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流雲散,卡牌背後的三國人物

風流雲散,卡牌背後的三國人物

魏篇(3)

荀彧*

王佐之才

驅虎| 「二虎競食,獵人得利」

驅虎| 」驅邪避厄,佑社稷黎民」

節命| 「或忠信而死節兮,或訑謾而不疑」

荀彧*

荀令留香

節命| 「生食漢祿,死為漢臣」

節命| 「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

節命| 「我,永不背棄」

陣亡| 「主公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謝主隆恩」

提到魏國謀士,第一個想到的當屬荀文若。

荀彧(字文若),因任尚書令長達數十年而別稱令君,是曹操最為重要和器重的謀士之一。其人盡忠盡能,為曹魏政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後世中評價甚廣。陳壽評價他「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

荀彧出身潁川世家,年少時即以才名顯世,被稱為「王佐之才」(即才能足以輔佐君王),因董卓之亂,舉家遷至冀州,而荀彧認為袁紹不堪大用,遂投奔曹操而去。

荀彧在曹操手下數十年,嘔心瀝血,出謀劃策甚多。

陶謙病死,曹操欲取徐州而平定呂布,荀彧勸說他先穩定後方,積蓄實力;

黃巾潰敗,荀彧又勸曹操奉迎天子,以令諸侯;

建安三年,曹操將與袁紹一戰,孔融認為袁紹四世三公,手下人才濟濟,兵精糧足,不可與之爭鋒,而荀彧分析道:「袁紹兵雖多而軍紀不嚴。田豐剛直而犯上,許攸貪心而不知收斂。審配自負而無謀,逢紀有能力而剛愎自用,此二人料理後方,若許攸家犯法,必定不能放過也,則許攸必因此叛變。顏良、文丑,匹夫之勇,可以一戰而擒。」指出了袁紹軍的外強中乾,堅定了曹操伐袁紹的決心,其意義不下於郭嘉的「十勝十敗論」。

之後審配因許攸家犯法,收押了他的家人,許攸怒而叛變;顏良、文丑出戰時陣亡;田豐因上諫被處死,皆如荀彧所言。可見荀彧深謀遠慮,機鑒先識。

但荀彧常在後方,不代表荀彧臨場應變能力差。

公元194年,曹操東征陶謙,結果後方叛變,呂布趁機襲擊後方,而叛軍又派人告訴荀彧:「呂將軍特地來支援曹操,請馬上供給他們軍需」。眾人皆疑惑,唯獨荀彧看穿了一切,當即加強防禦,並派人通知東郡太守夏侯惇。夏侯惇到後,趁夜誅殺謀反者數十人,軍心方定。

然而事情並沒有完結,豫州刺史郭貢受呂布煽動,率眾數萬兵臨城下,並要求荀彧出見。夏侯惇勸道:「你作為一州的長官,此去兇險,萬萬不可啊·。」,荀彧回道:「郭貢方才叛變,必定立場不穩,我趁機說服他,一定還有機會;倘若激怒他,必定會使他倒向叛軍一方」,於是出城會見。郭貢見荀彧毫無懼意,以為對方防備充足,於是撤軍而去。之後,荀彧又與程昱定計,力保三城。可見,荀彧不僅謀能應機,而且頗有膽識。

荀彧除能出謀劃策之外,還向曹操推薦了不少人才,包括戲志才、郭嘉、程昱、鍾繇、陳群、荀攸、司馬懿,囊括了曹魏智囊團的大半。因此,說荀彧是魏國第一謀士也不為過,他締造的,是一個軍師聯盟。

荀彧氣質清秀通雅,是三國著名的美男子,因喜愛熏香而留有「荀令留香」的典故,作為典型的儒生形象,其忠其謀,其德其才,堪稱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然而他最後卻因忠而死。公元212年,董昭等人認為曹操功績突出,應當表彰為國公,荀彧卻認為曹操起兵是為了匡扶漢室,因而極力制止,因此曹操十分不高興。征孫權時,曹操讓荀彧到譙縣勞軍,趁機將他留在軍中。後來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不久憂慮而死,享年五十歲,追謚敬侯。荀彧死後第二年,曹操稱魏公,但之後再沒有稱帝。關於荀彧的死,還有另一種說法是,曹操贈食物給荀彧,荀彧打開食盒一看,卻發現裡面是空的。於是荀彧遂服毒自殺。一代謀臣,就此逝去。

荀彧在少年時放棄袁紹,而追隨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曹操,只是因為曹操能成大事,為了匡扶漢室,為國為民,盡文人士子之責。曹操也對他敬重有加,每逢大事必徵求荀彧的意見。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曹操的野心早已脫出了他的掌控。但他甚至不能袖手旁觀。他生食漢祿,死為漢臣,怎能見曹操登極至尊,篡漢代之?(「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

有人說,空食盒意味著讓荀彧閉嘴;也有人說,這表明荀彧已經沒用了。不論如何,荀彧選擇了自我了斷。曹操的想法,我們無從知曉。但作為一代梟雄,他絕不能允許自己的大業中斷。「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即使擋在他面前的是荀彧。漢臣和魏公,註定道不同而不相為謀。荀彧低估了曹操的抱負,曹操也低估了荀彧的忠誠。

「誰人知我?令君也」。

不能還天下以太平,唯有盡忠貞而死節兮。

荀彧自二十九歲追隨曹操,到五十歲薨於壽春,爾來二十又一年矣。

三國殺設計中以「驅虎」象徵荀彧的謀略(荀彧擅長驅虎吞狼之計),以「節命」象徵荀彧的忠貞(節應指漢節,大意是為守漢節不惜性命),定位上偏向輔助。

而最耐人尋味的還是陣亡台詞,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依舊選擇了忠。(「謝主隆恩」)

雜評&軼事

史載荀彧為人偉美,儀容不凡。好熏香,久而久之身帶香氣。《襄陽記》載"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因此「荀令留香」也成為了美男子的典故。

後來有個人也喜歡香,他向部下問道:「我比之荀令君如何呀?」答曰:「醜婦效顰,見者必走」,可以說是個非常耿直的古人了。

曹魏的謀主,也是由荀彧舉薦的荀攸其實是荀彧的侄子輩(從子),然而真相是荀攸比荀彧大七歲。

荀家是潁川望族,文人輩出,起名字的技術也絕非一般,根據荀氏家傳,有荀緄、荀燾、荀詵、荀旉、荀彧、荀諶、荀惲、荀頵、荀曇、荀恱、荀粲、荀顗、荀闓、荀攸、荀衢、荀勖、荀悝、荀邈………

你們隨意感受一下,我先去翻翻字典。

武將鑒賞

司馬懿*佳期若夢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反饋)

「天狼加身之人,從不會甘居人下」(反饋)

「我之鬼謀,通天徹地」(鬼才)

張遼*司空先鋒

「提槍策馬,乘勝追擊」(突襲)

「馬似飛雲,槍如霹靂」(突襲)

李典*離狐太守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恂恂)

「小隙沉舟,同心,方可戮力」(忘隙)

文案|楊喆皓

編排|孫楊與月

武大藝協秘書處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珈里藝談 的精彩文章:

TAG:珈里藝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