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外星人在哪?可能藏起來了!

外星人在哪?可能藏起來了!

撰文:弗蘭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

翻譯:胡風?梁丁當

本文經授權轉發自「環球科學」(ID:huanqiukexue)

傳奇的義大利裔美國物理學家恩里克·費米(Enrico Fermi)當年提出的一個問題,在我腦海里縈繞了四十多年。費米問道:「他們在哪裡?」這個他們,指的是外星人。

人類的科技文明只有大約300多年的歷史。它指數式的增長預示著,在不久的將來,比如1000年後,人類活動將發展到在銀河系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的程度——只是由於光速有限,消息需要幾萬年以後才能傳到銀河系的邊緣。

我們的銀河系有大約1000億顆恆星,以及10倍於這個數量的行星和衛星。費米據此推斷有很多科技文明會在銀河系中產生。其中有些文明應該已經演化了幾十億年,發達程度遠遠超過我們,活動中心足以輻射整個銀河系。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接觸到它們?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樣的文明極其罕見。生命的出現可能並不尋常。但這和我們地球的歷史不符。儘管我們還不理解生命起源的細節,但我們已經找到了幾種可能的生命起源方式,並且知道當地球變成一顆穩定的、溫度合適的星球後,生命很快就誕生了。所以在類似地球的行星上,生命應該是普遍存在的。

若要形成更先進的、可以創造技術的智慧生命體,則需要更長的時間。而且,從變形蟲到人的進化之路充滿了偶然事件。因此,我們或許是銀河系唯一的智慧生物。但我懷疑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物種演化可以做許多大膽、複雜的實驗,而創造出智慧的實驗,會給生物帶來極為出色的適應能力。照此看來,在太空深處應該有很多更古老的技術文明。

那麼他們到底在哪裡?我認為有兩個最可能的答案,我把它們分別叫做「過度擴張」和「沉默是金」。

過度擴張」假說來自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他認為羅馬帝國的衰落是「過度擴張帶來的自然和不可避免的結果……龐大的架構屈服於自身重量帶來的壓力。」 西班牙和英國等其他帝國的衰落告訴我們,複雜的文明可能具有內在的脆弱性。我們現在的文明就可能毀於核戰爭或災難性的氣候變化。所以,更高級的文明大概已經不可避免地消亡了。

我給出的第二個答案「沉默是金」,則是受了最近量子計算機發展的啟發。量子計算機具有強大的功能,但它們非常精緻而脆弱,需要置於又冷又暗的環境里才能發揮最佳功效——這樣它們才可以免受輻射和熱的影響。同理,一個超級發達、受人工智慧主導的文明可能也不想被打擾,這樣它可以優化智能和思考能力。

最近,我聽了物理學家理查德·沃爾夫森(Richard Wolfson)一個關於計算的報告。由此,我有了一個關於先進文明更具體的想法,可以涵蓋我剛剛描述的幾個想法。我把它叫做「小而慧」。它建立在兩個相互關聯的原則上:原則一是有效的計算必定涉及相互作用原則二是光速為通信的極限速度。以此推論,最有效的思考——即快速而同步的思考,只能在一個較小的空間內進行。

考慮一個10 GHz的計算機,這比你今天能買到的計算機快不了很多。在每步運算所花的時間內,光只能前進大約1英寸。那麼,一群強大的思考單元,如果它們遵守物理定律並且需要互相傳遞最新信息,彼此的間隔就不能超過這個距離。對於那些身處最前沿,發展超級先進的技術的思考者而言,為了兼具快速和協調,就會盡量將這類技術小型化。

所以,基於信息技術的真正先進的文明可能選擇向內擴展,從而獲得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集成度,而不是向外擴張——那樣他們會在等待中失去耐心。如果的確如此,那麼對於費米的問題「他們在哪?」我們可以這樣回答:他們一直都在,只是太不起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理 的精彩文章:

理解岩石中的數學,或許能發家致富喲
為什麼同時接觸到病原體的患者,卻不會同時發病?

TAG: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