色子的效應,繼而人們發展了半導體技術,並開發出了電子計算機技術,建立了全球互聯網。近百年人類所經歷的一切是人類前所未有的技術爆炸。其背後的理論基礎是廣義相對論所發展出全新時空觀和量子力學所發展出的標準粒子模型。甚至部分科學家開始探索意識對客觀實在的本質影響。
正因為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程度(這種程度是所有民科所無法想像的),所以要對現有理論做進一步完善或顛覆就更加依賴動輒數千人的研究團隊和龐大的研究設施(空間望遠鏡和粒子對撞機)。這種難度可能給一般人留下現代物理進入瓶頸的假象。
但是腦洞巨大的理論每年都層出不窮,這些理論都有堅實的數學基礎,如大一統理論——超弦理論以及所延伸出來的M理論。還有對宇宙結構的重構理論,如多重宇宙理論。但是這些理論至今都很難被驗證,主要理由是缺乏實驗基礎。
從這點我們也可以看出科學理論和民科以及偽科學的區別。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假以時日,現代物理學一定會獲得進一步突破的機會。就像幾年前歐核中心終於捕捉到了希格斯粒子的線索,還有最近引力波的發現。我們必須要有這種信心。
人類其實是被自己的「成就」禁錮了。
虛空本來是充斥著星球揮發的能量的,可是,一個以錯誤假設為前提的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卻把本來沒有毛病的以太說給否定了,從此科學發展的前沿理論就走進了死胡洞。且不說造成了什麼嚴重後果,就分析一下造成這個錯誤的原因吧。
據說,邁克爾遜-莫雷的實驗本是為了證實以太的存在,他們的假設前提是地球在以太中穿行,所以做了一個光在順以太或逆以太的情況下是否會出現速率變化的驗證,驗證的本身沒有毛病,但結果卻出人所料,根本測不出光波的速率變化,所以也就得出了以太(虛空光媒介質)根本不存在的結論。
虛空光媒介質本是客觀存在的。使光能夠得以接近於三十萬公里/秒的速度傳遞的就是介質的波動作用,如果不是波動傳遞而是粒子的高速運動,那是需要強大動力驅動的。因為波動傳遞不需要接力,所以光的傳遞並不需要持續動力。也正是虛空能量的存在和不斷充實,使得宇宙能夠膨脹發展。
那麼,為什麼會得出這個錯誤的結論呢?原因就是地球的運行並不是在以太中穿行。實體質量與虛空能量本是原始0性態空間分化的正負性體,他們既互相對立又相輔相成,既互相獨立又互相結合,他們就像一對影形不離情侶。地球的運行、星球的運行就是結合著巨大範圍的虛空能量體一起運動的,星球之間的斥力平衡,就是依賴星球的這個能量層互相作用而實現的;宇宙的膨脹就是依賴這個能量層的不斷充實而得以實現的。星球能量層充實膨脹的能量來源就是星球的光熱能量的揮發。由於星球的能量層就如原子的電子層一樣是緊密結合著運行的,所以從不同方向射入的光是根本不會表現速率變化的。
由於從錯誤否定以太說開始,宇宙學就走上了錯誤的歧途,所以在此基礎上產生的一系列「成果」和「證實」都是需要重新審視的。就如引力波的「發現」,就是為了一個證實而隨心所欲地認定某個干擾波就是引力波。一個真相就是引力波探測儀每天接收的干擾信號多達14000多次,要從這麼多的干擾信號中指定出來自於「13億光年外「的子虛烏有的兩個黑洞的碰撞產生的「引力波」,只要選擇到一個兩個干涉儀被同步干擾的波就是了,當然是十分容易的。由於太過心虛,所以後來又拉上了全世界三十多家天文台「共同驗證」了兩個中子星球「合併」產生的「引力波」,實際情況是除了美國的那家天文台以外,其他的天文台幾乎什麼都沒有發現。
一百多年來的前沿物理學就是在這樣的「發現」和「證實」中一步步走上不歸路的。如果輕率相信,後果就是距離真相越來越遠。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從愛情到婚姻,如何走過那些缺點?
※「相對論」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叫相對論?
TAG:易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