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萬里長城為何數百年不倒,原來早之前就有了「追責制」!

中國萬里長城為何數百年不倒,原來早之前就有了「追責制」!

世界上沒有哪一座建築像中國萬里長城這樣耐得住風雨侵蝕。自燕國開始修築的長城,到現在已經2000多年了,我們依然看到它的巍然屹立,這一世界奇蹟的誕生與存在,要感謝我們的老祖宗,是無數人用血肉之軀與聰明才智讓我們至今還能看到萬里永不倒的長城。

長城的最初興建,始於公元前7世紀,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間為了相互防禦。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現存的長城遺迹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東、內蒙等15個省市自治區。如今的長城,已成為國內外遊客爭相旅遊的地方。

長城作為偉大的防禦工事,由關隘、城牆、城台和烽火台四部分組成。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部分明代所修建長城,距今已有400年。要建造這樣規模宏大而又艱巨的工程,在勞動力的調配、材料來源、規劃設計和施工等方面都是相當複雜。

我們對建築最為直觀的感覺,老家農村的房子,如果超過25年,都會變成危房,25年與400年,是個無法比擬的數字,我們現在依然還能看到于山巔聳立的萬里長城,這要得益於當時的建築質量。

原來,在我國的秦朝早期,有種叫「物勒工名」的監管,就是要求每個工匠在製作的青銅器上刻出自己及其管理者的名字,便於找「後賬」。這種嚴格的質量監管和責任追溯機制,在秦朝後期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應用。在萬里長城的城磚上,如果你細心,有些地方依然能夠看到磚石上刻的名字和一些文字,這也正是萬里長城今猶在的緣由之一。

我國最早的秦長城,是用篩過的細黃土層層夯打出來的。後來隨著進步,明代長城,則是夯土築牆,外面砌磚,磚之間用石灰粘合。

明長城還有不少地方的城牆內外檐牆都以磚砌築。在當時全靠人工搬運建築材料的情況下,採用磚砌築城牆,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建築水平。

其次,許多關隘的大門,多用青磚砌築成大跨度的拱門,這些青磚到現在雖然有的已嚴重風化,但整個城門仍威嚴峙立,表現出當時砌築拱門的高超技能。

圖為拱形結構的城樓內部。

在河北和北京境內分布的大部分為磚石結構長城。當年村子比較窮時,曾有村民從長城上拆下這些磚來蓋房壘豬圈,近年長城得以保護後,這種現象已很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故事520 的精彩文章:

中國城區面積最大的城市,比北京大2倍 上海很尷尬 的哥最厲害
任性,中國第一家冰雪酒店營業3個月,5月後將消失 冬天再造!

TAG:圖說故事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