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用戶、老粉絲、老熟人?大數據殺熟殺的就是你

老用戶、老粉絲、老熟人?大數據殺熟殺的就是你

遠離傳銷 守護幸福

近年來互聯網出現越來越多的傳銷理財龐氏騙局,都是換湯不換藥,使得很多受害者自身和朋友傾家蕩產,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呼籲更多的反傳銷人士加入反傳隊列,幫助更多受害者,盡自己一份力量。打擊傳銷人人有責。

大數據帶給我們很多便利

更加便利的搜索體驗

「猜你喜歡」的短視頻

定製化的服務……

我們一直都以為大數據是最「懂」我們的

直到我們發現……

這是真的嗎?不少網友走上了驗證的道路: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分明是一樣的路程,為什麼價格不一樣?上網一搜,才知道自己是遇上大數據殺熟了!

這,可不是個案哦!

大家回顧一下,這些情況,您是否也遇到過?

1

情況一:老用戶比新用戶價格高?

據報道,有網友稱,自己在某電影票訂票平台上體驗到了被「殺熟」。

她表示,用新註冊的小白賬號、普通會員賬號和高級別的會員賬號同時選購同場次電影,最便宜的是小白賬號,其次是普通會員賬號,而高級別的賬號一張票要比小白賬號貴出5元以上。另外,自己下半年開始,電影票平台價格顯示均價30-40元,而一年前均價為20元。

2

情況二:蘋果用戶比安卓用戶價格高?

目前,大家的手機大多分為兩個陣營,分別是蘋果iOS系統和安卓系統。然而,一位網友發現,用蘋果手機打車比安卓手機打車貴。

此外,某些視頻網站也會根據手機不同型號給出不同的收費待遇。以某視頻網站為例,開通VIP會員,安卓用戶1個月、3個月和6個月的價格分別為20元、58元、108元,年費是198元;而蘋果用戶購買則要貴出5-35元不等。對於存在價格差異的原因,客服表示,是由於其中包含蘋果收取的手續費。

3

情況三:不買價格變更貴?默認捆綁上次服務?

媒體報道,在線旅遊平台被批評存在「大數據殺熟現象」最多。一位網友表示,自己在某在線旅遊平台訂機票,選好的那班每次看時都會上浮;而當自己選好該機票後取消,再選那個機票時,價格立刻上漲甚至翻倍,在自己覺得「不買會更貴」而匆忙下單後,發現該航班價格又恢復到最初的低價。

此外,還有一種根據用戶的「上一次行為」而默認捆綁相應服務。例如剛剛註冊會員的用戶,他在購買機票時,系統僅默認顯示一張機票的價格。而一旦他在這一次同時勾選了貴賓休息室、接送機服務或酒店優惠券等附加服務,那麼在下一次下單時,系統會默認幫他勾選同樣的服務。

4

情況四:不同用戶,價格不同

有網友在微博發出兩張截圖稱,自己與家人在某旅行APP搜索機票,同一航班同一時間不同手機搜索出來的價格卻不同:

除了以上情況外,在一些網站,大V在客服投訴等方面甚至享有特權。同時,還存在同一位用戶在不同網站之間數據被共享這一問題,許多用戶遇到過在一個網站搜索或瀏覽的內容立刻被另一網站進行廣告推薦的情況。

這,就是近期不斷刷屏的

大數據

有人將其定義為互聯網廠商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用戶數據,對老用戶實行價格歧視的行為。

也就是說: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項服務,互聯網廠商顯示給老用戶的價格要高於新用戶。

那麼,哪些領域是大數據殺熟的高發地?

經媒體調查發現,在機票、酒店、電影、電商、出行等多個價格有波動的平台都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且在在線旅遊平台較為普遍,而國外一些網站早已有過類似情況。

面對這個專殺老熟人的大數據,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第一招

保護個人信息

雖說是老生常談

保護個人信息還是必不可少滴~

小路

商家往往會利用你的信息對你「畫像」,把握你的年齡、性別、收入、購物偏好等。如果你不願意承擔與之相來的風險,就不能讓對方精確地描出你的「畫像」。

小A

怎樣才不讓對方得到我的信息呢?!

消費時不要留與消費無關的關鍵信息,消費未達成時可拒絕商家索要信息的要求

在商家希望你留下聯繫方式

如非必要,可以拒絕哦!

不貪小便宜

以免個人資料外泄

如果把應對

大數據「殺熟」看成一場攻防戰

保護個人信息是最基礎的防禦措施

消費路上的坑讓人防不勝防

教你第二招~

第二招

閱讀合同細則

很多寶寶們在消費時不看消費明細

往往花了冤枉錢

謹慎對待合同細則,特別是第一次購買時更要仔細。

很多服務都會沿用上一次的設定

比如前一次用打車軟體打了專車

下一次打開APP會自動默認更貴的專車

在訂票時也要注意

不要勾選到自己不需要的服務

讓自己的每一分錢都花得明白

是避免被大數據「殺熟」的關鍵哦~

但大數據「殺熟」的套路僅此而已嗎?

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

有時候就算你捂緊個人信息

張大眼睛看每一條消費明細

但商家還是能套路你!

那怎麼辦呢?看第三招!

第三招

對待價格要敏感

很多寶寶們花錢很仔細

會注意看消費的明細

但明明是同一項服務

為什麼會越來越貴呢?

是錯覺嗎?

很多人都發現了

打車去常去的線路

居然比新用戶打同樣的線路貴很多

不止訂房間、打車的價格直線飆升

當你多次搜索同一路線的航班

機票價格會逐步攀升

當你清除瀏覽記錄再搜索後又會變成初始價格

GIF

同一個

視頻APP

不同手機操作系統居然是不同的會員費

這是對蘋果還是對安卓的歧視?!

當然,我們也有招對付他們!

1. 換個IDIP,甚至清除瀏覽器cookie查價格

2.買同一場次電影票、定同一個房間,可用不同購物軟體查價

3.打電話或現場詢問價格

大家一定要對價格適度敏感

以免被「宰」哦~

大數據殺熟如今已為千夫所指,它走紅的背後,是留給我們市場監管人的思考:

隱私保護需多管齊下

多位從事法律工作的專業人士表示,同一產品針對不同消費者制定不同價格的行為顯然是存在問題的,商家應該及時調整價格表。

「如果單靠技術,顯然無能為力,甚至會越保護就越加劇隱私的泄露。」楊義先說,必須多管齊下。

楊義先建議,從法律上,應禁止以「人肉搜索」為目的的大數據挖掘行為;增加「被遺忘權」等法律條款,即網民有權要求相關網路刪除「與自己直接相關的信息碎片」。從管理角度來說,應採取措施對一些惡意的大數據挖掘行為施行監督和管控。

「另外,在必要的時候,還需重塑隱私概念。」楊義先說,因為畢竟隱私本身就是一個與民族、宗教、文化等有關的東西,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東西,從來就沒有過永恆不變的隱私,特別是當某種東西已不可保密時,無論如何它也不該再被看成是隱私了。

交易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余超律師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公開、公平、自願、誠實信用的原則。經營者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實情況的手段,用一個較高的價格欺騙、誘導特定的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構成價格欺詐, 針對價格欺詐行為消費者有權向價格主管部門舉報,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進行處罰。

另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的三倍。

「大數據殺熟」監管得跟上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

線上「殺熟」是個普遍現象,很多消費型APP都有。比如,同一種商品,新客戶就有「新人驚喜價」,老顧客就得乖乖多掏錢;比如,抽到一張大額優惠券,只有新客戶能用,老客戶免談;最無語的是,一行十人買同一場電影票,不同賬號顯示價格都不一樣,初次使用的人票價最便宜,會員等級越高價格越貴。

商家「殺熟」的邏輯很好理解,平台賺錢靠圈粉,給新客戶更多優惠,就能圈更多人,漲更多粉。這與傳統消費中經常存在的會員折扣,積分換折扣等差別定價相類似,但從消費者角度去看,觀感卻完全不同。一來,買得多更便宜,熟客才享優惠的消費心理更為大眾所接受,熟客吃虧讓很多忠實用戶感覺被愚弄;二來,線下差別定價往往規則清楚,標準明確,而線上消費的定價方法更為隱秘,大家各用各的賬號,對價格差異渾然不覺,一旦有對比就有了傷害。如此千人千價,讓顧客很沒有安全感。

更重要的是,沒有事先告知,沒有提示規則,先用物美價廉的形象圈粉,等新粉成了老粉再賣高價,這樣暗地裡搞價格歧視,有違誠信原則,侵害消費者權益。要知道,大家將個人信息授權給商家使用,允許其對自己進行各種分析預測,是一種莫大的信任和期待,相信平台能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期待平台能更懂自己的心。沒想到,越懂你的人宰你最無情,真是情何以堪。

不公平的定價現象,是因大數據而起,卻不能全怪在數據身上,說到底,還是數據背後的人心有毛病。大數據只負責收集、分析、呈現,商家完全可以選擇,利用大數據了解更潛在的需求,提供更精準的優惠,推送更適合的服務,而不是只在價格上打小九九,把雲計算玩成「雲算計」。這樣透支公眾信任,占些小便宜,最終只會影響自身信譽,降低顧客忠誠度,給大數據蒙上污名,甚至阻礙整個電商行業的發展。

無論是為了有力維護消費者權益,還是長遠地維護線上消費秩序,物價工商等相關主管部門都應重視「大數據殺熟」現象,加強對平台定價行為的監督,給出標準和規範,加強透明度和管控力度,嚴懲違法越界的技術宰客行為。至少要讓平台對差別定價,做到事先告知,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讓大家避坑有方法,維權有依據,而不是被平台牽著鼻子走。

「大數據殺熟」根在市場監管不力

檢察日報 鞠實

本來,大數據是一個十分中性的詞,乃至更高大上令人仰慕的事物,現如今卻被人演繹成輕易就精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事物,成了一種不折不扣市場違法的手段和借口,令人無語的同時,不得不讓人追問的是,到底是什麼讓大數據成為「殺熟」的手段和工具?

原因也許是多方面多層面的。比如這是經營者無法無天、無視法律的結果;比如這是網路虛擬和不易被察覺,能夠輕易得手的結果;比如這是消費者網路消費不理性不科學的結果;再比如這是網路經營行業自律差的後果之一等。但從根本上講,這還是一種市場監管不力的結果。

大數據沒有錯,錯的是被一些經營者違法利用。而這種被違法利用背後,凸顯和折射的卻是市場價格監管的缺失。一方面,面對與時俱進的網路經營,監管部門缺乏與時俱進的監管手段和能力建設,如現代技術設備、現代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另一方面,面對網路價格違法,監管等方面缺乏對新型價格違法表現形式的認定、處理等上層及時統一的執法指導,讓基層具體執法者無所適從,形不成執法合力;再就是面對「大數據殺熟」等網路價格違法,缺乏上層及時統一的法規制定和完善,執法操作性差。

面對「大數據殺熟」,有關方面不能因是大數據「殺熟」就殺死大數據,而是要善於借力打力,形成合力,利用大數據分析「大數據殺熟」的著力點和高發點,進而重點部署,重點監督,以點帶面,維護網路市場價格秩序。當然,要想有效遏止「大數據殺熟」,也需要消費者理性消費,不能在網路消費面前迷失自我和方向,時刻保持和學會「有態度地消費」。此外,強化網路行業自律也不可或缺。

中國工商出版社半月沙龍編輯部綜合整理

文章來源:打傳防騙,特此鳴謝!

編輯校對:黃義、飛雪、殘劍

轉載聲明:請遵守CC協議,轉載不註明來源上黑名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打傳防騙 的精彩文章:

滄州一女子被困傳銷窩點 民警緊急排查將其解救
水松緣、健康貓、海爾維靠譜嗎?

TAG:打傳防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