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的一天:古稀老人免費教學30年 復興失傳已久的鴛湖畫派

中國人的一天:古稀老人免費教學30年 復興失傳已久的鴛湖畫派

在梅花洲景區一座小木樓里,古稀之年的先生裁好宣紙,調好濃淡不同的墨汁,一邊揮毫,一邊講解,數秒中,一顆孤傲挺拔的松柏躍然紙上。先生名叫張然青,30年來免費收徒授課,堅守傳統遺韻,是鴛湖畫派僅存的「火種」。(攝影/嘉興日報 田建明 編輯/胡潔 《中國人的一天》第3019期)

10歲那年,張然青翻箱倒櫃,無意中發現了祖父遺留下來的書畫藏品,從此著了迷,在家一筆一划地臨摹起來。多年以後,他才知道,這些畫作多出自鴛湖畫派的大家之手。

清末民初的上海,曾經寓居了一大批嘉興籍翰墨高手,他們的作品既有古典意趣又有時代氣息,清新雅緻,通俗平實,形成超凡脫俗的國畫流派。移居上海的嘉興籍畫家張熊等人總結了前人的繪畫經驗,在構圖上採取對峙法,用筆豐富了皴法更突出江南特色的地理風貌,因嘉興的南湖古稱鴛湖,故這個流派被譽為鴛湖畫派。

古稀之年的張然青,至今對16歲時初見恩師的場景記憶猶新。那年,張然青在招待所工作,適逢鴛湖畫派著名大家孫味齏入住。經人引薦,張然青心懷忐忑遞上自己臨摹的畫求教。「孫先生看了我的畫,非常高興,當即就說『你想學畫嗎,如果要學,我願意教你』。」張然青回憶。就這樣,低調的孫味齏沒有讓舉辦任何拜師儀式,就開始系統地向張然青傳授中國傳統國畫,並為這個有靈性的愛徒取名「然青」,取青山綠水天然色之意。

寒冬,硯水結冰呵手磨墨;夏夜,挑燈習畫揮汗如雨。張然青說,自己自幼喜靜,這種性格讓他能穩坐冷板凳潛心學畫。

短短的三年學畫時間,張然青從孫味齏身上不僅學會的書畫技巧,還學到謙虛、執著的精神。「記得有一次,我作了一幅畫非常滿意,並送去裝裱,等到孫先生看到,直接在畫面上用濃墨修改了幾處地方,並批評說不應該將不成熟的畫裝裱,浪費錢。」

改革開放後,文藝逐漸繁榮起來,社會上提及鴛湖畫派多了起來。在上世紀80年代一次書畫交流活動中,張然青邂逅嘉興籍畫家岳石塵。張然青雄厚的功底和清新的畫風,讓岳石塵大吃一驚,他彷彿發現了鴛湖畫派的滄海遺珠,問及師承關係後,不由感慨萬千。也是從岳先生的口中,張然青了解到為人低調的師父的往事。

孫味齏生於1898年,故於1974年,本是桐鄉屠甸人,後在上海賣畫為生,攢下積蓄在海寧東山腳下置地起舍。岳石塵講述,民國時,他與孫味齏一起在上海賣畫為生,他的畫不如孫賣得好。彼時的上海貨幣不穩定,畫家收潤格多以黃金論,孫味齏回鄉時,腰上掛滿金戒指。時光進入上世紀後半葉,社會風氣改變,人們的審美情趣逐漸轉移到宣傳畫上來,傳統山水花鳥一度沒落,歸鄉的孫先生生活境況不如以前,也很少提及陳年往事,與此同時,曾輝煌一時的鴛湖畫派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隨著新時代的藝壇呈現繁榮景象,已成往事的鴛湖畫派不時被人提及,張然青在自己的扇面畫展現場陷入沉思,如何傳承和發揚這個由嘉興人開創、書寫江南地貌的畫派,是他心頭最重要的事。

2013年9月,鴛湖畫派研究會在40餘名文化界人士的努力下成立了,大家推舉鴛湖畫派的火種人物張然青為會長,長期在梅花洲固定地點授課。梅花洲景區因為鴛湖畫派研究會的入駐,多了些人文氣息。

張然青沿襲師父孫味齏的傳統,免費授課,分文不取,對於學生,不論貧富,一視同仁。「張老師授課,會先給你做繪畫技法講解以及示範,循序漸進。班裡有個學生雖然家庭貧困但是學畫執著,張老師經常表揚和鼓勵他。」學生朱洪濤說。

在家中授課間隙,張然青打開祖傳的鴛湖畫派古畫與學生一起觀摩,這些民國畫作是他祖父收藏下來的。

湖州善璉以毛筆出名,一家制筆廠邀請張然青定期在此授課作畫。筆下有技巧,書中有學問,張然青囑咐學生們多讀書,提高人文素養。

張然青攙扶著一名行動不便的學生參觀湖州善璉的蒙公祠,憑弔制筆始祖秦朝名將蒙恬,了解秦朝名將蒙恬的制筆事迹。

張然青先生因這份30年的執著和堅守,成為鴛湖畫派的活標本。他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同行的尊重,拜師學藝的弟子紛至沓來。目前,鴛湖畫派研究會已經在浙江湖州善璉,江蘇盛澤、宜興以及廣州多地成立授課分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鴛湖畫派不斷開枝散葉、後繼有人。(微信搜索「中國人的一天」或「chinaoneday」公眾號,分享你的故事,你將有機會成為中國人的一天主人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人的一天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的一天:山裡的特殊家庭 一個妻子兩個丈夫三個同母異父的孩子
徵集 我媽年輕時原來這麼厲害!

TAG:中國人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