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許紀霖:從邊疆看中國

許紀霖:從邊疆看中國

作為中國人,我們往往要問:我們是從哪裡來的。這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國家的發展方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發展方向往往取決於它的歷史、文化和傳統。今天從一個特定的角度,即「從另一種視野看中國」。這種視野不僅從中原看中國,還要從邊疆來看中國。

何為天下與夷夏?

從這種視野看中國,首先當然是問,我們是誰,什麼是中國,什麼是中國人,什麼是中華民族。要討論這些話題,就需從兩個最基本的概念著手,即天下與夷夏。

先從天下說起。天下主要是儒家的觀念,實際上有雙重內涵。

第一層內涵指的是理想的倫理秩序,儒家心目當中認為最好的一套秩序被稱為「天下」。作為一種理想秩序的天下,實際上是一個「價值體」。作為價值體的天下,乃是一組體現了自然、社會和人類至真至善至美之道的價值,體現在人間秩序,乃是一套文明的價值以及相應的典章制度。顧炎武有「亡國亡天下」之說:「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國,不過是王朝的權力秩序,但天下乃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禮儀秩序,不僅適用於一朝一國,而且是永恆的、絕對的仁義價值與禮樂規範。

第二層內涵是地理意義上對以中原為中心的世界空間的想像。秦漢之後,中原王朝的天下秩序,由內到外,主要有三個層面:第一層是大一統王朝直接治理的郡縣,如漢人的主要居住區域本部十八省;第二層是通過冊封、羈縻、土司等制度間接統治的邊疆地區,如明朝時期的西藏、雲南和東北;第三層是關係或遠或近的朝貢國,如朝鮮、越南、暹羅、琉球等,這些都是中華文明的化內之地。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天下從內到外一層層的關係,有點像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很著名的觀念即「差序格局」。中國的社會結構以自我為中心,一步步向外放大,由近到遠,由親到疏,通過這套差序構成。國天下關係,也是一個差序關係。

接著講與天下所對應的另一個重要概念夷夏。所謂夷夏就是分清何為華夏、何為夷狄。所謂「夷夏之變」,孔子早就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已經有了所謂華夏和夷狄的區別。但古代人的華夏夷狄、夷夏之變,和今天世界上民族主義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在古代中國並非種族性概念,乃是文明性分野。今天講的很多民族主義,背後包含著種族論,或者是民族論的精神。也就是說要分清我與他,關鍵是看種族和血統。

一般來說,種族和血統都是絕對的,但古代中國人沒有種族論觀念。種族論觀念一直到了近代以後才從歐洲傳到中國,它是一套科學的產物。夷夏之間,雖然有血緣和種族的區別,但最大的不同乃是是否有文明,是否接受了中原的禮教秩序,接受的都被承認是華夏民族的一員。

由於中原的華夏民族沒有絕對的種族界限,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通過遷徙、通婚和文化化夷為華。華夏漢民族先是從中原開始,所謂中國也就是很小的中原這塊,即今天的河南、山西、陝西、山東等這一小片地處黃河中下游的地區,周邊都是蠻夷,東邊是東夷,南邊是南蠻,北方是北狄,西邊是西戎。但是經過上千年的發展,華夏漢民族壯大了,所謂的壯大主要是以文化為目標,不是以血統和種族為標準。華夏漢民族之所以上下五千年經久而不衰,不是因為要保持血統的純正性,而恰恰是因為其在文化上是開放的,甚至在血統上、通婚上也是開放的。

漢族是農耕民族。所謂的蠻夷,尤其是北方蠻夷,是草原民族和游牧民族,因此中國古代實際上有兩個中國,即漢的中國和胡的中國。這兩個中國,主要經過了六朝、隋唐和元清這三個年代的民族大遷移,通過雙向融合,華夏文化和胡的文化實際上彼此滲透,相互之間已經不分你我。過去,我們講得比較多的是中原文明比較高級,怎麼影響並最後漢化胡人。實際上今天中國文化中大量的並不是純正的所謂中原文化,而是胡文化。比如現在坐的椅子、睡的床都是漢族傳統中沒有的,是從胡人處傳入的,經過多年的混雜成為今天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天下以華夏為中心,但是包含了蠻夷。」蠻夷在各個朝代不一樣,有內蠻,還有外蠻,朝貢國為外蠻,但屬於天下的一部分。所謂天下就是指被華夏文化同化的化內之地。有化內之地,必有化外之地,天下不等同於世界,還有中華帝國統治無法企及的化外之地,如傳說中遙遠的羅馬帝國。何為化內,何為化外?這二者之間的分界線其實是相對的,處於不斷的變動之中。

歷史上誰代表中國?

今天所理解的國家觀念,實際上也是從歐洲傳過來的,即Nation-State,由明確的主權、明確的疆域、明確的人口這三要素構成。古代中國人沒有這樣清晰的國家觀念。僅有梁漱溟先生所說的「家族、天下觀念」。但沒有國家並不意味著沒有所謂的共同體,古代中國如果說國,實際上指的是王朝。那麼,王朝代表中國嗎?歷史上的王朝雖然經常更替,但有一個超越了具體王朝而始終存在的政治—文明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就是中國。

葛劍雄在《統一與分裂》中指出,中國歷史上,分裂的時間和統一的時間實際上是差不多的。那麼,誰代表中國?在現有中國版圖之內的古代歷史之中,在大部分時期並非只有一個王朝政權,甚至可以說不是所有時期都只有一個王朝政權,還有其他的政權、王朝同時存在。在具體的歷史年代裡面,大部分的朝代裡面都有一個「正統王朝」,由它來代表中國。我們過去講得比較多的是正統王朝、中原王朝的歷史,大大地忽略了遼夏金元等邊疆民族、少數民族政權王朝的歷史,它們同樣構成了中國歷史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國的歷史不是只有正統。

可見,歷史上的中國具有雙重的內涵。一是「從時間的延續性而言,中國是以中原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體」,一貫連續的,而且明確以中原為中心。二是「從地域空間的角度而言,中國又是一個多民族、多王朝、多個國家政權並存的空間複合體」。過去我們講中國,比較多的是講前一種內涵,而較少注意地域空間的複合性,這一點恰恰是我們今天尤其要重視的,因為今天的中國是由56個民族所組成的「多民族的國家」。

中華民族是近代國家的產物

有了對中國概念的梳理,便會聯想到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和我們一般所說的56個民族是同一種意義上的民族嗎?顯然不是。那麼,這兩種意義上的民族有什麼區別?「民族」在英文裡面實際上至少有三種不同表達,一種叫「中華民族」意義上的民族,即State-Nation,我們說的是「國族」,這就是國家意義上的民族。第二種叫Nation,指的像今天56個民族當中比較大的民族,如漢族、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回族等。第三種叫做Ethnic Group,翻譯為中文叫做「族群」,56個民族裡面,按照人類學、名稱學的經典定義,很大部分的民族其實是族群。民族應該有高級文明和宗教,至少有自己的文字,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政治上的自治的要求。可見民族有三個不同層次序列。

中華民族這個概念實際上出現得很晚,是到了晚清才由梁啟超最早提出。中華民族之所以會出現,主要是出現了一個「他者」,即洋人,洋人的出現使「國家」Nation-State這個觀念進入到中國。中華民族有點像美利堅民族,是近代國家的產物,是與國家密切相關的國族。沒有國家就沒有中華民族這個國族。關於這個問題,費孝通先生有一個很經典的看法「中華民族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一體就體現在和近代民族國家具有同一性,即政治上保持高度的同一性。多元意味著中華民族內部不是只有一個民族,是由很多民族和族群共同組成的。文化上是多元的,政治上是一體的,這構成了中華民族。

古代中國是一個複線的中國,既有以中原為中心的漢族文明的中國,同時也有草原、森林和高原少數民族的中國。一部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就是一部中原與邊疆、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互動的歷史。這種互動恰恰是需要我們重新思考和認識的。

邊疆民族帝國是另一種大一統王朝

從秦漢到元清,中國歷史上實際上有兩種不同類型的大一統王朝。

一種類型是秦漢唐明,以漢人為中心的中原王朝。另一種王朝是邊疆民族所建立的征服性的王朝,例如遼金元清。過去都認為這些朝代是插曲,但以「新天下主義」的觀點來看,這些邊疆民族、少數民族不能說僅僅是插曲,事實上也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他們同樣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國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以漢族為中心的中原王朝都信奉儒家文明,但是儒家文明主要適合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習性大相其異。一套文化倫理是否適合一個民族,實際上跟這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很有關係。歷史上儒家倫理觀念過不了「黑河—騰衝線」。中原文明之所以可以征服大量的胡人,主要是由於草原環境的惡劣,胡人跑到黑河—騰衝線東邊,慢慢接受了儒家這套文化,成為了漢人。中原王朝向南方擴張,則幾乎無抵擋,南方地區都為農耕民族。

中原王朝最後能夠統一中國,主要是統一了農耕區。而真正把農耕區和游牧區完全統一的是元朝和清朝。蒙元帝國只有七十年的歷史,這是由於他們缺乏自己的高級文明,很容易被當地的文化征服。而清朝真正的秘密是其所建立的大一統,不再是原來秦漢時期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而是建立了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元制」的彈性體制。在黑河—騰衝線以東,即漢族居住的地方,主要承繼過去中原王朝的統治經驗,以漢治漢,以華夏文明來治理華夏;在滿蒙藏等邊疆地區,採取完全不同的治理方式,以「喇嘛教」為共同的精神紐帶,而不是儒家。清朝長達三四百年的歷史,成功地實現了相對比較穩定的統治,其中的經驗不是試圖打造一個統一的高度整齊劃一的,只有一個模式的制度,而是實行多宗教的多元治理制度。

重提邊疆民族多元治理的方針,對於今天中國在邊疆治理上有一定啟示。一方面當然要加強一體化,促進國家的認同,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多元」,根據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民族,採取不同的治理方針。因此,中華民族的統一,「既一體又多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雙手「治癒」古書300多本 濟南「90後」女孩匠心修復古籍
泛黃的記憶夾在漂流的舊書間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