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盡的禪修,讓它靈魂再活過來,原來是「木作」
中國木的作品用於生活、裝飾或把玩等。中國傳統的木藝術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而發展,不同地區、不同文明、不同朝代等因素,木雕藝術分化出各具特色的流派,工藝也各有千秋。
中國木作
夏商周時期木作業飛躍發展,門類豐富,分工專業,產生了《考工記》對木作技藝進行理論化總結的著作。
戰國、秦漢,中原地區把古代漆木器的製作、裝飾推向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使得這一時期成為中國漆木器藝術史上的一個高峰。
唐宋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築發展成熟更是建築理論的巔峰時期,《營造法式》是木作技術與理論對世界建築界、木作工藝界的偉大貢獻。
營造法式
明清時期,木雕上承唐宋,在雕刻技藝手法還是創作題材上有所創新和發展,中原地區會館建築雕刻藝術冠絕一時。
「木作」一詞最早見於北宋的《營造法式》,是中華傳統制木工藝的習稱。木作又有大小之分,大木作指構造房屋之木架,小木作則概指木構傢具及各類木器和精細的建築裝修。小木作後來進一步分為細木作、圓木作、雕花作、巧木作等。木作涵蓋了所有以榫卯結構和雕刻為基本工藝的中華木作藝術品,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高超技藝水平和獨特價值觀,是中華的民族文化瑰寶。
由於建築技術和材料的革新,「大木作」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現今「木作」一詞多指「木雕」。木雕涵蓋範圍極廣,大至古建築的雕樑畫棟、飛罩、掛絡、門窗格扇;小至聯匾、陳設工藝品,中及台、幾、案、架、床、櫥、箱、桌、椅等傢具。根據其應用及裝飾的範圍,可分為建築雕刻、傢具雕刻、陳設工藝品雕刻三大類。
中國木作
傳統木作要求以木料的本質面貌進行創造性的、藝術性的加工。
一件好的作品能夠充分發揮其內在特質,而木的內在特質除了包括木作的形狀、結構、木料、工藝等,還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內涵,這也是木雕價值的重點體現。木料不同於化工合成材料,它是源於自然饋贈和歲月磨練的有生機的材質。不同樹種的木料具備不一樣的特性,或溫和、或淳樸、或堅韌……這些不同品性的木料是木雕的文化根基,而木雕文化的精髓在於人類的智慧以及幾千年歷史的文化積澱。
TAG:廾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