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識】對「女婿」的各種美稱的來歷
原標題:【文史知識】對「女婿」的各種美稱的來歷
人們常用乘龍快婿、東床、東床婿等指代女婿,另外還有金龜婿、駙馬等稱呼。您知道它們的來歷嗎?
「乘龍快婿」是蕭史
相傳春秋時代,秦穆公有個小女兒,非常喜歡西戎國獻上的一塊碧玉。穆公便給女兒起名為「弄玉」。弄玉長到十幾歲時,姿容無雙,聰穎絕倫,但性情孤僻,尤其厭惡宮裡繁瑣的禮儀。她經常一個人呆在深宮裡品笛吹笙。穆公見她這麼喜歡笙,命名匠把那塊美玉雕成碧玉笙送給她。弄玉自從得了碧玉笙,練習吹笙的時間更長了,技藝也更加精湛了。
△ 蕭史和弄玉乘龍鳳而去想像圖
穆公欲為女兒招鄰國王子為婿,將來可做國君夫人。但弄玉不從,說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弄玉寧可不嫁。穆公珍愛女兒,只得依從於她。有一天夜裡,公主倚著欄杆賞月,並吹起笙來。這時似是有一陣裊裊的仙樂,在和著公主的玉笙。公主仔細一聽,是從東方遠遠傳來的洞簫聲。一連幾夜,都是如此。公主把這事告訴了父親。穆公便派大將孟明根據公主所說的方向去尋訪吹簫的人,一直尋到華山,才找到了吹簫人蕭史,把他帶回宮中。
蕭史來到秦宮,正好是中秋節。穆公見他舉止瀟洒,風度翩翩,心裡十分高興,馬上請他吹簫。蕭史取出玉簫,吹了起來。一曲還不曾吹完,大家讚嘆不已。蕭史和弄玉結成夫妻後,他就教弄玉吹簫學鳳的鳴聲。學了十幾年,弄玉吹出的簫聲就和真的鳳凰的叫聲一樣,甚至把天上的鳳凰也引下來了,停在他們的屋子上。秦穆公專門為他們建造了一座鳳凰台。
蕭史和弄玉厭倦了宮廷生活,於是二人便隱居在華山上。有一天,弄玉帶著玉笙乘上彩鳳,蕭史帶上玉簫跨上金龍,龍鳳雙飛,雙雙升空而去。當時的人們便把蕭史稱為乘龍快婿。
「東床快婿」王羲之
「東床快婿」亦可稱「東床駙馬」「東床嬌婿」「東床坦腹」「東床嬌客」。
東晉太尉郗鑒有個女兒,年方二八,名叫郗璇,字子房。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鑒愛如掌上明珠。郗鑒要為女擇婿,郗鑒覺得丞相王導家子弟甚多,聽說個個都才貌俱佳,於是郗鑒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擇婿。一天早朝後,郗鑒把自己擇婿的想法告訴了王丞相。王丞相很爽快地答應了。郗鑒就命管家帶上厚禮,來到王丞相家。王府的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來覓婿,無不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唯盼雀屏中選。
△洒脫的王羲之
郗府管家看來看去,感覺王府的青年才俊個個都很好。最後,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裡,就見靠牆的床上一個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原來王羲之在來相府半路上再三賞玩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的古碑後,沉迷不已,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相親的事早忘光了,因為天氣實在太熱,就隨手脫掉外衣,袒胸露腹,邊喝著茶,邊想著蔡邕的書法。管家見他這般神情,驚呆了,問他話也不搭理。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對郗太尉說:「王府的年輕公子二十餘人,聽說郗府覓婿,都爭先恐後,唯有東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著若無其事。」郗鑒說:「哈哈,我要選的就是他了!」郗鑒來到王府,見此人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下了聘禮,擇為快婿。「東床快婿」一說就是這樣來的。
這「東床快婿」就是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王羲之,被後人稱之為「書聖」。
金龜婿:身份高貴的女婿
「金龜婿」是一個古老的稱謂,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詩人李商隱寫過一首非常著名的《為有》詩,詩中寫道:「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其中,提到了一個名詞——「金龜婿」,現代人聽起來,似乎像個貶義詞。其實,「金龜婿」可大有來歷。
所謂「金龜」,與唐朝官員的佩飾有關係。正像明清時代的「衣冠禽獸」,走在路上,一看圖案、形制,就知道對方的政治身份和地位。唐朝的官制,當然明確規定了冠袍帶履,但是,佩戴「金龜」卻是很獨特的標誌。唐朝初年,內外官員五品以上的,必須佩「魚符」、「魚袋」,以區分身份貴賤和職務高低。「魚符」以不同的材料製作而成,魚袋是用來裝魚符的,袋子也有區別,「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
△ 唐代的金龜符
武則天上台,規矩也跟著改了。天授元年,朝廷又對官員佩飾做了新規定:原來的「魚符」改為「龜符」。三品以上官員佩戴「黃金龜」,四品佩戴「白銀龜」,五品佩戴「青銅龜」。這枚金屬徽章,象徵著新的官儀和權位。和原來的魚符、魚袋一樣,新佩飾既有龜符,也有龜袋。李商隱詩里說的「金龜婿」,那個「金龜」既可以指用金屬製成的龜符,也可指以指裝龜符的錦繡袋子。無論指哪種東西,都和朝廷權貴聯繫在一起。能佩戴這玩意兒,至少是國家親王,或者三品以上的朝廷命官。傳到後世,「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閨女女婿。隨著語言的變遷,這個辭彙也發生了變化。其中「尊貴」的意義越來越淡,取而代之的是「富豪」的意思。
看來,錢能通神,再貴重的東西也禁不住銅銹的腐蝕。
皇帝的女婿稱「駙馬」
提起「駙馬」,許多人都知道那是中國古代帝王女婿的稱謂,又稱帝婿、主婿、國婿等。但實際上,「駙馬」並不是一類人,而是一種官職——駙馬都尉。
「駙馬」一詞原作「副馬」,相當於現在的「副駕駛」。「副馬」一職的設立源於秦始皇的一次出遊。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鞏固國家政權,秦始皇經常出巡,每次出巡都是大小車輛,前呼後擁。一次他游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時,張良會同大力士以大鐵錐襲擊秦始皇的車帳,結果只擊中了副車。
△ 明代皇帝出巡時的禁軍甲胄
從那以後,秦始皇再出遊時,便在自己的車帳隊伍中設了很多副車,安排了很多「替身」。後代皇帝紛紛仿效,「替身」一職也由最得力的親信而逐漸轉變為皇家的女婿。之所以選擇公主的丈夫作「副馬」,一是因為他的地位較高,與皇帝的威儀和尊嚴相稱;二是因為皇家的女婿是「親人」,總比「親信」要強,關鍵時刻能夠捨身賣命;三是因為一旦發生意外,皇家也不損失什麼,女婿畢竟是外姓人。由於皇帝的女婿常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於是後人便乾脆將皇帝的女婿稱為「副馬」。
據《通典》記載,漢武帝時「副馬」開始升格,國家正式設立「駙(副)馬都尉」官職,其職能主要是「掌副車之馬」。魏晉以後,皇家的女婿照例都加封「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但此時的「駙馬」已不再是「駕駛員」或「替身」了,而變成了一種較為清閑的官職了。唐宋兩朝時,駙馬都尉為從五品級別,沒有多大實權。清代稱額駙。
※【人物春秋】「京都文丐」黃宗漢的傳奇人生
※【名臣名將】狄仁傑得到武則天信賴的奧秘
TAG:文史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