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日邦交後,毛主席為何放棄對日賠款的要求?真相併非我們所想

中日邦交後,毛主席為何放棄對日賠款的要求?真相併非我們所想

日本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就開始入侵中國,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導致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在中國大地造成了及其巨大的危害。中國損失人口數千萬,間接直接財產損失超過五千億美元,至少延緩了中國將近50年的社會發展。可是當日本投降,中國做為戰勝國,卻並沒有得到應該有的戰爭賠款,相比於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的戰敗導致賠償給日本2.3億兩白銀的戰後賠款,未免讓人不可理解。那麼從抗戰勝利,日本沒有賠償,到毛主席親自宣布不要日本的戰爭賠款經過了什麼呢?

1945年在美國起草「中國缺席」的情況下發布了《波茨坦公告》,蘇聯在對日宣戰後才加入。而1946年美國也提出了「臨時賠償方案」,也就是維持戰後日本人民的水平下。其餘的非必備和軍工企業設備用於賠償,中國可以得到其中的15%。可是後來美國覺得自己吃虧了,導致賠償範圍減少到中國只得了全部損失萬分之三,區區的二千多萬美元。而且這個時候國民黨也急於發動內戰,沒有積極派人處理日本在拆遷軍工企業的資產,這戰後的第一次索賠就此夭折。

此後,隨著解放軍取得勝利,美國改變了外交政策,大力扶持日本。並且為了遏制中國,美國私下裡聯合其他國家減免日本的戰爭賠款,並且向蔣介石施壓。雖然當時蔣介石已經避居台灣,可是仍然在1952年以正統的名義代表中國放棄了對日本索取戰爭賠款。這確實給台灣帶來了一定的好處,日本一直到1958年還吆喝著要台灣反攻大陸。

這樣的情況下,日本是千方百計拒絕賠償。甚至在中日建交前還一直把台灣當做自己手中的籌碼,並且以國民政府已經簽字放棄賠款的理由,在中日建交前的漫長談判期間,直接拒絕了中國向日本索要戰爭賠款的要求。

此時,雖然中國產生了政權更迭,但是根據《波茨坦公告》的內容,新政府也無法在日本已經拆遷完所有可賠償企業的前提下,再次索要賠款。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基本不可能給予中國戰爭賠款。所以中國以大義出發,再結合當時我國所面對的國際形勢,和日本邦交正常化之後,放棄了賠償的要求。

並且,中國從未放棄民間對日軍在華造成的損失賠償。此後中日建交,中日關係在1972年之後被稱為蜜月時期,日本對華援助資金超過500億美元。由此可見,當時新中國放棄對日本索賠,是明智之舉,當時即便索要也無法兌現承諾,不如換成對中國發展有利的無形資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蘇秦和張儀誰的智謀更高?為何最後是秦國戰勝了六國?
三國大爭議:郭嘉不死,卧龍不出?難道諸葛亮不及郭嘉之才?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