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貿易爭端烽火炙烤美國農民 他們已開始敲打華盛頓的政客

貿易爭端烽火炙烤美國農民 他們已開始敲打華盛頓的政客

記者:李曉宏 唐鈺 青木 李司坤 王會聰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一個中美針鋒相對的懲罰清單——美國對中國徵稅的領域多為有科技含量的產品,中國針對美國的領域則集中於農產品和初級產品,以至於不少人總結說「農業國美國向工業國中國發起挑戰」。這當然是玩笑話。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化國家,同時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農業強國。農業在美國整體經濟中所佔比重很小,但卻是美國為數不多出口超過進口的產業。正因為如此,每當美國與他國發生貿易摩擦,美國的農業和農民往往首當其衝。國際媒體常有「美國餵養世界」的說法,而農業的特殊地位也使該行業與美國政治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


伊利諾伊州威爾郡(Will County)農業局副局長史蒂夫·沃里克表達對特朗普政府的不滿。


一位駐美記者眼中的「農業國」

中美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把「美國農民和農業」這個以往受眾不太關注的角落,推到了聚光燈下。《環球時報》記者通過幾段採訪經歷,給讀者提供一些感性認識。

去年冬,《環球時報》記者乘車從西雅圖市區出發向東南方行駛,翻過落基山脈,來到華盛頓州著名的「水果之鄉」韋納奇小鎮。初冬時節,正值紅蛇果和青蛇果的採摘季。在美國Auvil果品公司1500畝的蘋果和櫻桃種植園裡,記者看見身穿灰色連帽衫的墨西哥工人們,站在梯子上,將掛滿枝頭的果子摘到胸前的紅色帆布包里。

在美國種植園裡,幹活的基本都是墨西哥人。美國200多萬個農場,8成以上是家庭農場。美國農民都已城鎮化,不幹農活,與城裡人的區別就是居住位置。他們通常住在農場附近的小鎮上購買幾十畝到上百公頃耕地,從勞務公司雇墨西哥人來種,類似中國人印象里的「地主」。

美國其他地方農場也如此。在南部棉花種植帶,中西部大豆、玉米和小麥種植帶,地里幹活的90%都是墨西哥人,這也是美國杜絕非法移民難的原因之一。他們通常由一名墨西哥工頭帶領,每天上班打卡,一天結一次賬,每小時薪酬在西雅圖和舊金山是15美元,超過8小時法定工作時間,領取1.5倍薪金。

美國果農中,小「地主」多將水果採摘後送到其他公司的包裝廠,大農場主不僅有自己的種植園,還有現代化的包裝廠,提供從農場到工廠再到餐桌的一站式服務。在全球最大有機農產品生產商之一美國Stemilt公司,記者看到採摘來的蘋果進入自動化生產線,從清洗、分揀,到烘乾、打食用蠟,再到檢測、包裝,全部由機器操作完成。特別是流水線上的電腦照相檢測系統,1秒鐘給每個蘋果拍60張照片,詳細信息皆輸入電腦系統,電腦立刻分類、指示。

不僅果蔬,在大豆、玉米、棉花、煙草等作物的耕種收穫以及工廠化畜禽飼養上,美國都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機械化、智能化,輔以管理的科學化,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也提升了美國農產品的質量和售價。在有近90年歷史的Auvil公司,只有最高品質的蘋果和櫻桃,才有資格裝進國際頂級品牌GEE WHIZ著名的黃色包裝盒裡。該公司的「蕾妮」黃櫻桃,出口到中國叫「天貓金」,是櫻桃里的「白富美」。

在韋納奇小鎮的種植園裡,華盛頓州蘋果協會國際市場總監麗貝卡告訴記者,中國人挽救了當地的紅蛇果。美國蘋果品種繁多,有蜜脆、嘎啦、富士、金冠、史密斯青苹、布瑞本等。美國人喜歡吃蜜脆,中國人有送果籃的習慣,喜歡紅蛇果的顏色和形狀,果農們因此保留了這個品種。

總部位於該鎮的華盛頓州蘋果協會,一項重要工作是把旗下1260戶農場主的蘋果推向市場。從2013年底開始,該協會與中國電商合作,銷量年均翻番。現在,華盛頓州排名前10的水果企業,6家在「天貓國際」開設網店。當地紅蛇果出口全部銷往中國,價格是20年前的3倍。不僅蘋果,中國目前也成為美國西北櫻桃產業最大的海外市場。

新鮮果蔬利潤高,能及時賣出去才有好收成。如今,特朗普政府開啟貿易戰,令果農憂心忡忡。華盛頓州農業廳國際市場負責人伊麗莎白告訴記者,連日來該廳與當地水果協會都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Auvil公司銷售經理張志賓告訴記者,失去中國市場,美國水果可能就賣不出這個價錢,如同60%以上銷往中國的大豆,不出口到中國,價格會降一半。

「農業是美國夢的重要一部分」

「美國農業是世界級的。」瑞士《新蘇黎世報》3月的一篇報道稱,美國有3億多人口,農民不到300萬,可美國卻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美國農場就像一個個「微型國家」,大規模種植玉米、大豆和小麥等。

根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2017年美國農業出口達1405億美元,創下歷史第三高。而美國農產品出口最多的單一目的地國就是中國,約為220億美元。目前,農業產值約佔美國經濟的1.2%。

美國以現代農業著稱,對現代機械的倚重,使得農場規模很大,但需要的人力並不多。如今,美國是全球農業數字化最先進的國家。據美國農業部估計,美國約一半的主要農作物種植使用GPS導航系統。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農業領域,美國的人均土地面積比中國多四倍,雖然美國的勞動力成本高,但大農場耕作和土地、能源、化肥等要素,使得美國土地的平均成本很低。

得益於各種因素,美國的農業一向相對發達。20世紀前20年是美國農業的黃金時期,農產品需求旺盛、價格高企且土地價值大增,技術進步持續提升生產率。1935年,美國農場達到680萬個的峰值,並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在200多萬個。

強大的糧食生產能力還促使美國將糧食當作外交武器。二戰期間,美國曾對法國維希政府發起「糧食外交」,要其不執行反對美英的政策。冷戰時期,美國將糧食貿易作為打壓競爭對手的手段,比如將其同美蘇限制戰略武器談判以及越南、中東問題等聯繫起來。

「農業是美國夢的重要一部分。」德國新聞電視台稱,儘管在GDP中佔比不高,美國把農業發展看作偉大成就。不管是糧食需求,還是戰略需求,美國從沒放棄農業,農民的地位也不低。

在美國建國初期,農民們甚至被視為美國經濟優點的典範,例如勤勞、奮進和自給自足等。此外,許多美國人尤其是移民發現擁有一片農田是進入美國經濟體系的「門票」。即便是那些跳出了「農門」的人也往往將農田當作可以生財的大宗商品。

艾奧瓦州的格蘭特·金伯利一家,全職農民只有老金伯利一人,只在春季播種和秋季收穫之時才會雇一兩個臨時幫手。金伯利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該州全職農場主年收入基本在5萬至7萬美元,有些農場主可能會達到10萬至25萬美元,一般而言要比城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高。

儘管農民收入較高,但美國也是對農業實行補貼最早、條款最複雜的國家。美國自1933年開始採用農業補貼政策,最新的農業法案有好幾百頁。美國農業補貼名目繁多,有目標價格與實際價格差額補貼、災害補貼、農場貸款補貼、作物保險補貼、休耕補貼等,覆蓋20多種農產品。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在截至2027年的12年內,農業部將提供近870億美元以保護農民。

曹和平說,美國有一個農業農副產品工程,每年補貼20億美元,如果不補貼,農民無法生存。美國給農民貸款買拖拉機等農機基本是零利息。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如果不買美國農產品,美國農業補貼就打水漂了。

農民的怒火與「100位參議員」

美國農業發展背後離不開農業遊說組織的活動。像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農民遊說組織——美國農會聯合會,在全美3144個鄉鎮中有2795間辦公室。農會聯合會在2017年花了300萬美元用於遊說。農業企業也位列全美十大競選捐款行業,僅次於能源、建築、交通等行業。今年1月8日,特朗普曾專程前往田納西州的美國農會聯合會發表演講。

目前,美國有農會聯合會、美國農場事務所、牧場主協會、美國大豆協會、棉花協會等組織,它們通過對國會和政府施加影響,促使有利於農牧場主的農業立法和政策被通過並執行。農業利益集團送出的不僅是政治獻金,還有它所覆蓋的眾多從業者的選票。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美國,農業組織和農業利益確實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農業利益團體在政治光譜上基本上處於偏保守的位置,相對來說和共和黨聯繫更緊密。但農業本身以產業為單位給共和党進行利益輸送、競選經費輸送的特徵並不是特別顯性,遠不如能源、鋼鐵、汽車、大飛機等產業,其表現更多的不是孤注一擲地給總統候選人捐錢,而是代表選民的訴求。

「看過去的記錄,不只是中國,只要是想對美國採取報復行動的國家往往都將矛頭對準農業。」4月2日,艾奧瓦州聯邦參議員格拉斯利說:「幾乎所有參議員所屬的州都有些農業項目,因此農業問題可以打擊到國會裡幾乎100位參議員。」

2003年,歐盟威脅對柑橘等美國產品加征關稅以報復小布希政府對歐洲鋼材徵稅,小布希屈服了,因為關鍵的搖擺州佛羅里達有眾多柑橘種植園主。

2018年是美國選舉年。美國《國會山日報》7日的一篇文章稱,民主黨人認為,特朗普與中國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是一個機會,可以幫助他們贏得幾個州的參議員選舉。

據《紐約時報》報道,農民對特朗普關稅的憤怒讓共和黨候選人左右為難。在以大豆為主要農作物的北達科他州,競選參議員的凱文·克萊默過去一周很低調,他敦促特朗普對中國採取更審慎的方式。到了上周五,他慌了,他在推特上稱,他聯繫了農業部長,敦促他快速行動,採取一切方式保護農業生產者的利益。報道稱,農民一向是美國最有組織的遊說團體之一,但隨著美中貿易摩擦升級,農民們發現當局對他們的抱怨聲不加理睬。現在,很多人開始「投訴」國會裡代表他們的議員。

「農業捍衛貿易,因為農業依賴貿易」,美國《福布斯》網站一篇文章稱,2016年美國農民將票投給特朗普,他們希望恢復更自由的國際貿易流動,原因很簡單,美國農業是自由貿易的贏家。

其實,美國農民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貿易爭端發生時「被犧牲」。一個世紀以來,美國一直被認為是世界「糧倉」,如今這種狀況正在改變。「曾經餵養全世界的美國農民已經被超越」,《華爾街日報》去年刊文稱,美國農業的獨大地位已經被侵蝕,2012-2013年,巴西超越美國成為頭號大豆出口國,俄羅斯小麥出口量也在上一個農事年擊敗美國。

眼下的美國仍稱得上「農業超級大國」,一個重要原因是全球特別是中國等國的需求。瑞士《新蘇黎世報》稱,鑒於世界人口增長和美國的優勢,美國農業的成功故事本來有望繼續下去,但現在遇到了華盛頓日益增長的保護主義情緒。


來源:環球時報

原標題:貿易戰烽火炙烤美國農民,他們已開始行動!參議員們慌了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財富中文網】聖貝綱迪諾恐襲案背後:FBI為何不自行解鎖槍手使用的iPhone?
博科聖地再劫百餘名女生 奈及利亞如何保障人民安全?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