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欣嘉:虛構比真實更可信

楊欣嘉:虛構比真實更可信

啟視錄 · 軌跡工廠

Frontier of visionary arts · Trajectory of the factory

開幕:2018年4月8日 pm4:00

展期:2018年4月8日至4月20日

藝術家:方迪、雷本本、劉宸、劉佳弘、劉雨佳、宋立雪、揚揚、楊欣嘉、張琪

出品人:馮國建

策展人:葛亞楠

致 謝:收藏家杜傑先生

墨非墨畫廊

MOFEIMO GALLERY

青島市嶗山區香港東路195號上實中心,T7-204

T7-204, shangshi center, no. 195, Hong Kong east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受訪者:楊欣嘉 (以下簡稱:楊)

採訪者:墨非墨畫廊(以下簡稱:墨非墨)

《驚蟄》五頻錄像、有聲,5分鐘,2016年(作品截圖)

墨非墨:這次的參展作品「驚蟄」母題源自二十四節氣,影像內容看似與節氣無關,但以驚蟄為題應該有其深意,能否簡要的說一說?

楊:它僅僅是個題目,題目未必要點題。在我這裡題目和作品有時是平行關係,兩者相互穿插指涉。通過題目語義的模糊導入感性層面,從而與作品達成交感。

驚蟄與影像里的身體意識有關,也與通過不可見的身體產生的力對自然進行雕塑、演繹有關。

《驚蟄》五頻錄像、有聲,5分鐘,2016年(作品截圖)

墨非墨:第一次知道你是在四五年前的一次展覽中,那時候你還是以繪畫為主,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拓展你的藝術實踐與藝術方向的?

楊:繪畫及其他媒介方式的實踐都是同時進行的,從大學產生創作意識時就開始了。項目的策劃實踐稍後一些,近幾年開始的。

《論貓》 110CM×110CM 紙本水彩 2017

墨非墨:紙上作品往往給人小尺幅的印象,你的很多紙本創作的尺幅超過大多數藝術家。創作中的勞作也不比其他材質少,甚至是有所超出,為什麼堅持選擇紙本媒介?

楊:紙本為什麼只能是小尺幅的?水性顏料為什麼只能是輕盈的?這些都是偏見。因為我面對的只有繪畫自身的問題,材料在我這裡沒有問題。

《路不拾遺項目》 繪畫裝置寫作 2016

墨非墨:你的諸多項目都緣起於生活細節,可以說是生活縫隙之處,在這縫隙之處你似乎能看到你想要的真相,我不知道這樣理解是否恰當?

楊:不一定僅限生活細節,對抽象概念的思考感知,對具體情景和問題的持續反應都是創作的激發。不過,縫隙、褶皺這些詞有著讓我著迷的光澤和質地。縫隙處能聽到斷裂的脆響和看到灰色地帶的豐富性,能誘發人去勘探去粘合或讓其斷裂得更深。而褶皺總是讓人禁不住想要去熨平它去拎出那些細微的蛛絲馬跡和層層疊疊交織而成的關係網。

《東北風3級》床單、丙烯 2017

墨非墨:我閱讀過你寫的「南邊紀事」每個故事字數恰當、不覺冗長,這些故事是否有真實的成分?是否有你的過往?

楊:虛構比真實更可信,因為經驗的真實性和感知、邏輯關係的真實性被文字建立起來了,比真相更可靠。過往經歷只是素材,需要被組織、改造和提純。

/

楊欣嘉

1983年生於廣東,目前工作生活於北京。

創作媒介涉及繪畫、圖像、觀念藝術,並參與藝術項目的策劃實踐,曾策劃《圓夢公寓》、《大眾旅館》等項目。近期的創作源自對隱藏在事物背後的關係的洞悉,勘察構成事物關係的層次與褶皺,提取出形式進行視覺轉化與關係重組。繪畫創作沿著另一條線索在推進,對沉在敘事底部的陷阱和被線性時間思維所遮蔽的認知局限近乎著迷的挖掘。

參與的主要展覽有《刷屏-勞作》,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南京,(2018);《更美好的世界》,凱尚畫廊,紐約,(2017);《Second Nature》,K11 Art Foundation, 香港,(2017);《路不拾遺》,光州市立美術館駐地項目,光州,(2016);《移動地域》,Firstdraft Gallery,悉尼,(2015);《民間的力量》,民生現代美術館,北京,(2015)。

墨非墨畫廊(MOFEIMO GALLERY)成立於2013年,前身為墨非墨當代藝術館,2017年遷新址並更名為「墨非墨畫廊」,以更精準的定位進行當代藝術的推廣及運營。畫廊以當代藝術為出發點,秉承專註,專心,專業於當代藝術的理念,畫廊在代理合作知名藝術家的同時積極推動青年藝術家,通過寬領域、多樣式的推廣及交流,試圖以新形式構建藝術生態互通交流平台,以促進中國當代藝術良性發展。

Address:青島市嶗山區香港東路195號上實中心T7-204

關注 "墨非墨畫廊" 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非墨畫廊 的精彩文章:

TAG:墨非墨畫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