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電影《起跑線》,戳中了中國家長們的痛點和淚點

印度電影《起跑線》,戳中了中國家長們的痛點和淚點

趕在清明節假期檔,印度電影《起跑線》終於在中國上映。其實這部電影2017年就在印度上映了,本土票房成績與《神秘巨星》票房不相上下。

好萊塢知名的印度演員伊爾凡·可汗在片中出任主演,出演印度德里的服裝店老闆拉吉,他和薩巴·卡瑪爾出演的老婆米塔為女兒上學的事情操碎了心,整個故事笑料百出又充滿對教育現實的反思。

《起跑線》將中產階層面對教育問題的困惑和無可奈何感演繹得淋漓盡致,戳中了中國家長們的痛點和淚點,上座率、觀影人次一路領先,上映三天票房已經破億。

中產階層的教育焦慮

拉吉夫婦作為新的中產階層,自然將階層變更的目光轉移到下一代身上。尤其是米塔身上更是帶著中國媽媽焦慮的心態,對孩子過度關注,從生活到學習等各方面有著無微不至的關懷;急於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為了上私立精英學校,不惜代價要換房子、扮貧民。

和很多中國媽媽一樣,米塔對孩子的過度關注

對於中國的中產階層來說,教育焦慮比起米塔有過之而無不及。類似米塔的思維就是:要上好大學,就要上好高中;要上好高中,就要上好初中;要上好初中,就要上好小學。

孩子所講的語言,也充滿了鄙視鏈

進入四、五月份,又到了各種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大戲上演的高潮,現實只會比《起跑線》更加精彩。

因此很多家長提前買了學區房,民辦擇校熱、奧數熱、補課熱一直高燒不退,到了周末,總是會看到孩子匆匆的身影,不是在補課,就是在去補課的路上。

讓中產階層深感無奈的是,他們想對抗這種應試教育,想讓孩子接受全面的素質教育,因此他們還忙著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從美術、音樂到體育,使得孩子疲於奔命。

《起跑線》中,並沒有看到孩子皮婭有那麼多的課外補習,拉吉夫婦想把孩子送進私立學校,所要考察的也更多的是家長和孩子的素質、價值觀,而不是各種坑爹的試題。

拉吉夫婦接受私立學校入學輔導

順便說下,和很多中國家庭不同的是,拉吉深愛著米塔,也在為孩子的教育東奔西走。而很多中國家庭里,只看到焦慮的媽媽和缺位的爸爸。爸爸永遠在外面忙碌,忙著掙錢,認為教育孩子只是媽媽的事情,等到發現孩子有問題時,還會吼上一句: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拉吉在凌晨排隊領表格,是不是和中國民辦學校很像

階層固化

《起跑線》中沒有提及的是,印度的階層固化其實是全世界最嚴重的——那就是種姓制度。種姓是世襲的,與生俱來,無法逾越。

儘管印度獨立後,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在實際社會運作與生活上,種姓仍然保留著巨大的影響。低等種姓的人勉強可以嫁給高等種姓的人,但高等種姓絕對不能嫁給低等種姓的人,這種情況被認為是對家族的侮辱,常會引來殺生之禍。

印度的貧民窟

在我天朝,階層分化與固化雖然一直避免提及,但確是不爭的事實。

在改革開放的前二三十年,憑著高考這一渠道,憑著艱苦努力和拼搏,很多底層人士取得巨大成功。

但是到了當今,隨著高考升學率的提高,隨著權貴的緊密結合,高考對階層變更的影響大大減弱,大學畢業再也不是天之驕子,很多人迅速淪落為屌絲階層。

整個社會又充滿了學歷鄙視鏈,一方面在強調教育公平,一方面又在強化「雙一流」,從招聘求職到各類落戶積分,無不在強化這種鄙視鏈。這就逼著學生不能只把考上大學作為目標,而是要上名校、一流名校,將來才能有社會競爭力。

因此不要嘲笑毛坦廠、衡水中學是高考集中營,對於社會底層來說,拼教育、拼高考真的是他們改變階層的方法,可能也是唯一的方法。

中產階層也很脆弱,因為失業、因為一場病痛,可能就迅速滑落到社會底層。很多中產階層,好不容易在城市站穩腳跟,他們迫切想讓孩子延續自己的階層,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教育這一手段。

不少中產讓孩子走國際課程路線,甚至咬牙將孩子送出國留學。但是海歸也早已過了輝煌的年代,花上數百萬留學歸來,才發現除了上國際一流名校,還是比不上國內一流名校。

那怎麼辦,移民嗎?移民到國外就能改變階層嗎?在很多國家還不是二等公民,更何況還要面對一系列不確定性……

教育公平任重道遠

印度作為發展中國家,公辦教育是免費的,但是水平很低。要選擇高水平的教育,就得去私立學校,那就是所謂的精英教育。

印度的精英私立學校

同樣在英美等發達國家,公辦教育的水平也參差不齊,私立學校才是精英推崇的教育,高校中頂尖名校的生源大都來自於私立高中。

只有在經濟水平發展較好、社會福利優越,社會分層不顯著的北歐、德國等國家,教育公平相對容易實現。公立學校水平比較統一,職高、普高的分流,以及大學的選擇,對將來的社會地位、收入待遇沒有顯著影響,也就沒有必要拼擇校、拼應試了。當然青年人的發展動力不足,也是這種教育公平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於我國來說,各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差異巨大,城鄉差別、東西部差別等等都是阻礙教育公平的巨大鴻溝。因此教育公平問題不全是教育部門的問題,而是社會問題。

從近幾年的中考改革、高考改革來看,一方面要破除「唯分數」論,強調學生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又要兼顧教育公平,政策向公辦學校傾斜、向農村和西部傾斜。

2018年,上海推出的公民同招,就是為了給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擇校熱降溫;與之相配套的是,上海的新中考改革方案也將大幅度向公辦初中傾斜。可是很多家長陷入了更多的迷茫,過了義務教育階段呢?數年後會是什麼情況呢?自己會不會成為試驗的小白鼠呢?

高考大幅度減少加分項目、取消中考特長生招生、即將取消省級三好學生保送計劃、減少外國語學校保送計劃等等,這些都是為了保障教育公平。因為在很多地方,這些加分、保送項目,已經成為權貴階層和相關利益方的囊中之物。

新高考的改革方案中,曾有徹底改變現有招錄方式,改為申請制的提議,但最後被高層否決。如果採用申請制,以中國當下的環境,不知會滋生多少腐敗與醜聞!

但是目前高校的自主招生、特長生招生,中間又有多少貓膩呢,看看前幾年人大招辦主任的醜聞就可想而知了。正因為如此,近年教育部特地發文要求:堅決打擊和防範自主招生作假,切實維護公平公正招生秩序。

家庭教育拼的是家長的格局和視野

如何回歸教育的本質?《起跑線》中拉吉夫婦最後幡然醒悟,與虛偽決裂,選擇了正直與善良,將孩子轉回公立學校。

原本平民階層的校長,露出了虛偽的嘴臉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首先不是拼娃,而是拼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人生無形的「起跑線」。

良好的親子關係和高質量的陪伴比學校教育更重要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高質量的陪伴比說教更有效。父母愛閱讀,孩子也會喜愛閱讀;父母愛運動,孩子也會愛上運動;父母愛旅行,孩子也會去探索世界。夫妻關係親密,孩子也會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親子關係良好,孩子就不會過於叛逆,做些出格的事情。

起跑線固然重要,但升學成長的道路上,規劃與選擇更重要。在不同的道路上,終點也不止一個,你贏了起跑線又有何關係。

人生是場長跑,一味地追求名校,只有升學沒有成長,迷失了自我,將來又能走多遠呢?

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合適的教育,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對於廣大父母來說,你想要孩子有怎樣的人生,並不是被動地等待政策的降臨,被動地「靜待花開」。而是需要主動根據自己孩子的興趣、能力,根據自身家庭狀況,合理做好學業規劃,這才是拼爹的本質。

最後說下,《起跑線》中這個光明的尾巴,其實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拉吉捐款將學校修葺一新,但如果沒有拉吉的捐款呢?就像在中國,你真的就讓孩子去上菜場小學、菜場中學嗎?

最終,拉吉夫婦將皮婭轉回公立學校

原創不易,如果您感覺此文很有幫助,請鼓勵支持下唄!

不背單詞,不上輔導班,能學好英語?這個爸爸的實驗結果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魔都學爸 的精彩文章:

控制與放手——家庭教育的藝術
你為什麼走不進孩子的內心?

TAG:魔都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