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三步,調理好氣虛體質,這個春天不再感冒了!
點擊上方藍字或長按右邊二維碼加關注 |
春暖花開,氣溫上升,
有些人稍微一動,就汗出不止
,大多氣虛之人會有這種反應(當然,腎精不足和體內有濕熱之人也會如此),今天就單獨談談氣虛之人如何安度春夏
~~何為氣虛?
所謂的氣虛,就是人體的正氣不足。
所謂氣,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由腎中的精氣、脾胃吸收運化水谷之氣和肺吸入的清氣共同結合而成。
氣具體存在於身體的每個角落,推動人體的運轉,因此有宗氣、中氣、元氣、腎氣、脾氣、肺氣、肝氣、心氣、衛氣等待,分布全身。起到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的作用。所以,一旦氣虛,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功能都會減退,接著就會導致機體的一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問題。
氣虛之人在春天會有哪些表現?
1、汗多
春天地氣上升,人體的氣機也開始外越,而氣虛之人此時衛氣不固,所以,一旦氣機上浮、外越,而體表的固攝之力又不夠的話,則汗液隨之瀉出,稍微一動,或者稍微一多穿一點衣服,就滿頭是汗。
2、怕風
春季應肝,屬木,此時風動最多。氣虛之人此時易出汗,又很容易被風吹到......這是一個讓氣虛多汗的人,不知道到底該怎麼穿的季節。
3、傷風感冒
氣虛之人總是虛汗連連,春季氣溫又反覆無常,加上風邪不斷侵襲,此時細菌、病毒正值大量繁殖......所以,氣虛之人此時最易傷風感冒,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不足,邪氣就會趁機入侵的。
4、四肢懈怠無力
一般人在春天稍微有點慵懶,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非常無力,總是想躺著,稍微一動就四肢無力,則要考慮是否是氣虛了。
如果總是困想睡覺的,睡了總是起不來,睡眠時間變長的,可能氣血不足,但是偏血虛的重一點;
如果總是四肢無力,懶於動作,總是想躺著的,可能氣血不足,但是偏於氣虛的嚴重一點。
但是,其實氣虛和血虛是密切相關的,氣血互生,兩者往往結合在一起,難以截然分開。
5、易過敏。
氣虛質認在春季更容易出現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等癥狀,只有調補患者的正氣,過敏的癥狀才能真正消失。
簡單有效的一點:
看舌頭
,氣虛之人的舌頭有齒痕
,就是牙齒印,同時舌頭容易胖大,上面唾液容易比較多!
春季萬物生髮,人體的生機也日益旺盛,這是一個調理身體的好時機
,氣虛之人需要馬上行動起來,才能讓自己安然度過春夏~~
如何有效調理氣虛體質?
1、藥物補氣。
玉屏風散
——此方出自宋代,由防風、炙黃芪、白朮(炒)三味中藥組成。專門治療氣虛引起的湊理不固,表虛自汗,汗出惡風,易感風邪,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
現在有中成藥,一般做成顆粒,叫
玉屏風顆粒
,可以沖服,很方便。除了治療氣虛自汗,對於氣虛引起的各種過敏反應效果也不錯。當然,補氣的方子很多,比如香砂六君丸、歸脾丸、補中益氣丸等等,具體請就醫辯證施治,調理起來並不難,不要久拖不治。
2、運動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
」意思是說春季自然界萬物生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盎然的狀態,經絡艾灸大全提醒你
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鍛煉身體,放鬆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髮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就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3、飲食補脾
春季「
省酸增甘,以養脾
氣
。」意為春天應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養肝脾兩臟。甘味指的是食物中的甘淡之味,如
山藥、南瓜、紅薯、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麥
等食物,仔細咀嚼,都會有甘淡的味道,這些五穀雜糧,都是養脾補氣的好食物,非常適合氣虛之人春天服用。
調理氣虛體質並不難,行動起來吧,春暖花開,不要窩在家裡了,藉助春天大地氣機升發之力,一起來養生保健康吧~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昨日分享:
灸此穴可防治90%的疾病(附演示視頻)
極度怕冷的人,只能這樣灸了!
突發高血壓,這2個急救小方法效果很好,快學起來吧!
拍到虎口震裂,專家卻恭喜他......
更多疾病治療方法請關注公眾號點擊疾病查找,不定期更新
新手必讀、
排病反應
、
3000種疾病取穴
、穴位查詢
、
視頻學習
、
獨穴炙法
、
艾灰、
配穴全集
、
取穴處方
艾炙保健、冬病夏治、三伏養生
?
男女科
腺肌症
、
月子病
、閉經
、
月經不調
、
痛經、婦科病
巧克力囊腫
、
多囊卵巢
、
子宮肌瘤、
早衰
、
輸卵管
男不育、
白帶
、乳腺疾病、備孕、卵巢保養
、
宮寒
升下垂臉
、
祛痘
、
黃褐斑
、
美容
、
臀部排毒
、
不孕
卵巢囊腫
、
陽瘺
、
早泄、
前列腺、
毛囊炎
子宮內膜異位
?
其他疾病
失眠
、
鼻炎
、
感冒
、
風疹
、
落枕
、
關節炎
、
禽流感
痛風
、
祛濕
、
腰間盤突出
、
神經痛
、
強直性脊柱炎
牙痛
、
過敏、
腰腿疼痛
、
小兒艾炙
、
扁桃體
、
咳嗽
帶狀皰疹
、
老人艾炙
、
白髮變黑、
老花眼
、
富貴包
手麻
、
腫瘤
、
自汗
、
體虛
、
耳病
、
甲狀腺
、
高血壓
咽喉疾病
、
頸椎痛
、
胃下垂、胃寒、胃炎、結腸炎
胃潰瘍、脾胃虛寒、
腰疼
、
腺樣體肥大、
氣血不足
濕疹
、
舒肝解郁
、
退燒
、
癌症
、
白癜風、
靜脈曲張
盜汗
、
腦梗
、
撞傷
、、
腎陽虛
、
骨質增生
、
節氣炙
化痰
、
中風
、
糖尿病
、
高血脂
、、
三伏養生
、
腳氣
頸椎病
、
消炎
、
皮膚癢
、
咽炎、
陰虛
、
浮腫
、
偏癱
骨刺
、
心悸
、
水腫
、
高血糖、
尿失禁
、
鼻竇炎
防寒
艾炙療法
長蛇灸
、
核桃灸
、黃豆灸、
隔姜灸
、
威靈仙炙
隔物炙
、
火柴灸、
督脈炙
、
隔蒜炙
、
蓖麻仁炙
葯捻炙
、
隔鹽炙、
桑枝炙
、
桃枝炙
、
白芥子炙
鼠糞炙
、
燈火炙、
葯錠炙
、
藥線炙
、吳茱萸炙
敷藥炙
、
毛莨炙
、
斑蝥炙
、
甘遂炙
、
巴豆霜炙
蠟炙
、
隔附子餅炙
、
水炙
、
冷炙
、
旱蓮草炙
⊙版權聲明:文章及圖片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免責聲明:本平台偏方和中醫食療、經絡養生知識僅為分享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或使用.
※解決痔瘡、坐骨神經痛,這個穴位不能少!
※一位灸師的艾灸筆記——小兒論治
TAG:經絡艾灸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