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開自貢鹽文化之門的五把鑰匙

打開自貢鹽文化之門的五把鑰匙

打開自貢鹽文化之門的五把鑰匙

自貢是一座因鹽而興的城市,在城市文化資源聚合中,鹽處於最核心的位置,也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所以自貢早有「鹽都」美譽。自貢鹽業發展在中國乃至世界製鹽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具體而言,它是中國井礦鹽生產的發祥地。僅就於此,鹽就應該成為這座城市獨樹一幟的文化標高。及至今天,自貢仍然是中國井鹽生產的重鎮,隨著時代的發展,儘管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作為一個綿延上千年的產業,它在行業的地位和價值卻不容低估,從文化的角度理解,這依然是一面可以撼動四方的旗幟。

自貢人早已經認識到了鹽文化對於城市的重要意義,所以「鹽、龍、燈」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城市名片。在自貢,說起與鹽有關的地方,可謂數不勝數,大家熟知的就有:鹽業歷史博物館、燊海井、王爺廟、仙市古鎮等,最近又增添了一個原大安鹽廠精工製鹽車間的文旅改造項目——老鹽場1957。儘管如此,鹽在整個城市中的表達似乎還是顯得微不足道,難以形成「鹽都」的氣場和氣象。究其原因,不是因為關於鹽的資源不夠多,而是資源過於豐厚,豐厚得幾乎隨處可見,就像一包被打散的鹽,那些細小的鹽粒很輕易地就滑過指縫,散了一地。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必要對鹽開展系統性地梳理,從中找到它與這座城市的緊密聯繫,並以發展的眼光去認真審視,合理策劃鹽在這座城市諸多方面的表達方式。基於自貢井鹽發展特點與城市發展方向的比較,筆者認為,可以從五個方面加以實現,我且把它稱之為打開自貢鹽文化之門的五把鑰匙。

1、優化鹽業歷史展陳

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始建於建於1959年,是中國博物館發展歷史上最早建立的專業博物館之一,2017年晉級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授牌。鹽業歷史博物館前身為西秦會館,其有限的展陳面積和展陳路線目前已經難以滿足博物館發展的需要,因此,儘快啟動施博物館遷建顯得十分重要,遷建後的鹽業歷史博物館,將成為一座中國井鹽史的百科講堂,在展陳內容上將更加豐富,在展陳形態上將更加專業,更重要的事,以它為核心,將構建一個特色鮮明、風格獨特的博物館群落,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城市地標。

2、拓展製鹽遺址利用

在自貢城市建成區內,目前尚留存大量與製鹽有關的遺址,這是修復城市文化脈絡的寶貴資源。燊海井是目前保存完好的超千米人工製鹽深井,結合其周邊已經啟動的大安鹽廠遺址改造項目,應繼續規劃實施周邊地塊的製鹽遺址修復,並將其整合為一個相互連通,功能互補的集文創、體驗、休閑、購物等於一體的文創綜合體。這樣的綜合體,既是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文旅融合發展的需要,更是突出城市特徵的需要。

3、打造鹽幫美食IP

鹽乃百味之祖,也是鹽在民間最活躍的一種存在方式。鹽幫菜作為川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被世人廣為接受。美食代表著一座城市的風味,也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性情,因此美食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方面。筆者認為,要在目前鹽幫菜品牌基礎上,加大資源整合推廣力度,通過影視、動漫、會展等多種形式,包裝推廣自貢鹽幫菜形象,打造獨具魅力的美食IP。我認為,這既是文旅產業發展必要的配套,更是自貢鹽文化傳承的有效載體。

4、助推製鹽產業提升

四川久大鹽業(集團)公司是中國規模最大、配套最全的井礦鹽企業集團,其前身為民族資本家范旭東在天津塘沽成立的「久大精鹽公司」,1938年內遷自貢,1951年自貢五家製鹽企業公私合營成立「久大公司」。其後幾經更替,於1991年3月8日成立四川久大鹽業(集團)公司。目前,不僅囊括自貢鹽行業,成為千年鹽都標誌性企業集團,並且進軍湖北應城和四川遂寧,總製鹽生產能力近400萬噸/年,佔中國井礦鹽總產量17%,在行業中遙遙領先,成為中國乃至亞洲井礦鹽行業的龍頭。文化的傳承發展,離不開產業的支撐。自貢千年「鹽都」的魅力,不僅僅是因為歷史,更因為有製鹽工業的不斷發展,助推製鹽產業提升,意味著這座城市的鹽業文明還在繼續,還將創造更加宏大的篇章。

5、延伸鹽運水域開發

自貢,歷史上曾是一座遍布鹽井的城市。要充分展現這座城市的鹽文化,還需要適時開發鹽運古道。而歷史上自貢鹽運的主要線路還是利用便利的水運,釜溪河與沱江是自貢鹽運的重要通途。因此,舉各方之力,恢復旭水河、釜溪河與沱江航道的通航能力,使之成為鹽運體驗的旅遊通道顯得十分重要,與此同時,實施釜溪河與沱江沿岸重要古鎮的恢復打造也是促進自貢旅遊發展的重要課題,僅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而言,就有艾葉古鎮、仙市古鎮、牛佛古鎮和趙化古鎮。我們不難想像,當有一天,我們蕩舟而下,那些倒影在水中的古鎮,一定在默默地給我們講述,千百年來那些與鹽有關的耐人尋味的故事。

2018.4.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仁斌 的精彩文章:

懷念當年沱江邊,舌尖上跳躍的浪花

TAG:高仁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