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生病,不舒服,看看這篇文章。
問
微信留言
羅鎮老師:
我從小就愛生病,
我覺得我為健康,都快得焦慮症了。怎麼辦好?
——陳志
答
羅鎮老師
這裡,我想分享一篇文章給大家。
這篇文章關於新時代的健康觀,從許添盛醫生一本書摘錄出來的。
文摘如下:
新時代思想的醫學觀里,最核心的一個觀念就是
「
恩寵的狀態」
,意指身體在一種恩寵的狀態下出生,自然地、輕易地生長,在一種喜悅的默許下呈現奇蹟式的開展。
現代醫學大部分以醫藥及手術預防及治療疾病,很少放心思在心靈與身體的關係上,在本書第一篇的引言中,我希望提出一些方法,幫助各位讀者藉由心靈的力量增益健康。
■
喚起過去美好回憶
當你有病在身的時候,常常會經由恐懼將自己的病痛畫面投射到未來,並且在不確定感的助長下,往往懷抱著一種焦慮及沮喪的心情,因此削弱身體的自愈力,讓病痛繼續延長。
所以,你應當想像自己無病一身輕,愉快地在山林間散步,或在沙灘上自在地奔跑,想像你自己已經沒病了,正快樂地從事一項愉快的活動。藉由這樣的想像,你提醒了身體過去曾具有的健康及活力,也發動了細胞天生
「
恩寵的狀態」
,因而能加速身體的復原。
■
聆聽聲音的治療
試著專心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譬如獨自安靜地坐在海邊,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將自己的思緒完全放鬆,進入一種絕對專註的狀態,只是傾聽海浪的聲音。
如此深刻的專註將帶來身心真正的放鬆,身體內潛藏的自我療愈力量也將被發動。來自大自然的聲音,包括雨聲或海浪聲,能提醒身體己身所出的大自然的活力及能量,個人的煩惱及苦痛因此得以滌凈。
■
夢的治療
夢是人類擁有最偉大的一種自我療愈力量。比如說,當有些人產生夢魘,甚至因此從夢中驚醒時,代表著一股很強烈的恐懼、焦慮或憤怒的能量被釋放了;若非如此,那些能量會累積在身體中,直到疾病形成。
有些夢可以提供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欠缺的一些發泄管道:有些人利用夢境怒罵平日不滿的上司,或在夢中發泄對配偶的憤怒,這些夢會動員身體的資源且釋出我們所需的荷爾蒙,塑造出一個緊張的夢境,在戰鬥中喚起身體的自愈能力,而治好某些疾病。
此外,在睡前暗示自己做一場
「
治癒之夢」
也能有所幫助,當你醒來時也許記得,也許不記得,但總會有一種精力充沛的感覺。
■
藝術治療
任何的一種藝術創作或藝術欣賞都有助於身體的自我療愈。
■
改變信念
我們的身體以一種非常忠實的方式反映出現代人對老化的恐懼。因此,改變對於年齡的信念將大大地影響身體及身體所有的能力。
嘗試默念以下的句子:
「
我的智慧隨著年歲而增加,年紀越大,越能心平氣和,肉體感官也越來越能欣賞各種環境的美,我可以健康快樂地活到高壽。」
藉由默念而增加的信念將可以幫助各位,在邁入老年時依然擁有極佳的健康及活力。
例如,
「
中年婦女容易罹患子宮頸癌」
這句標語,對中年婦女可能會造成的心理壓力及催眠效果,在身體會忠實地反應主人想像和情緒的情況下,可能使她們的子宮頸細胞死傷無數。
同情,當我們不斷強調老年人該如何才能降低罹患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症等保健概念時,其實正在製造老年人容易得老年痴呆及帕金森氏症的恐懼,反而不利疾病的防治。
■
新時代思想的保健觀
當代醫學由治療疾病走向預防疾病,建議大家從調整作息、飲食及定期檢查身體著手,為身體築起捍衛疾病的高牆,比起以前的確是種進步。然而值得擔心的是,這些保健概念仍然建立在對身體的不信任上,而根據新時代思想,這股不信任身體及恐懼疾病的力量,對身體的殺傷力更甚於其他致病因子。
新時代思想的健康觀不斷強調人應該信任身體與生俱來的健康能力,主要是為了矯正主流醫學長期以來對心靈力量的忽視。
沒錯,生存環境惡化、飲食失當、作息無序都會減弱身體本來朝向健康的能力,但心靈的創造力比上述因素更具主宰健康的力量。當我們重新理解疾病,看出它其實是心靈創造力遭到阻塞、扭曲,以及身體本來能力被誤解後的結果,我們就找到了治癒的關鍵。如同一個推翻了辛苦用積木堆起城堡的小孩,在領悟到手的動作和城堡崩塌間的關係後,便擁有了使城堡免於被推倒的智慧。唯有領悟到自己體內同時具有創造健康與創造疾病的能力後,人類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健康。
我們必須了解,外科醫師能做的只是把傷口對齊縫合,至於能不能癒合還是得靠自己;同樣地,藥物也只是幫我們控制病情的輔助品,不能跟治癒畫上等號。當然,強烈相信藥物也可以增加藥物的效果,甚至治癒疾病,但如果這份信任的強度不大於其他心理挫折、無力感及負面信念的強度時,再多的藥物仍然無濟於事。
■
相信身體的靈性與智慧
在當代主流醫學裡,身體與生俱來的能力並未受到正確的理解。我們認為身體就像汽車一樣,會隨著時間磨損,終至腐蝕成一堆廢鐵,所以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然的歷程,疾病是人類無法逃避的宿命。
這種不信任身體的信念,不斷催眠體內的每個細胞,讓它們慢慢相信自己的無能為力,把身體拱手讓給了攻城略地的細菌和病毒。因此,在探討是什麼樣的信念影響了身體朝向健康的能力前,讓我們重新理解身體的本質。
身體的本質,在我們的文化里一直有被扭曲的尷尬,在靈與肉的爭議里,始終位居下風。我們覺得身體的慾望和需要大都停留在生物性的層次:吃、喝、玩、樂,無助於人類心靈的提升;而人類的集體精神進化則必須在很難被說清楚的
「
靈性」
之上發展。這種思考預設了精神與肉體的分離,而肉體被貶低為靈魂屈居之所,許多修行上的努力就在於成功地抑制肉體的聲音,直到脫離肉體。
■
身體是心靈物質化的表現
事實上,身體比我們用頭腦所思索出的靈性,更加接近靈性本來的面貌。身體所有自主性的運作都呈現了宇宙運作的基本法則:愛、信任、合作性的冒險。
當你呼吸時,你吸入的是身旁的親人、陌生人、花草樹木、貓狗吐出的氣體,而你呼出的空氣也被他們吸入。一隻鳥兒飛過來,吸入了你吐出的氣體,帶著它飛到另一片森林,呼出含著你細胞的氣息,和森林裡其他生物交換;另一隻鳥兒再帶著這份交換的氣體,與海洋里的鯨魚交換。就這樣,你以微妙的方式,和地球另一端自己未曾到過或理解的世界,交換了身體的一部分。
這種無可避免的交換,讓我們和地球上所有的存在物深情相系。我身體的一部分,下一秒鐘可能就進入你的身體,成為你的一部分。這樣的交換,若不是靠著完全的愛、信任和分享,如何能夠達成?
所以,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是靈性的物質性存在。我們需要用更多的智慧去理解身體所負載的靈性訊息。
相信你的身體,是你邁向健康的第一步。接著,傾聽身體的智慧,看它的變化疾病要為你帶來什麼樣的訊息。解讀這份訊息,它會幫助你更接近存在的真實智慧。當你建立這樣的觀念,你會珍惜疾病帶來的訊息,讓你擁有更好的生命品質。
■
轉換對身體的負面信念
如果你深信人受限於環境的控制無力抵抗,那麼只要遭遇困難,很快就會投
降,因為你認為人改變不了環境;但是相信人定勝天的人,則永遠有機會爭取轉機。
如同行為反映我們對生命所抱持的信念,身體也精確反映了我們內在的信念。當我們深信身體的智慧足以維持健康,並擁有自愈的能力時,身體就有機會依其本然的面貌運作。相反的,如果我們不信任身體的能力,不斷給予負面暗示,甚至拒絕和身體採取同樣的生存態度,身體就會在求生的本能和主人求死的意志下,進退維谷、不斷磨損。
■
積極善待你的身體
如果你每天吞一堆維生素,只喝蒸餾水、吃有機農作物,而且每個月斷食清除體內廢物,但就是不能相信身體自己的能力,恐懼它隨時會被細菌、病毒吞噬,那麼你為追求健康付出的努力只是蜉蟻撼樹。
所以,轉換對身體的信念、信任身體、採取正向的生活態度,對身體的幫助更大。
■
以下是一些對身體正面的信念:
在正常狀況下,身體可以自己保持健康,如果我們沒有需要生病的理由,就不會被細菌、病毒感染。譬如歐洲中世紀黑死病大流行時,很多護士終日穿梭於病患之間,因為她們的生存意志強烈,激勵了免疫系統,所以不受病毒侵害。
身體不是低級的產物,而是人類靈性完美的呈現,集造物的智慧與精華於一身。疾病則是一股被阻塞的生命能量,是我們內在創造力扭曲的形式,並非外在強加於我們身上的影響,它既是我們創造出的結果,當然也能被我們的意志改變。
年齡並不會減損生命的能量,只是讓我們汲取這份能量的能力減弱,對身體的懷疑和對存在的負面思考,阻隔了我們和這份能量的接觸,如果我們能重新找到和這份能量溝通的方式,就可能減緩老化。
衰老是學習的行為,而非必然的結果,事實上心理年齡比生理年齡更能造就外表,很多年紀大的人只是為了怕和別人不一樣,只好表現出老態的樣子。
■
改變整體人格抗癌
「
抗癌」
預計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大的工程之一,在主流醫學領軍下,手術、藥物、科技的精進,向來被認為是對抗癌症的利器,然而隨著這些武器在戰場漸露疲態,人類被迫轉向重新理解癌症。
心身醫學和神經免疫學的研究越來越能證明,癌症事實上是一種心身疾病,人類在生命中面臨到無路可走的絕境,才是最重要的致病原因。
美國心理醫師李山(LawrenceLeShan)在複查了上世紀五十五年間大量的研究後發現:癌症病人在尚未發病前的六到八個月,通常都遭遇過生命中極為嚴重的情感創傷,因此造成抑鬱、絕望和難以宣洩的悲痛,在情緒無路可出的情況下,惡化成癌症。
事實上,癌症是一種多重油門、多重煞車的疾病,並不容易產生。化學致癌物質、放射線、遺傳素質或病毒感染都是致癌因素,卻不能單獨引發癌症;正常情況下,人體免疫系統可以及時識別癌變細胞,立即消滅或抑制,除非人體的免疫力下降,癌變細胞才會不受限制地無限增殖,引發癌症。
而長期沮喪、憂鬱、憤怒、壓抑等無法緩解的情緒壓力,正是人體免疫系統最大的殺手,強烈的
「
絕望感」
則給了身體巨大的暗示,讓它配合主人慢性自殺,於是我們功能優越的免疫系統逐漸潰守,任由體內的癌變細胞取得主導地位。
■
治療心靈重建生存希望
在處理癌症時,化學和放射治療及手術面臨的困境是可以理解的,這些方法可以切除已長出的癌細胞,卻不能讓病人體內不再長出癌細胞,因為病人根本的生存困境沒有被解決,他對生命的絕望仍不斷地暗示身體毀滅自己。然而,目前癌症治療面臨最大的困境正是:我們發現了心靈的力量對癌症的主控能力,卻很少在癌症的治療中加入心靈的治療。
對癌症病人來說,真正該治療的是受傷而絕望的心靈、自我放棄而孤絕的生活方式、缺乏人生目標的無望感、無法唱生命中最想唱的歌的失落感,藥物、化學和放射治療都只是輔助,它無法修復被殺死的細胞,也無法抑制癌細胞。
所以,癌症的治療是人格整體改變的歷程,醫師在這段療程中除了切除和抑制的治療外,更應該幫助病人了解自己,引發病人對生命的熱愛,積極地求生,而不只停留在對抗癌症,這樣就有機會激發病人的自愈能力。
■
疏導被癌症阻隔的生命能量
大部分戰勝癌症的患者都承認一個事實:他們在抗癌歷程中所做的生命轉化,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生命品質。我在癌症病友團體間演講,每次問到有沒有人在得了癌症後,生活品質變得更好?幾乎都有八九成的人舉手表示同意。
大多數人發現罹患癌症後都很震驚,卻通常不太意外,他們多少意識到這是自己無路可出的心境具體的呈現,是體內癌細胞對主人下達的最後通牒:要不精彩地活,否則就結束生命。
默然承受這份震驚的病人,往往很快便離開人世;然而,因此被激起強烈求生意志,甚至否認醫師宣判的病人,卻往往戰勝體內的癌細胞,比醫師的預計多活好幾年。其間的關鍵在於:後者往往問自己一個重要的問題:
「
過去的我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生命,結果造成現在的處境?」
並且自此選擇完全不同的生活。■
勇敢面對身心靈問題
新時代思想明白地指出,癌症的本質是一股受阻的生命能量爆發的結果,因此積極的癌症治療在於如何疏導這份受阻的生命能量,重燃病人對生命的熱愛。
而生命能量流暢與否,則涉及到身體、心理及心靈三個層面,心靈層面的問題無法被簡化成心理的問題解決,而心理的問題也無法以身體的層次處理。
身體層面可透過營養、醫藥、手術和運動等方面共同調整;心理方面則可透過病人、家屬及心理治療師共同努力而達到,找出對個體而言,以什麼方式存在、與人相處及創造,可使自己得到最完滿的喜悅、熱情和寧靜;心靈層次的治療則在於,引導患者體驗到人的內在生生不息的能量,理解到自己是這份能量的主人,只要找出個人最重要的生活目標、存在價值,原本受壓抑、扭曲的能量就會轉向,幫助主人追求夢想,癌細胞在無以為繼的狀況下,就可能停止生長,甚至完全消失。
■
不肥不胖沒有安全感?
很多人認為肥胖是飲食或體質造成的結果,但以新時代思想的觀點來看,在身體發胖前,內在就已發出訊息,要求主人大量進食,或在身體儲存更多的能量,好為生命提供某些服務、解決某些問題。唯有這些問題得到面對、能夠處理,才能徹底解除肥胖的困擾。
肥胖者不斷累積能量或進食,主要是為了增加存在的安全感,或對生命的掌控。有些人努力增加分量以應付生命中難以預料的危機、扛負生命的重擔,或警告隱於暗處可能危害自己的第三者:我不好惹。有些人利用肥胖降低自己外表的吸引力,讓同性朋友放心以換取堅固的友誼,或減低自己對異性的吸引力,以削減自己對性的焦慮。
■
找回安全感擺脫體重
曾經有過重問題的A小姐說,她大量進食主要是為了得到控制權,因為食物是她唯一能掌握的東西。此外,除了食物,她不知道還有什麼是她想要就能得到的。
她回憶自己未滿周歲就被送進幼稚園,在完全陌生且無力抗拒的環境中,只有吃東西能提供她安定的感覺,而且乖乖吃完東西也是當時博取師長肯定的好方法,由此她的體重開始不受控制、直線上升。
長大後,她不具競爭力的外表也讓她贏得很多同性友誼,同性朋友對她毫無防備,什麼事都願意告訴她,這是她和同性好友間微妙的默契與平衡。當她明白自己過量進食是為了獲得生命的掌控權,而開始改變心態取得對生命的掌控權時,她的體重便逐漸下降。
然而,她和同性朋友的關係也開始面臨微妙的變化,原本認為A小姐沒有競爭力而和她在一起的女性,開始澆她冷水,或者疏遠她。她面臨兩難,知道一旦自己減重成功,原來的朋友很可能就會離她而去。
B小姐從小就得對抗別人的欺負,所以內心一直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她的潛意識一直告訴自己:只要我夠強壯,別人就不敢欺負我!於是她的身體完全儲存吸收進來的每一份能量,即使理性建議她減肥,潛意識仍然不斷地告訴她:維持體重才能保障你的安全,於是她的體重始終難以下降。
坊間減肥方法建議肥胖者用各種生理的方式減重,但新時代的思想則建議運用更深層的心靈力量。因為減重不是單純的飲食習慣和熱量控制問題,這些外在行為都只是因應心靈的渴求。所以,了解你所渴求的,試圖以內在的方法解除自己的不安全感,或達到你期待的目標,別讓身體獨力去面對這些問題,體重才可能成功下降。
■
內臟無法承受的恐懼
我們可以很容易列舉出自己害怕的事情:站在很高的地方、被關在幽暗的房間里、失去自己心愛的東西、遭遇突如其來的傷害、無論怎麼做都得不到肯定
……
恐懼,似乎成了許多現代人的生命基調。
恐懼是所有情緒中對身體最具殺傷力的,長期恐懼會升高血壓,加速身體的代謝速率,導致內分泌失調,影響全身器官運作,讓身體易受疾病侵擾。
我們可以試著追溯自己的成長曆程,看看恐懼透過什麼樣的方式,慢慢地滲透進我們的生命,控制了我們。
基於安全的緣故,父母可能從小就不讓我們離開他們的視線,或者以各種可怕的故事和誇大的因果暗示我們會遇到危險。
長大後,當我們第一次打開心房去愛一個人卻遍體鱗傷後,我們說服自己相信:
「
永遠不要對人沒有防備,否則就會招來苦難。」
這個信念讓我們充滿戒備的心。越來越令人觸目驚心的社會新聞,讓我們更加害怕:「
這世界還有哪個角落是安全的?」
■
重建對存在的信任與安全感
事實上,當我們一層層剝去憤怒、焦慮、猜忌的外衣後,看到的通常是一個充滿恐懼的自我,每一種恐懼可能都聯結著一項特殊事件,然而這些特殊事件可能都指向同一個
根源:一種對存在的恐懼,認為存在本身就是個多劫的歷程。
現代人無法信任存在的善意,不相信萬物的存在都是受到祝福的,不承認凡存在就有價值,更不相信自己可以無條件地被愛。於是,我們努力防備,以阻絕生命中突如其來的橫逆與傷害;我們努力爭取成就,以贏得存在的價值;我們努力掌控一切,設法讓一切都在預料之內。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帶著焦慮,因為我們甚至不知道這些努力是否能換來安全與存在的價值。
對存在的恐懼會驅使身體全力武裝自己,腎臟病患者往往便具有想掌握一切的強迫性人格:他們無法放鬆,唯恐一鬆懈下來就會被存在這隻巨大的怪獸擊垮;他們穿起盔甲防禦,卻也阻斷了可能的救援之道
——
重建對存在的信任與安全感。
■
不老的身心靈
台灣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已經大於7%。目前的平均壽命,男性是七十一歲,女性是六十七歲,往後的一二十年可能再提高五至十歲,所以平均每個人可以活到八十幾歲。其實大家並不怕活到老,而是怕生病、衰老或退化。所以如何可以活到老又不會過度退化,以下是我們提供的兩個新觀念:
1.
許多老人之所以會衰弱、活動力變差,通常是由於他們習慣了蟄伏休止,所以只要重新喚起他們的意志,讓他們活得積極、有目的,相信許多老人在活動力、氣力、靈敏度、反應等各方面會有戲劇性的進步。
2.
老年人的活力降低,主要是因為他們預期自己會變成如此,對於老化的現象覺得絕望、無可奈何的人會老得更快。這與第一個想法,也就是老人活動力降低是因為他們不想活動是相通的。不想活動背後的因素,是因為他們預期自己會衰老、退化,這種預期的結果,讓他們在心境上處於絕望與無可奈何,於是迅速地衰老下去。
新時代思想的理論認為人的心念、思想也是由知識、資訊和能量所構成的量子場。古典牛頓力學認為
「
我是誰」
與這個世界沒有關係,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是客觀,我是主觀,而「
我」
這個主觀的人與客觀的世界、客觀的身體無關。我認為我是誰,跟我會不會生病、是否衰老無關。但是在量子力學的觀念,則認為我是誰、我在想什麼、我的生活幸不幸福、日子過得滿不滿意,和我的健康或衰老有絕對的關係。也就是說,身體與心理的健康是互相加強、互相影響的。這完全符合新時代思想的一句名言:「
你創造你個人的實相」
。
例如退休後無所事事、終日苦悶的老人,經過半年之後幾乎全老了十歲以上,如果可以談戀愛的話,則好像年輕了五歲。這說明了我們情緒與思想的量子場之間的作用,甚至具有扭轉身體功能的效力,所以事實上身體並不是客觀的,必然會隨著時間而老化。
從前,人類的身體暴露在很不利的條件之下,營養不良、體力透支、瘟疫肆虐等問題,都很容易使人衰老。翻閱本世紀通過紐約外海艾利斯島(EllisIsland)移民檢疫,得以入境美國的移民文獻紀錄,便能發現四十歲左右的婦人面孔,憔悴枯槁的像是七十幾歲,而只有一二十歲的少年,看來卻像是飽經風霜的中年人。現代人則剛好相反,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看起還像只有三四十歲,這是因為整個環境的變化,如:營養的改善、生活上的舒適和環境衛生的進步,造成心境及生理上的安適,因此讓人可以活得更長而且更健康。
在醫學上曾觀察到一個現象,認為有些人過了五六十歲進入老年期之後,他們的心境、思想模式會變得像小孩子一樣,比較天真,也較有幻想性及依賴性,對新時代思想的理論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關鍵發現,稱為第二青春期。
眾所皆知,第一青春期大部分是在國小三四年級至國中畢業之前,這段期間發育迅速,第二性徵開始出現;而第二青春期是人類過了五六十歲進入老年期之後天生的自然改變,有些人的頭髮可能會由白轉黑,甚至長出新牙。曾經有篇報道說,中國遼寧一位老人在牙齒全部脫落後,又再度長出新牙。事實上,我們在婦產科門診也發現,很多已經停經的婦人,到老年時再度來經,甚至因此恢復生育能力。
從史前時代到工業革命之初,人類平均壽命一直停留在四十五歲以下,只有10%的人能活到六十五歲上。現代人因為營養的改善,衛生條件及醫藥的進步,80%的人都能活到六十五歲以上,所以新一代的老人已經普遍遭遇到第二青春期,這是以前從未有人正視過的問題。倘若我們依舊抱持著舊有的概念,認為過了中年身體會持續地衰老,心智將不斷地退化,性能力也會逐漸地減弱,則第二青春期這股龐然而充滿活力的能量,在不被生理及心理允許出現的情況下,便有可能會以腫瘤的形態展現出來。
■
接
受你的第二青春期
過去醫學上有一個定律稱為黑福里克極限(LeonardHayflick),認為人類的胚胎細胞放在培養皿里,無論如何小心翼翼地培養,都只能再分裂約五十次,而且一定會死去;但是如果這些培養皿里放置的是癌細胞,卻會一直分裂下去。所以,腫瘤是個非常強的能量,會不受限制的生長,如果我們能把這股強大的能量導入正途,讓我們的肌膚重新恢復光澤,牙齒重新長出,肌肉組織慢慢地取代脂肪組織,頭腦變得更靈活,性能力也重新恢復活力的話,那該有多好!
所以我們必須正視第二青春期的存在。當然,對第二青春期的壓抑並不必然導致癌症,但是我們社會對這種現象的忽略以至於能量被阻塞,卻與癌症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因為癌細胞本身是很強的生長力量,是一種會到處轉移的能量狀態,如果把這股能量平均疏導至身上的每一個器官,或是日常生活、朋友及性生活上,使得人生得以豐富、喜悅、自在,那麼這股能量就不會以癌細胞的形態展現。
■
人不會變老,除非
停止成長
光是時間這個因素並不會讓人衰老。事實上,真正讓人變老的是人的心智停止成長。肉體並非天生就必須老化,在醫學上有項很有趣的疾病,稱為精神性侏儒症候群,一般發生在受到重度虐待的兒童身上,他們長期缺乏關愛的情緒抑制了生長激素的分泌,雖然生長激素理當按照孩童DNA上的遺傳基因正常分泌,但是這些小孩內心對自己的詮釋
——
不被關愛的小孩,竟然產生超越傳統基因的力量,改變了身體的結構,拒絕長大。這種現象也意味著,如果一個人害怕老化或預期自己一定會老化的話,這種信念本身便有能力造成基因上的轉變,因而推動真正的老化。
上述的例子告訴我們思想和信念的重要性。在醫學的角度上看,我們的皮膚大約每個月會換新一次,胃壁每五天轉化一次,肝臟每隔六個禮拜就全部更新,骨骼每三個月便又是一副新的骨骼。根據醫學統計,身體每七年就會完全地更新,這些數據表示身體只是一個模式,並且一直在變化之中,而不是一部僵化的機械,所以傳統醫學把人單純地視為機械是說不通的。
以新時代的量子觀點來討論,在量子層面而言,根本沒有物質的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種能量狀態,身體是在每一刻被重新創造的物質,表示從這一刻到下一刻,我們的身體已經是另一個不同的身體。
因此,新時代的觀點認為身體是個幻象,因為身體在下一刻已經完全地分解且回到能量的模式,然而在下下一刻,一個你不可能覺察到的瞬間,又會透過將能量轉換成物質的白洞的出現,變成另一個全新的身體。
■
減緩身心老化的方法
從精神醫學的角度來說,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說過:
「
潛意識本身是沒有時間感的。」
對很多小時候受過創傷的人而言,曾經經歷的那件事雖已成為過去,但對潛意識而言,卻一直還被當作「
現在式」
,並沒有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消逝,因為過去的事情還沒有解決,所以便一直影響到現在。對這種病患來說,基本上他的過去與現在式同時存在,所以弗洛伊德的解決方法就是利用催眠或自由聯想的方式,讓他在潛意識上回到過去,因為潛意識是不受時間限制的,所以只要能在現下把過去的問題解決掉,這個人的癥狀就好了。
其實大部分的身體機能是受潛意識控制的,例如心跳的速度、胃每分分泌的胃酸量、每天分泌的女性荷爾蒙、月經的周期、腎臟每分鐘過濾的血量、腦運作本身所需的氧氣、神經傳導所需的能量等等。可是,我們有意識的信念或情緒上的變化卻可能影響到身體機能。所以基本上,意識與潛意識是相通的,因為潛意識是沒有時間感的,所以受潛意識掌控的身體本身的時間感也不存在了。那麼,是誰在老化?
■
減緩老化的方式
聆聽身體的智慧是新時代的思想非常強調的方法,包括以下兩項重點:
1.
接受和信任身體的基本智慧,這智慧並不會隨著時間而減弱或失去。
2.
接受新的知識和新的世界觀。人之所以變老,是因為他已經拒絕接受任何新的觀念。我們會發現有些老人很僵化,但並不是他天生就應該如此,而是因為他拒絕讓自己成長。
用意識覺察的能力來轉變身體,可以改善老化的程度。一般認為身體老化是身體本來自然的演變,可是根據老人學家的研究卻發現,真正決定我們是否會衰老的關鍵是從二十五歲到六十歲。現在的觀念會影響到未來三四十年後的身體狀況,所以我們必須改變對老化的必然性想法,而代之以身體本身是沒有時間性的,只要流動的過程是不斷地重生,不斷地更新,那麼身體的細胞也就永遠是新的觀念。
想要延緩老化,你必須保持以下的信念:
身體是不斷變化的狀態。
身體是有智慧的,不會隨著年齡而變得僵化。
身體是能量而非單純只是物質。
身體可以永葆健康,並不必然會陳腐老化。
身體不受限於時間。
如果你要讓身體永葆青春,在思想和信念上卻不能解放自己,這個希望將永遠無法實現,因為正是你陳腐的思想和信念制約了你的身體。這意味著假如老化是發生在你身上的自然現象,那麼基本上你變成了一種不可避免的老化的犧牲者;但如果老化是你從社會中學習到的行為,是社會與家庭集體模仿、集體催眠的效果,那麼你便有權利選擇說
「
不」
,以接受新的信念,迎接新的機會。
事實上,老化是人體面對加諸在他身上或心理上的外在環境所作的反應,並不是種必然過程,所以我們過什麼樣的生活就變成什麼樣的人。賽斯書《個人實相的本質》中提到:
「
在許多土著文化里,年齡完全不是考慮一個人的因素,年紀多大並不重要。事實上,一個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年紀有多大。忘記你的年紀——
青年、中年、老年都一樣,對你是件很好的事。因為你們的文化里,關於年齡方面有很多信念都受到限制——
青春被否定了它的智慧,而老年被否定了它的喜悅。」
■
自由基理論
自由基是很活潑的分子,在分子學上,它是由不穩定的氧原子化合物所構成的,因為喜歡和身體重要的分子結合,包括DNA,因而破壞了原始的生命架構。
自由基是目前防止老化最熱門的話題,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由哈門博士(DenhamHarman)所發表的,認為自由基是造成細胞老化的重要因素,而一九八三年德爾克皮爾森(DurkPearson)和珊蒂蕭(SandyShaw)則大聲疾呼自由基是人類的敵人,因此鼓勵人們服用各種抗氧化劑。但日本的雪江庭博士則證實了餵食氧化劑的細胞培養,並不太能夠減低自由基的製造數量,如果是口服氧化劑則恐怕效果更為不彰,因為許多氧化劑在到達細胞之前,就已經被口腔和腸胃裡的消化液中和了。
免疫系統的白血球細胞就是利用自由基和入侵的細菌病毒連接以殺死入侵者。但為了自身的安全,細胞本身會製造酵素來應付自由基,使它們退化、中和或是解毒,這些
「
自由基清道夫」
包括各種抗氧化劑,它們可以和自由基連結成高反應氧離子,使它們在攻擊入侵者之前無法使壞。所以事實是,自由基有助於人體內在的平衡而非造成老化。
■
建立對老化的正確觀念
老化不是必然的現象,人可以活得長,但是必須活得有尊嚴。有些人認為活到五十歲就可以了,因為他們認為五十歲過後就沒有尊嚴、沒有體力、不被重視,所以老化被認為是社會的恥辱。事實上老化並不等於不健康,也不該等於恥辱,這些都是我們社會所賦予的意義。如果社會沒有賦予
「
老」
積極而正面的涵意,當然沒有一個人願意活到老,所以我們應該建立對老化的正確觀念:
讓老人的背脊骨可以挺直的是社會賦予老人的價值及尊嚴,而非含維生素D的牛奶。
因為潛意識沒有時間感,而身體是流動不羈的變化體,所以我們應該期待老人體內小孩的天真得以復活,而成為同時擁有四五十歲體力和八九十歲人生經驗的新新老人。
現行社會採行六十五歲強迫退休制度,剝奪了社會上很多男性賴以建立尊嚴的
社會價值,造成這些人大部分的病痛發生在退休後半年內,所以若能採行參考個人工作性質、體力及能力的自願退休制或轉任制度,或許可以讓人在適度的轉變之下,仍然發揮他的社會價值而非一無是處。
身體是流動的變化,而不是一種僵化的過程。
相信新的宇宙論所說的,身體有智慧、懂得自我調整、追求健康。
身體健康的先決條件,是你必須信任它會健康,再從飲食、運動及心境上找到長壽、健康之道。如果你信任身體會活得又老又健康,基本上你已立於不敗之地。如果吃越多的健康飲食,吃越多的葯,其背後的信念是因為不相信身體會健康,那麼吃再多的健康飲食也沒有用,因為光是這種負面的信念就足以摧毀健康。
-end-
▼
羅鎮老師:
每次談到身體的自愈能力,都會有不同的聲音。今天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的是在新時代,身心靈層面的,多一種角度的健康觀。
當然,我們沒有辦法對一位很窮,沒有伴侶,沒有固定工作的人說,你開心起來,只要開心,你的身體就會好起來。這是不現實的,所以,改變,還是我們覺得很重要的一件事。
更多改變命運的分享,大家可以點擊
「
閱讀原文
」進入我的直播間一起探討。▼
※現在已經不是 「你若不來,我怎敢老去」 的年代了。
※你知道怎樣的家宅風水位會旺男丁?
TAG:羅鎮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