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系列:評讀中駿資本總裁巴震《交易已死,服務永生》

系列:評讀中駿資本總裁巴震《交易已死,服務永生》

在互聯網的下半場,「產業互聯網」的價值正逐漸被更多人認可。「產業互聯網」的作用是將生產要素重新連接和組織,提高生產效率。近期阿里副總裁曾鳴、貓眼CEO鄭志昊、中駿資本總裁巴震等多位名家從各自的角度講述了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從本期開始,「產業為本」將推出【大家說】系列文章,評讀多位名家有關產業互聯網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本文是【大家說】系列的第一篇,是中駿資本總裁巴震在換車網「開啟換車消費新時代」品牌發布會的現場發言,本文原文載於中駿資本、換車網公眾號,「產業為本」評讀有刪節,文中段落標題為編輯所加。

產業為本評讀:

《交易已死,賦能永生》

——中駿資本巴震

巴震:

本次演講主題是《汽車新零售——道路決定命運,兩條道路兩種命運》。

1、互聯網巨頭建立了對傳統產業的不對稱優勢

這裡面有幾個關鍵點。第一就是提出新零售概念的時機,為什麼是在2016年11月份這個時間點上?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2016年不管是阿里還是騰訊,都已經形成了對傳統產業全面的、不對稱的優勢,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在人類的產業史上,AT實現了直通主流人口C端的賬戶和渠道,歷史上任何產業都沒有做到。有了這個體系之後使得阿里和騰訊形成了全面的不對稱的優勢,以至於當螞蟻金服在做金融業務的時候,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實現對個人的現金貸做了六千億,就是具有渠道的優勢。

第二,(阿里騰訊在)發展過程當中生長出來了不對稱的支付、金融以及IT技術。大家可以看到現在阿里雲、騰訊雲已經開始進入工業互聯網的領域,這還是大家熟悉的電商和社交嗎?表面上沒有什麼關係,實際上它在電商和社交兩個領域形成的支付工具優勢,互聯網金融優勢,以雲服務大數據代表的技術優勢,對傳統產業來講是一種不對稱的競爭優勢。

第三,當然是資本的優勢。傳統行業的企業辛辛苦苦積累很多年,阿里騰訊要進入這個領域,一出手就投入幾十億,我們覺得這種競爭的不對稱是沒法去想像的。包括汽車領域好多車集團完成了八億美元融資,傳統經銷商肯定也不好想像。

【評讀:】阿里通過電商的積累,騰訊通過社交的積累,已經在觸達C端的渠道、金融及IT技術、資本三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優勢。但他們也遇到了發展瓶頸——中國十億網民已經被瓜分殆盡,線上的盈利點也已經開發殆盡,以至於互聯網公司開始入侵彼此的業務邊界。AT看透了這一點,因此率先攜三大優勢之力,攻入傳統產業的領地,發掘新的贏利點。

2、互聯網巨頭攜三大優勢之利,強勢進入線下傳統行業

了解了這個背景,我們再去講汽車新零售,處在一個什麼時代節點呢?

兩家巨頭進入線下,首先一定是線下的快消品零售行業,這個已經可以講大局已定。在其他的產業,比如醫療、汽車行業,這兩家都在蓄勢的過程中,汽車新零售就是處在這麼一個時點,要出聲了。

很多汽車產業內的人也跟我交流,自己需不需要新零售?我覺得這已經不是你需不需要的問題了。汽車產業的產能過剩、渠道僵化、互聯網平台的層出不窮等問題都是表象。不管你要不要新零售它都會來,不管你要不要有人也一定會給你們,這不是真問題。真問題是什麼?真問題是三年之後汽車新零售裡面有沒有你?你處在什麼位置,你是被整合的對象還是完全被拋棄的對象,這是產業的真問題。

我們可以看現在汽車產業的整個格局,核心價值鏈是掌控在主機廠手裡,通過經銷商體系和消費者產生關聯,未來的產業格局一定會大變。我們中駿資本有兩個判斷和大家分享,第一,這個變化會比大家想像得更快,三年之後大局既定,不再存在道路選擇的問題了。第二,2018年的選擇和行為就決定了你三年後的命運。

【評讀:】互聯網巨頭要走向線下,這將不可避免的碰撞傳統產業方。今天阿里騰訊在新零售領域鬥爭正酣,可無論誰勝誰負,都是互聯網企業對傳統零售商的洗禮。大潤發被阿里收購後,創始人離職時說「我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三年後,其他行業企業的創始人,也許就會再次面臨這種境遇,所以今天就要做好準備。當然,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並非只有競爭,也會有合作。所以雙方在今天就應該選擇合適的道路。

3、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的競與合——兩種道路,兩種命運

第一條道路,就是(互聯網公司)新建的顛覆性平台。這種顛覆性平台的核心就是畫的這張圖,通過自建和收購場景,通過新的汽車產品設計,來新建一個獨立於原有汽車銷售體系的新的顛覆性平台。一方面,美元基金來提供資本和證券化這兩個強有力的武器,另一方面,互聯網巨頭提供線上流量和巨額資本。目的是最終整個掌控主機廠和消費者之間的渠道,進而掌控整個產業的核心價值。

這樣的顛覆性平台,是有步驟、有戰略、有規劃的。第一步,(不惜重金、不懼彎路)摸索出正確的模式,線上建設流量場景;第二步,不對稱打擊線下原有的經銷商體系的價值,逐步實現蠶食和整合;第三步,重新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徹底形成大一統無邊界的大平台。

比如說大搜車要在全國開設了三百個社區店,明年將達到三千家。又比如瓜子和騰訊的合作,拿出巨額資金打廣告,佔領消費者心智。滴滴提出來要做新能源出行的服務商,完全掌控出行場景……這些都是一個完全顛覆(傳統渠道)的思路。

中國互聯網的戰爭,不是阿里和騰訊的戰爭,是這兩家攜流量和資本優勢進入傳統產業,對傳統產業的重建和顛覆。互聯網巨頭耗費巨資、打來打去,最終目的是只剩下兩到三家的時候,再通過資本合併成為大一統的平台,此時消費者、產業的從業方就讓出了產業的核心價值,也就到了單一交易型平台實現暴利的時候。

我們看到在快消品,生鮮,打車,社交,文化娛樂遊戲價值鏈都已經被改變了,出現了無邊界大一統的平台。那麼這個是否會在汽車銷售領域,甚至會在汽車製造領域裡面重演呢?

原有的傳統經銷商體系,在新建的顛覆性平台經銷體系建立之後,在新體系裡面還有沒有位置?不會有的。因為在設計的初衷和路徑上都只有被整合的生產要素,不存在被整合的獨立的經濟主體。就像三國時孫權問他的大臣,曹操要來了我應該怎麼辦呢?其實你問他們幹嘛?曹操來了團隊無所謂,可以投靠曹操嘛。你孫權有投靠價值嗎?

我們的判斷也很清楚,今天這個時點就像兩年前的快消品一樣,汽車新零售大家很快會看到今年會成為一個非常熱的詞。

【評讀:】產業升級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是競爭還是合作,取決於二者的心態能否少一些傲慢,多一些對經濟規律的敬畏。從當初的「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到今天的「賦能」,從「狗日的騰訊」到今天的「連接」,我們看到阿里和騰訊已經在學著謙遜。而從「看不見、看不起」到「看不懂、來不及」,傳統企業是否已吸取教訓?

在阿里和騰訊的層面,已經很少再提「顛覆」,倒是一些新生代互聯網公司常常大談顛覆。他們雖有AT的投資,但我認為他們和AT的利益取向並不相同。阿里騰訊希望與傳統企業合作,只把投資企業當中合作樣板之一,而被投企業則希望壟斷AT的寵愛和資源,於是不惜製造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的對立,製造阿里和騰訊的對立,並從中漁利。然而中國如此廣闊的市場,傳統產業又存在大量線下環節,不是某一家公司有能力獨佔。所以攜阿里騰訊資源壟斷市場的想法,最終會誤了AT、誤了產業、誤了國家也誤了自己。

第二條道路就是我們的想法了,我們希望聯手整個產業共同來建設服務型平台,協助原有的銷售體系來升級。

剛才講是顛覆性平台,消滅其中原有的獨立經濟主體。作為我們中駿資本來講,這裡面列了好幾家合作方,希望攜手我們的合作夥伴,比如像分眾傳媒,華道數據,薔薇控股,主機廠和經銷商集團,共同建設服務型的平台。大家可以看到右側我們是共同服務和賦能於原有的產業體系。我們並不想取代它,我們希望共同協助這些平台生長出能力來。

生長出什麼能力來?就是說現在為什麼在傳統電商領域,傳統快消品領域它會被這個阿里和騰訊這個模式打擊呢?這是傳統線下方存在幾個問題。第一是線上流量獲取的問題,第二是創新產品設計的問題,第三是金融和支付能力欠缺問題。那麼如果這個原有的體系能生長出這種能力來,其實也就不存在被顛覆和取代的問題了。

這就是說我們投資了一些公司,我們會繼續努力,聯繫我們的合作夥伴,比如說換車網,比如說行圓汽車,比如說牛牛汽車,啟轅汽車,希望共同鏈接整個產業體系,服務和賦能於整個產業體系。比如說牛牛汽車現在還在做一些交易,我跟牛牛的董事長也經常講,交易必死,服務永生,我們希望做整個原有經銷商體系的服務商,我們共同服務於整個汽車產業。我們希望使整個汽車產業的經銷商體系能夠實現主體之間數據系統的雙向打通,使得主機廠商具備觸達消費者能力,能夠實現線上線下流量獲取的能力,實現幫助設計產品和金融服務的能力。我們是服務於原先的整個汽車產業的,一個服務的體系。我們並不控制渠道,我們服務於渠道,這就是整個定位的不同。

換車網並不是新建一個顛覆性的平台取代原有的經銷商體系,而是服務於經銷商體系,協助經銷商實現銷售過程的可視化,實現將線上的換車需求以及線下的銷售需求和4S店之間的打通,最終是在4S店二網二手車經銷商完成整個交易。通過協助主機廠,經銷商,經銷商的銷售人員,社會各種相關要素完成信息化和互聯互通,實現線下交易的數字化,在線化,使得原有的經銷商和主機廠商發展出能力來,獨立生存得更好。

消費者永遠需要貼近的服務,服務商的身份,這一點即使是互聯網顛覆性的巨頭它也是少不了線下貼近消費者提供服務的這一端,只是它的思路我講過是先通過不對稱的優勢擊垮了傳統力量,然後整合這些團隊,場所就可以了。而我們是協助你伸展出能力來。有的主機廠商現在大家也可以看到,提到轉型為出行服務商,如果你的個人客戶,你的目標客戶和你之間都是隔離的,轉型什麼哪?這是一個笑話。類似滴滴這樣的公司徹底掌握交易和服務場景的時候,你主機廠轉型什麼出行服務公司?只能淪為代工廠了。事實上目前就有這個趨勢。

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有點像一百多年前的美國。AT類似當年美國的洛克菲勒財團和摩根財團,它會繼續成長,將不對稱優勢伸展到各個傳統產業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瞧不起我、我瞧不起你,最終的結局是什麼?不好說!當然了這裡面我們也稍微有一點自信就是說,阿里騰訊在汽車產業,包括在醫療產業也並不是說一定會贏,AT並不是絕對無敵的。

【評讀:】「去中間環節」是互聯網公司常常提及的口號,然而最近兩年也有不同的聲音,典型的是質問互聯網公司「革了中間商的命,能否干中間商的活」。中間商原本就有兩個屬性,一是交易,二是服務,往往由於客戶不願為服務付錢(也可能是缺乏合理的標準、透明的機制),導致中間商只能從交易中獲利,但這也就造成了服務和收費可能存在錯配,甚至人為製造錯配,增加了經濟活動的風險和摩擦。

AT所提的「去中間環節」,本意是建立透明的服務機制,讓中間商做好服務商並依據服務質量收費,AT自己也是這麼做的。要建立透明的服務機制並不簡單,需要大量艱苦卓絕的工作,AT發展歷史上都曾步履維艱。

而其他某些公司提的「去中間環節」,不是改變服務和收費的錯配,而是要去掉別人,只留下自己。他們不願意修鍊內功,而希望用燒錢的方式迅速拿下市場。如果只是這樣,他們改變了什麼,創造了什麼價值?AT的「去中間環節」是為了創造價值,而他們的「去中間環節」是為了排除異己,然後成為更大、更可怕的中間商。

所以,要回歸AT的創業初心,回歸產業的發展規律,則是要讓中間商真正做好服務,並大大方方的從服務中賺錢,這才是健康的產業生態。

4、上講賦能,下講顛覆——互聯網帝國的失控

這裡面我們也總結阿里和騰訊在各自的電商和社交領域都是採用的賦能模式,並不是交易模式,大家可以看到阿里在電商領域裡,它的身份是電商平台,它並不直接做交易。騰訊也一再提出賦能各個產業。可當它進入到汽車領域的時候,不去幫助原有的產業體系解決問題提升能力,而是去對交易型顛覆性平台進行流量和資本賦能,企圖顛覆和消滅整個產業體系,這裡面我也不理解,我也不理解為什麼會導致這個後果,進入汽車領域之後竟然完全是採用的一個對抗的模式,推倒重來的模式。是不是存在傲慢導致的失控?不知道。

其實在汽車產業領域,採用中心化獲取流量的運作模式是並沒有盈利之日的,這並不是我說的,是他們交易型平台公司內部自己說的。為什麼?快消品是一個高頻低價的消費模式,那麼我的廣告也好,我的流量也好是具有立刻的變現可能性的。在汽車領域醫療領域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個非常低頻,高價的領域,無論打了多少廣告,營銷了多少回,等我做決策的時候完全可能又回到老路上了,去4S店,經銷商哪裡。所以它的廣告的投放和實際的轉化之間是很難實現匹配的。

我們也談到AT是不是存在一個整個投資機制失控的問題。這個也是個沉重的話題。就是說阿里和騰訊本身它進入了這些產業之後,它的目的是什麼?希望把它的線上流量帶入到產業場景中,把它的支付,金融和技術能力帶到產業里。這是它的初心,但這麼好的初心,實際作法卻本末倒置,正在支持一些顛覆性交易型互聯網平台,與整個產業為敵。事實上現在也就是在這麼進行,那麼也是我們覺得挺不好理解的一件事情。當然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發現汽車產業有服務型的產業互聯網公司,只好去扶持這樣的交易型平台了。服務型汽車產業互聯網公司的確不多,因為做產業的信息化和鏈接實在太難,太累了,當然做好了價值也大。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理念,「同天合道,若水不爭」。古語所謂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我們及我們的產業合作夥伴是希望服務於汽車產業,服務於整個產業體系,為解決整個產業體系存在的弊端能夠貢獻自己的力量,提升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為消費者帶來更高的福利,我相信這是一切盈利的終極來源,這個過程實現的同時也就實現了我們自身的價值。謝謝大家。

【評讀:】產業升級的煌煌天道,就是減少錯配、提高效率。AT等互聯網公司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更加透明的服務機制,減少服務與收費的錯配,形成產業要素高效流通的通道,這也就是產業互聯網的價值。

未來十年,中國的發展將有兩個核心主題,對內產業升級,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對外中美競爭,提高國際話語權。對內產業升級的主要手段就是建立產業互聯網(包括工業互聯網),這又將成為中美競爭的力量源泉。因此,中國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與中國的崛起將同頻共振。

如果這兩項核心主題都得以實現,用如此高的生產效率,滿足如此大的世界市場,可以想像中國經濟將迎來歷史性的蛻變。在這一蛻變中,各個垂直行業的產業互聯網平台將成為生產要素流通的重要渠道,也成為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設施,必須牢牢掌握在中國人民手中。

但是我們看到,今天的互聯網企業、互聯網投資基金,很多還帶有美元基金的成分,有可能影響國家安全。某些互聯網公司,拿著美元基金的資本,做著顛覆傳統產業的事,無助於中國產業升級,反而會加劇產業矛盾和摩擦。

因此,中國必須建立自己的產業互聯網投資力量,它應該代表中國利益,兼具互聯網思維和產業思維,幫助產業互聯網平台用互聯網的技術和理念,為傳統產業賦能。今天,在美元基金面前,這股力量可能還比較弱小,但他一定會成為時代洪流。

在這樣的時代洪流中,「產業為本」公眾號也希望貢獻一份力量。創辦一年以來,我們探討傳統產業發展規律、分析互聯網企業成長軌跡,目的就是研究和傳播產業互聯網的理念,聚集產業互聯網的思想和人才。儘管我們能力有限,影響力也有限,但我們會堅定的走下去,希望朋友們多多支持!

更多往期文章

產業為本——天道篇:

1、《半部〈毛選〉論投資》

2、《美國五次併購浪潮對中國產業和投資的啟示》

3、《這個世界,還會不會有下一個巴菲特》

產業為本——人心篇:

1、《王陽明的心學四決》

2、《三隻松鼠的成功,反映了什麼時代趨勢?》

產業為本——產業篇:

引子:《沉悶的投行,荒唐的投資》

1、《產業為本,發現下一個超級獨角獸》

2、《怎樣做投資,才是「產業為本」?》

3、《準確劃分產業發展階段,是產業研究的核心》

4、《投資行業的新兵們,如何在實體經濟的變革中,實現彎道超車?》

產業為本——互聯網篇:

1、《BAT位勢變遷背後的邏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產業為本 的精彩文章:

TAG:產業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