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些老物件鐫刻著戰鬥的印記!@軍報記者邀你「晒晒咱們的紅色傳家寶」

這些老物件鐫刻著戰鬥的印記!@軍報記者邀你「晒晒咱們的紅色傳家寶」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加強軍隊黨的建設,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

日前,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軍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的意見》。

4月8日,解放軍報及新媒體開設「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專欄,講述新時代強軍故事,記錄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徵集,收到網友發來的眾多「紅色傳家寶」背後的故事!今天,我們為大家展示其中8件,一同回顧先輩創造和傳承給我們的紅色基因。

一封嘉獎令,從此「萬歲軍」

「梁(興初)、劉(西元)轉三十八軍全體同志:

此戰役克服了上次戰役中個別同志某些過多顧慮,發揮了三十八軍優良的戰鬥作風,尤以—一三師行動迅速,先敵佔領了三所里、龍源里,阻敵南逃北援。敵機坦克各百餘終日轟炸,反覆突圍,終未得逞。至昨(30日)戰果輝煌,計繳僅坦克汽車即近千輛,被圍之敵尚多。望克服困難,鼓起勇氣,繼續全殲被圍之敵,並注意阻敵北援,特通令嘉獎,並祝你們繼續勝利!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

二次戰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敵人所謂「聖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沉重打擊了敵人囂張氣焰,為扭轉朝鮮戰局起到了關鍵作用。志願軍彭德懷總司令非常高興,親自給38軍起草了嘉獎電,並特別提到「尤以113師行動迅速,先敵佔領三所里、龍源里」,彭總在電報起草完交給工作人員去發的時候,又覺得意猶未盡,在嘉獎電最後又添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從此,38軍被譽為「萬歲軍」。

「最可愛的人」錦旗

「最可愛的人」錦旗

中部戰區陸軍某師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參加了一至四次戰役及其它戰役戰鬥,打出了「萬歲軍」的威名,贏得了「最可愛的人」的讚譽。

松骨峰戰鬥戰場的慘烈足以反映該師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和戰鬥意志,打出了國威、軍威!著名的長篇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寫的就是3連的英勇事迹,它影響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松骨峰戰鬥的工事及兵力部署圖和時任團長范天恩當時使用過的放大鏡

抗美援朝戰爭中「攻守兼備」錦旗

偵察英雄楊子榮生前用過的槍

偵察英雄楊子榮生前用過的槍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這句台詞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中部戰區陸軍某師到達東北後,發動群眾清剿土匪。湧現出了著名的「偵察英雄」楊子榮。

楊子榮,原名楊宗貴,山東牟平縣人。1946年3月,獨闖匪寨,不費一槍一彈,勸降400餘人土匪。1947年2月,蛤蟆塘戰鬥中,深入虎穴,活捉匪首「坐山雕」張樂山。

這是《東北日報》的相關報道。1947年2月,楊子榮在海林縣鬧枝溝追剿殘匪時英勇犧牲,年僅31歲。後被追授予為「偵察英雄」。他的英勇事迹被編為了《智取威虎山》和《林海雪原》。楊子榮的「不怕流血犧牲、越是艱險越向前」精神作為紅色基因融入了官兵血脈,代代相傳。

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上甘嶺陣地上的樹樁

樹樁大部分被燒焦,整體布滿彈孔和裂痕,至今留有20多個彈頭和彈片

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1952年10月,在朝鮮戰爭中,美軍為了配合停戰談判和國內政治鬥爭,經長期策劃和充分準備後發起了所謂的「金化攻勢」,其中最著名、最激烈的就是上甘嶺戰役。

1952年10月14日凌晨,美軍第7師和韓軍第2師先後以7個營的兵力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突然向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起猛烈進攻。面對敵人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地面火力、坦克的輪番攻擊,堅守陣地的志願軍第15軍官兵毫不畏懼,寸土不讓,頑強抗擊,逐陣地、逐戰壕、甚至逐彈坑與敵反覆爭奪,一場攻防戰,多次打成白刃戰、肉搏戰。

志願軍第15軍官兵將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插在上甘嶺主峰陣地

上甘嶺,這個不足3.7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帶,敵人先後投入兵力6萬餘人,發射炮彈190多萬發、投擲炸彈5000餘枚;山頭被削低了2米,岩石被炸成了30多公分厚的粉末;隨手抓把土,能數出30多粒彈片;一面戰旗,穿過381個彈孔……這節樹樁上的彈頭、彈片及彈孔就是當時戰爭激烈殘酷的鐵證!

戰役中,志願軍先後投入兵力4萬餘人,激戰43晝夜,擊退敵進攻900多次,殲敵2.5萬餘人,把陣地牢牢釘在38線附近。美第8集團軍總司令范佛里特原計劃只用兩個營的兵力,5天時間便可拿下上甘嶺的美夢徹底破滅。

戰後的上甘嶺陣地

上甘嶺,成為美軍的「傷心嶺」。上甘嶺,也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高地!

兩枚子彈擊中的銀元

空降兵軍史館陳列著兩枚非同尋常的「救命銀元」,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役打響。時任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十五軍四十四師一三〇團先鋒突擊營教導員的王敬春率領第一梯隊,冒著槍林彈雨直撲長江南岸。當突擊船靠近敵灘頭陣地時,王敬春突然感到胸口一緊、劇痛難忍,但他毅然帶領部隊成功登陸、英勇殲敵,把「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兩面戰旗插上了敵主峰陣地。

戰鬥結束後,身負重傷的王敬春在接受醫生檢查時發現,他右胸中彈、兩根肋骨斷裂,而奇蹟般保住他性命的竟是縫在右胸口袋、疊放在一起的兩枚「袁大頭」銀元。從此,他把這兩枚銀元視若珍寶,貼身收藏。這兩枚神奇的「救命銀元」也真的像護身符一樣,讓他在參加千里追擊、進軍「兩廣」、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等大小几百次戰鬥中平安無事。

(曬寶人:劉聖德)

中央機關一九四六年在延安

的伙食供給標準「花樣表」

傳家寶描述:中直機關1946年在延安時期,供給部統一定量標準一覽表「四六年四月上半月中直機關大灶花樣」。

據資料記載,當年,延安執行有「大灶」、「中灶」、「小灶」、「特灶」,「大灶」系中央各機關以及普通工作人員伙食標準,「中灶」一般是延安駐地的文化知識分子,「小灶」是為孩子孕婦、病號食用,而「特灶」則是外國友人與來賓食用。從1937年到1947年的十年間,毛澤東同志與中央機關均居住在王家坪。我們這張從「大灶」表的「附註」欄上可以清晰看到「每天下午二菜」。

在戎馬倥傯的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上下齊心,不搞特殊,即便是黨的最高機關與領袖也不例外,人人平等,嚴格執行供給標準,與邊區軍民同甘苦共患難!

(曬寶人:滕長富)

爺爺的立功證明書

傳家寶描述:爺爺是個大高個兒,英俊帥氣,在瀋陽讀過軍校,聽爸爸說軍校沒念完就被挑去奔赴戰場,參加過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是38軍123師369團偵察連排長,立大功四次小功無數,留在家裡的立功簿和回鄉轉業書由於年代久遠字跡已經有些模糊,封皮也有點破,但革命軍人的精神永遠閃閃發光發熱發亮!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微博網友@沙灘海風我的家)

解放軍進駐香港指揮第一刀

1997年6月30日23時50分,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正式接管香港防務儀式上,駐香港部隊三軍儀仗隊正是用這把刀開啟了解放軍進駐香港的序幕。

(劉恆 孟祥龍)

徵集活動持續進行中

@軍報記者邀你「晒晒咱們的紅色傳家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守墓老兵:戰場上的一個承諾,他們用一生來踐行
「生命禁區」桃花盛開!邊關軍人讓西藏那曲無樹成為歷史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