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點不是「咖啡致癌」而是知情權

重點不是「咖啡致癌」而是知情權

相信大家的手機最近都被有關「咖啡致癌」和闢謠的文章霸屏了,但是這件事的重點不是「咖啡致癌」而是民眾知情權。不過,警告牌可以有,咖啡也還可以喝。

# 事件的起因

事情的開始是這樣的,2018年3月28日加州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博勒(Elihu Berle)在一項裁決中表示,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公司未能證明,在烘焙咖啡時產生的一種化合物的威脅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在加州出售的該類產品必須貼上癌症警告標籤。

上面說的化合物主要是指丙烯醯胺,而對於「丙烯醯胺致癌」目前還沒有充足的證據,只有動物實驗顯示它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評估致癌物最權威的機構是國際癌症研究所,該研究所將丙烯醯胺評級為2A級,是可能令人類致癌物。

根據《食品與化學品毒物學期刊》(Foodand Chemical Toxicology)的數據,每個人每天對丙烯醯胺的耐受量是每公斤體重攝入2.6-16微克。如果按照一個50公斤的體重來算,要每天喝約130中杯(Tall)的星巴克咖啡才可能有中毒風險。

《2015-2020美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明確提出咖啡是不影響健康的。咖啡可能降低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並預防帕金森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

這項裁決的起因是2010年毒物學教育和研究委員會起訴咖啡零售商,聲稱咖啡烘焙過程中產生的丙烯醯胺具有致癌可能性,必須按照「加州65號提案(California 65 proposal)」提出警告標籤。

加州65號提案是加州政府1986年頒布的一項提案,其宗旨是保護美國加州居民及該州的飲用水,負責監管加州已知可能導致癌症或生殖毒性的化學品,要求商家如果出售任何含有此類化合物的產品,必須標識致癌風險,目前已有數百種化學品被列為該類化學品。加州65號提案的最終目的也是給予民眾對商品成分的充分知情權。

這次加州法院的裁決,目的是讓咖啡生產商在出售產品的時候,要標有咖啡中含有的丙烯醯胺可能致癌的「proposition 65」警告,就像是香煙盒上要標有吸煙有害健康的標記一樣。

# 事情的發展

加州的這次裁決針對的是民眾的知情權,重點並不是咖啡致癌不致癌。對於什麼致癌,這需要科研機構來給出評判,而不是需要法院來裁決。國內一些媒體卻在「咖啡致癌」上大肆做文章,為了流量甚至不惜捏造事實來誤導大眾。

但是謠言很快就被戳穿,「咖啡致癌」系列的文章一出,闢謠的文章也就出現了。闢謠的文章引用了很多科學的證據,讓謠言不攻自破。

不知道那些信了謠言文章的人有沒有再看到闢謠的文章,反正我的朋友圈裡,那些轉發了咖啡致癌文章的人,並沒有再轉發闢謠的文章。

謊言和謠言總是經不住時間的考驗,也相信不明真相的大眾會越來越明真相。

# 幾點想說的

1)虛假新聞vs.言論自由

「咖啡致癌」是謠言,但是,這條虛假新聞卻在短時間內被瘋狂傳播。當然科學素養高,思辨能力強的讀者會發現其中漏洞,繞道而行。但是一般的大眾通常會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把這些文章轉到自己的朋友圈,甚至發到自己的多個群里。

都說要言論自由,但是類似於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不僅不會開闊大眾的視野,增長知識水平,而且會讓一部分人陷入誤區,以訛傳訛,對社會形成不好的影響。

所以說要言論自由,首先要培養大眾的科學思維,提高知識水平,在追求真理的前提下言論自由。那些以言論自由為目的的言論自由,是不負責的。

事實上,相比起正面積極的消息,大家更容易相信負面消極的消息。如果有人惡意偽造負面新聞,會很容易激發起大眾的憤怒,並很快在大範圍內傳播。而真實的正面新聞大眾可能只看一眼就忘記了,更不用說傳播了。

現在自媒體盛行,大眾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但一些自媒體文章缺乏嚴謹性,甚至違背事實真相,只為了博取大家眼球,不負責地寫一些網紅文章,而誤導大眾。

像這種科學真相類的謠言還好,只是影響了一些人的認知,但是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謠言,那對大眾造成的影響就大了,不僅會讓大眾的內心產生一些錯誤的評判,而且一些人會被蠱惑,做出過激的行為,影響大局。

2)丙烯醯胺普遍存在於食物中

如果加州因為咖啡中含有丙烯醯胺而被標記為含有致癌物,那麼日常生活中很多食品都要標記,包括薯片,麵包,餅乾等等。

在高溫(120℃),尤其是油炸、烘焙、燒烤條件下,食物中的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會發生「美拉德反應」,產生誘人的香味和顏色,同時也產生微量丙烯醯胺。含丙烯醯胺的典型食品有薯片、麵包、餅乾、巧克力、油條、麻花、煎餅果子等,當然也包括各種中國傳統家庭烹飪的炒菜。

當然,在日常飲食中接觸到的丙烯醯胺是比較少量的,還不至於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另外,對於丙烯醯胺的致癌作用目前還沒有明確證明。所以對於日常飲食中丙烯醯胺的含量,我們大可不必恐慌。如果要排除食物中的丙烯醯胺,就像一些科學家開玩笑說的,只能吃清水煮白菜了。

3)向科普工作者致敬

讓人欣慰的是,在「咖啡致癌」的文章出來後,隨即就有很多文章出來闢謠。可以看到,現在國內一部分媒體的科學素養越來越高,越來越有擔當,也說明了近年來國內科普工作卓有成效。

從十年前開始關注的「科學松鼠會」,也就是果殼網的前身,到現在「回到2049」,「原來是這樣」,「科學有故事」,「天方燁談」等等,都是很不錯的科普平台。

可敬的是,一些科普工作者完全是憑著自己一腔熱情在做這項事業,科普工作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多少回報,但他們一直堅持在做,並且質量也越來越高。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科研工作者就是在做授人以漁的事情。提升普羅大眾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和科學思維,讓我們擺脫知識匱乏的狀態,避免愚昧,充實頭腦,這才是大善。

向科研工作者致敬!

# 寫在最後

高劑量的丙烯醯胺可能致癌,如果因為咖啡中含有微量丙烯醯胺,就認為咖啡致癌,這種拋開劑量談毒性的做法,有點因噎廢食的感覺。

咖啡還是可以喝的,不過不要喝的過熱,少加奶昔和糖。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有情調的人都熟識的5種咖啡壺
咖啡所含的丙烯醯胺居然有人認為是致癌物質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