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突擊步槍即使能裝100發子彈,為什麼也不能取代沉重的機槍?

突擊步槍即使能裝100發子彈,為什麼也不能取代沉重的機槍?

原標題:突擊步槍即使能裝100發子彈,為什麼也不能取代沉重的機槍?


【軍武次位面】 作者:概略北方



連發的步槍,和機槍的區別在哪裡?


今年的賀歲影片里,《紅海行動》是當之無愧的黑馬,上映以來憑著超高的口碑獲得廣大觀眾的認可和鼓勵,一路逆襲創造了賀歲檔冠軍和歷史總票房亞軍的驕人戰績。



在電影中大放異彩的蛟龍小隊中,眉清目秀的女蛟龍,機槍手佟莉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電影中,佟莉文能拿糖撒狗糧,武能單槍救人妻,進能近身搏壯漢,退能防守打飛機,特別是在營救被困的大使館人員時,隊長命令佟莉「壓著他們打」,佟莉一把機槍出神入化,潑水一般的子彈壓得恐怖分子抬不起頭來,最終消滅了敵人。



▲佟莉的行進間機槍壓制


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在戰場上,一把火力強、射速快、持續時間長的槍械,對於整個戰鬥都有巨大的意義。在槍械發展史上,高速連續射擊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目標。



▲馬克沁機槍帶來了槍械的全自動時代


槍的前身是火銃,進入18世紀後,由於槍械的大規模工業生產加上排槍列陣戰術的極致發揮,使戰爭基本告別了冷兵器時代,人類擁有了比弓箭更高效的單兵殺傷遠方目標的能力。


進入19世紀,定裝彈藥和膛線出現了,這兩個技術出現使射擊間隔縮短,射程精度增加,人類擁有了連續殺傷目標的能力,隨後,馬克沁設計的全自動機槍出現,使槍械最終走入了全自動時代。隨後的一戰二戰戰爭實踐,使人類發明了輕便又能連續射擊的自動武器,德國首先研發並裝備了Stg44,它稱為第一款正式服役的突擊步槍。


▲很多人誤認為STG44是AK47的爸爸


其實二者只是外觀相似,內部結構不同


自動步槍發展到今天,其射速已經毫不遜色於機槍,相比早期的栓動步槍,其火力已經強出了幾十倍,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現代的步槍都能連發了,為何機槍仍然必不可少?


其實,每一種武器都有最適用它的特殊戰場環境,也就是說,沒有一種武器是萬能的,可以包打天下。所以,一支軍隊,需要使用各種武器來應對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才能取得最好的戰鬥效果。這是兩種槍械的定義和用途決定的。



▲湄公河神:「美軍士兵喲,你們掉進水裡的是


這支M16呢,還是這挺M60呢?額……


我不是越共你們不要拿槍指著我……


自動步槍是根據現代戰爭的要求,將步槍和衝鋒槍所固有的最佳戰術技術性能成功地結合起來。現多指各種類型的能全自動/半自動/點射方式射擊,發射中間型威力槍彈或小口徑步槍彈,有效射程300-400米左右的步槍。因為自動步槍的使用場景多數是移動,射擊,重量需要做的盡量輕,所以其特點是射速較高、射擊穩定、后座力適中、槍身短小輕便。


▲持續射擊數百發後護木著火的AK


進化為「火麒麟」


雖然自動步槍有自動射擊的功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鼓勵士兵死扣著扳機不鬆手。為了減重,自動步槍的槍管一般都不是重型槍管,在全自動射擊時會更快的過熱,有的自動步槍馬不停蹄打上兩三個彈匣基本就燙的不要不要的(據說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連續射擊五六個彈夾的56衝鋒槍曾打紅過槍管、炭化過護木)。



在栓動步槍時代,機槍的射速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一戰的塹壕戰就是因為機槍恐怖的殺傷力而形成,到了二戰時期,機槍仍然是步兵火力之王。1942年10月24日,瓜島,美軍海軍陸戰隊第7團士兵巴斯隆的陣地遭到近3000日軍攻擊,巴斯隆的機槍班用2挺機槍頂住了日軍衝鋒,日軍死傷慘重。美軍戰鬥記錄軍官判定這場戰鬥死於巴斯隆機槍射擊的日軍大約在1500-2100人之間(此數據作者表示強烈懷疑)。



機槍是一個火力支援單位,採用步/機槍彈,主要作用是對敵方進行殺傷及壓制敵方火力掩護其他作戰人員行動,多使用短彈鏈或者彈鼓供彈,配備2/3腳架,射速和射程都比自動步槍要高一些。一般需要2人以上操作,射手實施打擊,副射手供彈與指示目標。


班用機槍一般裝備在班排一級,進行超強的火力壓制,射程在400M-1000M時候有很好的效果,大口徑的重機槍還可以隨意打穿牆體和薄鋼板。


▲95-1班用機槍槍管更厚更重精度更好,


被拆掉腳架冒充步槍參加汶萊


國際武器射擊比賽,拿了1金12銅


從上面可以看出,就步槍和機槍兩種武器來看,步槍更靈活和輕便,射擊時以單發、短點射為主;而機槍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火力持續時間長,這些都不是自動步槍可以比擬的,哪怕是同口徑和同樣的子彈,由於機槍的槍管要比自動步槍要長,可以賦予機槍更大的初速、侵徹力和精度。



▲MG42機槍快速更換槍管


同時,更厚更重的槍管可以延緩槍管過熱,使之能更長時間連續射擊不易變形。另外,班用機槍一般配有彈盒/彈鼓和一到二根備用槍管,以保證長時間戰鬥中激烈火力輸出,如果槍管過熱,直接換第二根,如此反覆。機槍還配有兩腳架或三腳架,更可以使射手更加精確地進行射擊。


換句話說,步槍能幹的機槍都能幹,機槍能幹的步槍不一定能幹。因此在低烈度步兵小隊戰術中,如果說把班用機槍作為戰術核心來使用,並不為過。



▲2014年的美陸戰隊武器射擊數據,

M249機槍可以準確命中超過M16A4


兩倍距離的目標



為了更加形象地展示機槍的重要作用,我們可以假設一個戰場環境:一個甜黨步兵班機動巡邏,忽然遇到大批武裝咸黨襲擊,武裝咸黨高呼「燒死甜逆!」,連續的組織集團式波浪衝鋒……


如果使用自動步槍配備30發的彈夾,除非大家極度默契,否則很容易出現火力空檔。退一步講,即使沒有空檔,步槍在連續擊發時,由於熱量快速升高和集中,易導致變形、卡殼、炸膛等事故,從而出現火力缺口。



一旦無法很好地壓制對方火力,咸黨就能鑽空突破防線,依靠人多勢眾形成對甜黨的壓制。此時,一個持續輸出火力的機槍,就可以幫助甜黨翻盤——無需打中,只需壓制,讓對方無法抬頭瞄準開槍,或者分散對方火力就好。



如果機槍有300發的彈箱,好的機槍手足以把對手壓的抬不起頭來,這時步槍手可以趁機進行迂迴,或用槍榴彈,或用精確射擊來消滅被壓制的敵人。再不濟,還可以趁著咸黨被壓制的時候撤退,而不會像烏龜一樣被壓製得一動不動任人宰割。


▲一挺M249機槍火力密度比步槍高一倍


射程多25-60%,與只裝備步槍相比


優勢非常顯著


從上面的虛擬戰鬥來看,機槍才是屬於步兵們最可靠的火力支援,哪怕是在現代各種支援火力廣泛普及的情況下,機槍仍有其獨特的價值。畢竟,飛機不能永久在線(總要起飛降落,補充彈藥和油料),火炮也有夠不到的地方(壕溝和死角),火箭筒也有無法使用的角落(相對封閉,後方不開闊的空間),只有機槍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最後一米伴隨支援」,才能真正伴隨戰士們一起行動,壓制敵人,這才是機槍不可取代的真正意義。



▲電影《空天獵》中直升機搭載的機槍


給恐怖分子以毀滅性打擊


除了伴隨班組行動,一些重型機槍還可以部署在各類載具上。目前的各類載具如飛機、直升機、快艇、高機動車等的運動速度較快,機槍需要在單位時間射出更多子彈才能獲得較好的命中率。


例如美國空軍在二戰後針對速度更高的噴氣式戰鬥機啟動「火神」計劃(Vulcan),最終產物就是常用射速4000—6000發/分、最高射速7200發/分的M61加特林機炮,而常用射速2000—4000發/分、最高射速6000發/分的M134加特林機槍也是在越南戰爭期間為直升機、炮艇機等飛行器研發的。


著名的M2重機槍,使用12.7×99毫米機槍彈,彈道平直,殺傷效果好,被美軍大量使用,無論是在坦克裝甲車輛還是在艦艇上,都能看到這款機槍的身影。蘇聯德什卡機槍等也是使用的12.7毫米甚至14.5毫米重機槍彈,對付輕裝甲目標不在話下。



▲《集結號》中國民黨M1919A4重機槍


給我軍帶來重大傷亡


所以,在自動步槍普及的時代,一把射程遠於步槍、能長時間連續射擊的機槍,仍是必不可少的。機槍與步槍的作戰效能各有所長,機槍手不能離開步槍手的保護,步槍手不能離開機槍手的火力壓制和掩護,兩者為相依相存的協同互補關係——只有各種武器火力合成起來,才能發揮最大戰場威力。一句話,只要還有戰爭存在,兩者相依相存的互補關係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次位面 的精彩文章:

精中?日本電視台批731部隊惡行,引日本右翼不滿,國人怎麼看?
我軍也要換全地形迷彩了?快來看看,相當國際范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