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霸氣對決呂布孫策,曹操劉備視為亂世豪傑,華佗卻說他必死無疑

此人霸氣對決呂布孫策,曹操劉備視為亂世豪傑,華佗卻說他必死無疑

文:陳思(作者原創授權)

辛棄疾的詞《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中,一句「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暗含了漢末三國時期的典故。在這個典故里,明面上是讚賞劉備的抱負,卻也隱含了另外一個人,那就是陳登。「求田問舍」源於《三國志 呂布傳》中有關於陳登的記載。史載,劉備在荊州和劉表、許汜議論天下人,期間談到了陳登,許汜認為陳登為人太過傲氣,劉備詢問許汜為何有此評價,許汜便說道曾經路過下邳拜訪陳登,而陳登卻毫無待客之禮,不僅不與客人(許汜)交談,還自己睡在大床上,而讓客人睡在小床上。劉備聽了之後,對許汜說:「現在天下大亂,您有國士的美譽,但每天卻只買田置地,絲毫不憂國憂民,這是元龍(陳登)先生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元龍先生才不願意和您說話。如果換作是我,我就睡在樓上讓您睡在地下!」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辛棄疾詞中所讚譽的劉備十分敬重陳登。而《三國演義》中,陳登的戲份不多,他曾周旋於呂布、曹操和劉備之間,幫助曹操和劉備暗中圖謀呂布。呂布伏誅後,陳登仍留徐州。後劉備為脫身借口堵截北上的袁術,途經徐州,陳登向劉備透露徐州刺史車胄奉曹操的密令要謀害劉備,以此引發了「關公賺城斬車胄」的情節。爾後,陳登便不再出現。小說中的陳登儼然一個八面玲瓏的斡旋者,雖然歷史上陳登也確確實實協助過曹操平定徐州,但小說對陳登的塑造並不完全符合歷史。那麼,陳登在歷史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呢?

一、文武膽志

劉備曾經高度讚揚過陳登:「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這一評價並無誇大。在歷史上,陳登的確胸有大志且文武雙全。據《三國志 呂布傳》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的記載,陳登「忠亮高爽,沉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濟民之志」。同時,陳登飽讀詩書,《先賢行狀》載其「博覽載籍,雅有文藝,舊典文章,莫不貫綜」。少有大志加上充足的知識儲備使得陳登很快步入仕途,「年二十五,舉孝廉,除東陽長」。擔任父母官的陳登愛民如子,「養耆育孤,視民如傷」。因為政績不凡,陳登又被徐州牧陶謙表為典農校尉,主管農業生產,他躬身實踐,「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繥稻豐積」。此外,陳登在廣陵太守任期內「明審賞罰,威信宣布」,使得內外敬服,「海賊薛州之群萬有餘戶,束手歸命。未及期年,功化以就,百姓畏而愛之」。由上述記載可見,陳登頗具執政能力,無論是組織生產還是治理內政,都能取得不菲的成績。也因為陳登在徐州的努力,百姓對陳登十分愛戴,史載陳登升任東城太守時,原任地的百姓「佩其恩德」、「老弱襁負而追之」。

除了優秀的政治能力,陳登在軍事上也有出色的表現。由於徐州地處魏吳邊境,東吳的孫氏常常覬覦徐州,孫策就曾經率軍進攻徐州的匡琦城。當時,孫策的人馬眾多,陳登的部屬都認為敵眾我寡難以對抗,應該暫避鋒芒,留一座空城給孫策,南方人不擅於陸地防守不久將自行退去。陳登則義正辭嚴地拒絕了這一建議(「吾受國命,來鎮此土。昔馬文淵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北滅群狄,吾既不能遏除凶慝,何逃寇之為邪!吾其出命以報國,仗義以整亂,天道與順,克之必矣。」),並主張假裝示弱、伺機奇襲。後陳登親自在城上查看孫策軍的動向,尋得有利機會,突然出擊,乘勢攻破了孫策的軍馬,「斬虜以萬數」。孫策軍吃虧後十分惱怒,捲土重來以期復仇,陳登一面派功曹陳矯前往曹操處求救,一面在城頭上多積柴草,並讓人將多處柴草點燃、大聲慶賀,裝作是大軍前來救援的樣子以迷惑對方。孫策軍見火光衝天,誤以為是援軍趕到,紛紛潰逃,陳登再次乘勢追擊,「斬首萬級」。從這次戰役中,不僅能夠看出陳登的膽識,更能看出陳登頗具謀略,他懂得利用避實擊虛的方式來對抗勢力強大的敵人。只是由於史書編排的緣故,陳登在徐州和孫氏家族的對抗鮮為人知。實際上,在筆者看來,同為曹魏的東南邊境,陳登和孫策的這場戰役亦不亞於張遼在合肥對抗孫權的戰役。

二、陳登與曹操、劉備的關係

在徐州的政績和對抗孫氏的戰績,足見陳登是一名智勇兼備的人傑。這樣的人,也勢必引起同為人傑之人的關注。在歷史上,陳登就曾受到曹操、劉備兩位重量級人物的肯定。

陳登得到曹操的肯定是因為陳登在徐州為曹操作出的貢獻。首先是陳登協助曹操平定徐州。曹操曾任命陳登為廣陵太守,並「令陰合眾以圖呂布」。陳登是徐州本土人士,在呂布入侵徐州後深感呂布之害,於是積極配合曹操圖謀呂布,勸說呂布絕婚於袁術,削弱呂布的外援,同時和自己的父親陳珪暗中作為曹操的內應。這些事件在歷史和小說中均有體現。值得一提的是,陳登對於呂布軍團入主徐州似乎深惡痛絕,史載,曹操到達下邳後,陳登「率郡兵為軍先驅」,當時陳登的弟弟們還在下邳城中,呂布劫持陳登的弟弟「欲求和同」,而陳登「執意不撓,進圍日急」。如此堅決的態度最終使得曹操攻破下邳、平定徐州並誅殺了呂布。其次是陳登在徐州有抵禦江東孫氏進攻的功勞和經驗,上述所言陳登對抗孫策的戰役是一例。而陳登在調離原任地廣陵後,孫權「遂跨有江外」,這令曹操每每「臨大江而嘆」,「恨不早用陳元龍計」。可見陳登在徐州對抗孫氏是頗具經驗的,很有可能還留下了相應的計策。故而,曹操對陳登是既倚重又敬重,所倚重的是陳登身為徐州本土士人在徐州的有效經營,而敬重的則是陳登出色的才能和在徐州人望。

與曹操相比,劉備對陳登的態度更為恭敬,原因之一是陳登曾經力勸劉備入主徐州。在陶謙逝世後,劉備對是否接管徐州心存顧慮,麋竺和陳登都極力勸諫劉備勇挑重擔,《三國志 先主傳》中記載,陳登曾對劉備說:「今漢室陵遲,海內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可見陳登對劉備的能力是認可的,也看出劉備擁有雄心壯志。同時,作為對比,陳登還否定了袁術的能力(「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以此增強了劉備的自信。應當說,陳登對於劉備在徐州的立足是頗具推動作用的。故而,劉備立足於州郡,藉此一展志向,陳登對其有莫大的幫助。所以劉備對陳登可謂敬重有加,「求田問舍」的典故即可見一斑。但和曹操不同的事,陳登對曹操沒有具體的評價,而對劉備則有諸多正面的評價,《三國志 陳矯傳》中曾記錄了陳登評價魏國幾位臣僚和劉備的言語,其中陳登指出「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由此可見,陳登和劉備更加惺惺相惜。

三、為何文武雙全的陳登在歷史上的存在感並不強

雖然歷史上陳登文武雙全又和曹操、劉備關係密切,但是陳登最終並沒有躋身魏、蜀兩國的核心層,這不禁令人感到可惜。究其原因,筆者大抵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陳登的壽命並不長。《先賢行狀》載,陳登「年三十九卒」。陳登英年早逝的原因則在《三國志 方技傳》華佗的行醫記錄中有所體現,即經常食用魚腥而積累了病症(「廣陵太守陳登得病,胸中煩懣,面赤不食。佗脈之曰:「府君胃中有蟲數升,欲成內疽,食腥物所為也。」即作湯二升,先服一升,斯須盡服之。食頃,吐出三升許蟲,赤頭皆動,半身是生魚膾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後三期當發,遇良醫乃可濟救。」依期果發動,時佗不在,如言而死。」)。此處所記載符合陳登日常起居的環境,陳登為徐州廣陵人,地理位置濱臨大海,故而會經常食用海產品。古代處理海產品的技術有限,長期食用沒有經過細緻處理的食品往往容易積累病症。

第二,陳登在曹魏不能躋身核心層大抵和劉備的微妙關係有關。上述所言,陳登曾公然說「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爾後,陳登卻歸屬曹魏。這樣的言論勢必在政治上犯忌諱,即使曹家前兩代領導人曹操、曹丕都較為敬服陳登,但這難免會成為陳登躋身核心層的阻礙,也因此,陳登終其一生都留在徐州擔任地方官員。

第三,陳登自身頗具傲氣,高傲的性格使其無形中開罪了不少人。「求田問舍」中的許汜即是一例。此外,陳矯曾經受陳登之託前往許都,並帶來了許都人士對陳登的看法,大家都認為陳登「驕而自矜」,然而陳登在聽說了這一評價後,也作了一番議論:「夫閨門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陳元方兄弟;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清脩疾惡,有識有義,吾敬趙元達;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所敬如此,何驕之有!餘子瑣瑣,亦焉足錄哉?」可見陳登並不因為他人對自己的非議而試圖改變自己。因此,心高氣傲的陳登是不會為朝堂之上的一般官僚所接受的。此外,與其他徐州本土人士(如麋竺)的選擇不同,陳登最終選擇留在徐州而不是跟隨劉備,除了其他客觀複雜因素之外,筆者認為也和陳登名士的傲氣有關,故而陳登和劉備之間最終還是沒有攜手共同實現大志而是互寄遙思。

在筆者看來,歷史上陳登的文治武功不為後人所熟知,不僅包含各種客觀原因,陳登自身的主觀原因亦是十分重要的。雖然陳登的事迹沒能盡數寫入史料,但是其出色的能力以及傲人風骨中透出的志向仍然值得我們欽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一 的精彩文章:

封神時代,此神身份超神秘?曾對決最強妖王,師父實力堪比老君!
孫悟空大鬧地府,幽冥教主都不敢惹他?只因一個神秘神仙,不肯出手!

TAG:白馬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