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乙己之問——說說異體字的問題

孔乙己之問——說說異體字的問題

引言

在魯迅的小說《孔乙己》中,孔乙己說:「回字有幾種寫法,你知道嗎?」這句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怪不得人人都說漢字難學。

今天我們只知道「回」這一種寫法。其他三個字怎麼寫呢?它們去哪兒了呢?

01 什麼是異體字

孔乙己提出的問題其實是文字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現象——異體字問題。

異體字指的是同音同義但不同形的兩個或幾個漢字,相對通行的正體字來說,其他的字就是異體字。

02 異體字產生的原因

異體字的產生比較複雜,因為漢字不是一時一地一人創造出來的,造字的方法和角度也不盡相同,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沒有統一的規範。漢字簡化前,只有秦統一後針對「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狀實行了「書同文」政策。

從甲骨文算起,漢字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一直沒有中斷過,且總是處在變化當中。一方面是字體的演變,一方面是字形的變化。字體的演變基本上可以從現存的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字體上看出變化的過程。

字形的變化或差異主要是增筆、減筆、改變或替換構字部件等,不同字形同時存在,就出現了一個字有幾種寫法的現象。例如:

03 異體字的類型

異體字的類型也比較複雜,有些字是絕對的同音同義而不同形,稱為絕對異體字,如「回」及其他三種寫法。

有些字是在某一兩個義項上相互通用,如「修」和「脩」,在「脩」表示「干肉或學費」義上二者不能通用。

這些異體字的存在,給學習帶來了很大的負擔。所以在漢字整理的時候,對異體字也進行了規範。

04 異體字的規範

1955年國家發布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根據從簡從俗的原則,選出810個字作為正體,淘汰了1055個異體字(1986年《簡化字總表》和1988年《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恢復了一些異體字)。

說到這兒,我們已經知道了,「回」的其他三種寫法都被作為異體字停止使用了。

05 異體字整理的意義

異體字的整理減少了漢字數量,減輕了學習負擔,無論是對母語者還是對漢語學習者來說,都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撰稿、解說:張會)

歡迎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關注微課中文,我們共同進步!

按:新公眾號無留言功能,若您有教學上的問題,請回複信息給我。我會盡我所能給予回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課中文 的精彩文章:

說說漢字的造字法

TAG:微課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