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又嫩又脆的它終於出土了!

又嫩又脆的它終於出土了!

每年清明節前後,客居北方的遊子總盼望著回到南方老家,屋後有青翠的綠竹,憑窗聽雨一整晚後,待雨停、日出,便可以穿一身蓑衣,往屋後的竹林里尋覓「嗖嗖」使勁拔節往上長的春筍了。


 



對,要想吃到最新鮮的春筍,一定要選一個雨後放晴的日子,穿一雙雨鞋,提個小竹筐,背個小鋤頭,找一座竹山,從陰面背陽的山窩開挖。一般竹葉茂盛、長勢良好的竹結出的春筍較多。


 

低頭快看,前面的泥土裡就拱出來一根穿褐色筍衣的春筍!莫要遲疑,上手揪住筍尖,順勢一拔,筍就出來了,滿心歡喜扔進小竹筐里。



 


都說萬事開頭難,找到第一根,其他的春筍就像躲在帘子後面的小朋友嘻嘻哈哈都跑出來了。一般順著第一根筍的竹鞭往下找,很容易找到其他的。當然,如果竹鞭看上去較嫩,水分多,找到其他春筍的機率會小一些。找筍時可以留心竹鞭發黃,較乾燥的那種。


 



運氣好的話,很快就能扯出一小筐春筍,雖然腰背有些酸痛,褲腿也難免粘上泥土,可看著這美妙的轉瞬即逝的舌尖極物,再累也覺得滿心歡喜。


 


屁顛屁顛趕緊回家放下工具,扯一條木凳坐在屋前,開剝春筍!剝筍葉的時候,將筍尖的筍葉揪住,順一個方向轉圈揉一揉,再一扯,筍葉就下來了。白嫩的小筍就像美人的纖纖玉指,向你柔柔地招手。李煜在他的《搗練子令》詞中曾寫到:「

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

」。


 


燒一鍋開水,將剝好的小筍投進去,焯水去掉澀味和分解其中的大量草酸後,便可以由著你的喜好對其進行加工了。可切滾刀塊,可手撕成條狀,可斜切成片,亦可快刀剁碎。因小筍纖維含量高,要想把它炒好吃的一個秘訣就是多放油,搭配雞蛋或者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喜辣的食客可以加一點鮮紅的剁椒,起鍋時不用味精等調料,一小撮鹽便能喚出筍尖骨子裡極致的鮮嫩甜美。


 


配一碗軟糯適當的大白米飯,一碟小筍,春之味便順著舌尖慢慢流淌至全身每一個細胞,看屋外青翠的山巒,內心溢出滿滿的小確幸。


 



有同樣感受的不止今人,當你讀到東坡先生「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的詩句時,是否在廣袤的時空里與古人產生了心靈感應。


 


對於竹,他曾寫下:「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在縣令為他呈上一盤「筍燜肉」後,這位文人饕客對竹子的感受更加立體豐滿,寫下「若使不瘦又不俗,還是天天筍燜肉」的詩句。

 



當然,你不能照著東坡先生的指示天天筍燜肉,要知道小筍雖好,也不宜多吃。民間有的地方將春筍列為「發物」,有的人對筍過敏,吃了身上就會長紅疹。曾有報道稱某女士極愛食筍,便趁著上市季節天天頓頓吃筍,有胃潰瘍病史的她最後消化道出血進了醫院。


 


中醫古書上也不主張多吃筍。



《本草綱目》:淡筍不一,不宜多食。


《筍譜》:筍雖甘美,而滑利大腸,無益於脾,俗稱刮腸篦……凡食筍者,譬如治葯,得法則益人,反是則有損。采之宜避風日,見風則本堅,入水則肉硬,脫殼煮則失味,生著刃則失柔。煮之宜久,生必損人。

 


可見脾胃虛寒的人對於春筍要格外注意,少吃或選擇油燜的方式吃筍。過敏人士更是要避而遠之。其他人在美味之前,倒不必介意太多,一周吃一兩次是完全沒問題的。況且,筍自有其益處。


 



《隨息居飲食譜》:筍,甘涼,舒郁,降濁升清,開膈消痰。


《千金方》:竹筍「味甘,性微寒,無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力,可久食。


 


有條件的朋友不妨帶上小孩,親自上竹山挖筍,運動的同時還能收穫美食,這便是春日裡最貼近自然、舒暢身心的活動了。


 


最後附給大家一首古人詠筍詞,感受一下大詩人杜甫對筍的憐愛。

 



詠春筍 


杜甫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END>



本文由我刊徵稿發表,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能代表本刊觀點。商業轉載請與我刊聯繫授權事宜。授權及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tcmrun,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繼續給大家推薦《

本草食味-一本至味的本草鑒賞圖集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購買




阿萊編著的《本草食味》精選《本草綱目》中100種可食用的本草植物,它們或可慢熬一碗清淡溫粥,或可沉浮一盞馥郁清茶,或可醞釀一壇酣醇美酒,或可烹飪一碟昧美佳肴……甄選重量植物學家奧托?威廉?湯姆、儒學家細井徇等大師精美手繪作品。書中有關於本草的美麗傳說,也有對本草食用性以及本身特性的精準說明,讓你感受本草植物帶來的別樣溫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中醫標題黨是如何給醫書取名的?
元宵節習俗知多少?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