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健身教練可以幫你管理身體,但,他們可不是無所不能的「神醫」。

健身教練可以幫你管理身體,但,他們可不是無所不能的「神醫」。




Keep君 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



「教練,我膝蓋已經疼了一星期了,啥情況啊?」


「教練,我頸椎疼,最近總想睡覺,什麼原因?」


「教練,我脊柱有點問題,這個能練好嗎?」


……






扶額,健身教練的確可以幫助你做好

「健康管理」,但他們可不是無所不能的

「神醫」




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把「健身教練」想的太萬能了!

有些身體問題他們是不能去處理、或者說處理能力不夠的,就算回答上了也未必專業。

以後遇到這些問題,還是別拿教練當醫生了。








教練

不是

醫生

也不是

物理治療師




醫生、物理治療師/康復師、健身教練,這是健康產業里最重要(一般人分不清誰是誰)的三個職業劃分,其實

這三個職業分別有各自的職責範圍,彼此也有著較嚴格的界限。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案例來說明這三種職業之間的關係。




籃球愛好者小明在打籃球的時候不小心撕裂了十字韌帶,他首先要接受的是「醫生

的手術治療,把韌帶接上,恢復正常的關節結構。






通過做手術,韌帶雖然復原了,但膝關節的功能並沒有得到恢復呀!這時候的小明可能連一個簡單的屈膝都做不了,更別提能像往日一樣回到籃球場了。




到了這個階段,醫生對之後的恢復工作就力不從心了,只能開一些簡單的藥物處方、提一些簡單的康復建議。

大部分醫生只能保證你的身體是處在正常的健康基準線之上的,並不能提高你的生活質量。




這時候,就需要「物理治療師/康復師」介入了,他們會給小明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計劃,來幫助小明逐漸地恢復膝關節的正常功能,讓膝關節能正常的使用。







這個時候,小明的膝關節結構恢復了,也能正常使用了,但小明還是想打籃球,你說該咋辦?







答案當然是請一名健身教練來幫助他恢復體能啊!




教練會幫助小明制定訓練計劃、監督訓練,並且通過一些針對性的訓練預防他的膝關節再次出現問題,最終讓小明重新回歸賽場。







講到這,我們就明白了。小明從一個韌帶斷裂的患者到可以重新打籃球,

需要經歷「結構恢復」→「功能恢復」→「體能恢復」這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專門的職業來處理此類問題。





「醫生」:可以

接好小明的韌帶

,但並不能讓小明重回賽場。




「物理治療師/康復師」:可以

讓小明的膝關節恢復正常的關節功能

,但他接不了小明的韌帶,也不能讓小明恢復到以前的體能狀態。




「健身教練」:可以

幫助小明恢復到以前的體能狀態

,幫助小明

做一些簡單的損傷預防訓練,預防膝關節再次損傷

,但他接不了韌帶,也不能很好地處理從「卧床不起到能正常走路」的這個康復階段。




所以說,教練並不是萬能的,

他的職責只是幫助「無嚴重身體問題的人」制定訓練計劃、監督指導健身過程,並不能治療疾病或者處理重大的關節結構問題。




這裡插播一個小科普?





很多人認為如果關節損傷了就得靜養恢復,輕易不能動,這是非常大的一個誤區。




真實情況是,

康復訓練越早做越好,輕易不能歇著,做的越早,恢復效果越好。

如果你在術後不儘早進行康復訓練,你的關節功能可能就錯過最佳的恢復時期了,肌肉也會萎縮的很厲害。




很多人膝關節韌帶斷裂,接好後,膝關節功能再也沒恢復到以前的狀態,很大的原因就是沒有及時地進行康復訓練,簡單講,這是「休息出來」的後遺症。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問題是教練不能夠處理或者說可能處理不好的呢?




教練

處理不了

處理不好的

身體問題




1. 心腦血管類疾病和新陳代謝類疾病




如果你有心腦血管類或者代謝類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想通過健身改善,要注意了,

你要首先諮詢醫生的意見,你的病情是否可以參加體育鍛煉?得到醫生的運動建議後再去找教練諮詢建議。




這類疾病患者是典型的「高運動風險人群」,在進行鍛煉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情況詳細地和教練說明,並且自己要有一定的防範措施,一些經驗不足的教練在帶「高運動風險人群」的時候可能會手足無措。




比如糖尿病患者,要非常注意「運動後低血糖」的問題。

糖尿病患者因為自身疾病的緣故,身體不能很好地儲存和分解糖,在運動中會比較容易出現低血糖問題。







這種情況一定要做好血糖監測,同時自己也要準備一些防範措施,比如準備一些「糖片」,尤其是第一次運動的時候,這樣出現低血糖時可以及時地處理,不至於出現事故。




2. 關節疼痛問題




如果在健身期間出現瞬時性的關節疼痛,你需要立刻向教練求助

,這很可能是由於你動作不對造成的。







但如果是長期的、持續性的疼痛問題,你就需要求助醫生了

,大部分經驗豐富的教練也只能去處理一些簡單的疼痛問題。但如果教練找不出原因,記得一定要去找醫生。




3. 嚴重的骨骼結構變形或者損傷問題




這個是

教練絕對不能插手去做的

,比如嚴重的脊柱側彎問題。







不要讓教練上手處理你的脊柱!永遠不要!




這種情況一定要去找醫生或者有專業資質的物理治療師求助。

這類問題是需要數年的相關專業科班學習和實踐才能處理的,教練根本不具備這個條件和資質。




如果你的教練聲稱自己可以正脊整骨複位等等,很大幾率上你可以直接 Pass 掉他。教練可以去了解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但絕對不能給客戶上手操作,就算他可能有這個能力,你也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去冒這個風險。




記住,

教練就是教練,不是醫生,也不是物理治療師。




本文版權屬於 Keep,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轉載請先聯繫後台。點擊閱讀原文下載 Keep。




Keep 搜索已上線,進入菜單欄 get 更多乾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eep 的精彩文章:

我爸告訴我每天給佛磕180個頭就能瘦,我竟然信了?
在關於跑步的故事裡,看見你自己。

TAG:Ke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