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4個要素決定著你的職場輸贏!

這4個要素決定著你的職場輸贏!

曾經指導過一個學生,她順利進入了投行實習,一天半夜突然給我打電話,都快哭了,跟我說,「少毅老師,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她做投資經理助理,每天跟著經理到處聽路演,聽報告,經常一天要參加四、五個會議,甚至有時一個會議要持續5個多小時。

由於工作的特殊要求,每一場路演,領導讓她第二天上班前把前一天會議記錄交給他,第二天大家進行內部討論,討論的時候她還要做好會議記錄。

我以為她是受不了投行的工作量太大,正準備安慰她。

她卻說道,因為這種路演有很多專業名詞根本聽不懂,做記錄的時候非常吃力,只能用錄音筆先錄下來,晚上回到家一遍一遍地聽,每天睡不到5個小時,她這樣已經快一個月,白天要不停喝杯咖啡才能打起精神。

後來我指導了她一周的時間,最終幫助她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實,大多數職場新人進入職場,被領導要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會議記錄。

作為職場的小白,領導眼下能交給你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會議記錄了,如果你能夠交出漂亮的會議記錄,就更容易獲得領導的認可。

但是如果你連會議記錄都做不好,領導就會懷疑你的能力,覺得你的基礎素質不高。

其實,別看會議記錄好像很基礎,但是它能夠幫你迅速地了解公司的業務狀況,知道公司各個同事的職責範圍,甚至了解到同事們的性格特點,所以做好會議記錄對你的職業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那麼職場新人怎樣才能做出一份漂亮的會議記錄呢?我又是怎樣幫助這位投行的女孩子做好信息量如此巨大,專業性又這麼強的會議記錄的呢?

今天教給你做好會議記錄的「四要素法」,只要你在做會議記錄的時候牢牢抓住這四個要素,面對絕大多數會議記錄,你都能夠輕鬆搞定。

在教給你這「四要素」之前,我要先提醒你:當領導讓你做會議記錄之前,你應該先問一下領導會議記錄的要求,絕大多數公司不會要求做逐字式的會議記錄。

通常領導只會要求你記住重點和關鍵信息,你最好問問領導,是否有會議記錄的模板,如果公司有統一的模板或範本,那問題就好辦了。

如果公司沒有統一的模板,你就向老同事要一個他過去做過的會議記錄,總之,最好先有一個參照。

如果你被臨時要求做一下會議記錄,來不及準備怎麼辦?接下來會議記錄的「四要素法」能夠幫助到你。

會議記錄第一要素:會議議題

在開始會議記錄的時候,你首先需要明確本次會議的議題,這一點並不困難,通常會議主持人,又或者是會議中職級最高的領導在會議開始的時候,通常會說類似這樣的話:今天開會的目的是討論確定下一周的市場活動方案。

這就是你首先需要抓住並記錄下來的關鍵信息,每一次開會必然是要解決一個或者多個問題。

記下主要的會議議題之後,可能還會出現小一些的議題,例如主持人會說:「今天開會的目的是討論確定下一周的市場活動方案,不過開始確定新方案之前,我們需要復盤一下上周的市場活動情況」。

這就說明會議將進入第一個分議題,你需要立刻記錄下這個分議題,無論是只有一個議題的會議,還是有多個議題的會議,首先要抓住每一個議題。這是會議記錄的第一個關鍵步驟。

會議記錄第二要素:信息分享

會議明確了大大小小的議題之後,接下來就是針對議題大家交流和討論的環節了,其實開會首先是大家分享信息的過程,讓各個部門了解彼此的情況,做到信息對稱。

例如會議的議題是先復盤總結一下上周的市場活動情況。這個時候策劃人員可能會說,我們的策劃做的很好,活動亮點很多。

地推的人員就說,他們覆蓋了多少用戶,增加了多少流量;運營人員就說他們整合了多少線上的資源,增加了多少粉絲。

在這個環節,你首先需要寫下他們各自所屬的部門和姓名,在姓名後面寫下他們分享的信息,這個時候你需要抓住兩種關鍵信息:

首先是數據,例如運營請來了哪些大V轉發,閱讀量是多少,數字是一定需要記錄的。

其次就是做出明確判斷的信息,比如運營部門覺得效果不錯,就寫上效果不錯,又或者他們認為有什麼問題,例如他們覺得這次請來的大V不太合適,沒有精準地覆蓋用戶,這也需要記錄。

這些數據以及做出明確判斷的信息,都是需要記錄的關鍵內容。

會議記錄第三要素:方案討論

在各個部門做完信息分享之後,接下來就是討論方案。

每一次開會,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會議中大家已經分享了觀察和思考,彙報了上周的情況,就到了討論下一周方案的時候了。

這時往往是會議最激烈的時候,很多職場新人就是在這個地方開始不知所措,因為他們的注意力被各種針鋒相對的觀點帶走了。

其實做會議記錄只需要時刻保持一種旁觀的視角就好,在這一個部分,你只需要明確地記錄每一個發言者的主張即可。

例如對於下一周的市場活動,策劃覺得應該增加投入做更大的活動,地推覺得應該增加地推的禮品,運營覺得應該增加運營投入購買更多更精準的流量。

明確發言者的主張之後,其次才需要記錄他們支持這一主張的各種理由,你不需要著急去記錄他們是如何論證,又是怎樣說服對方的,這些並不是關鍵信息。

只要記住了各個參會者的核心主張,你的思路就會很清晰,不要太在意聽不聽得懂。在會議的這個環節,肯定會不停地討論,這個過程你並不需要全都記錄下來。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階段,你還需要記錄一些大家突然迸發出來的好點子,不管這些點子最終是否形成決議,領導都會希望在會議記錄中看到,所以最好不要遺漏。

會議記錄第四要素:最終決議。

開會的目的肯定是為了解決問題,但是開會本身是沒辦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只有靠會議結束之後的分工和執行。所以會議最終必然要形成某些決議去執行,決議通常包括這樣幾點:

? 行動負責人

? 行動參與人

? 行動方案

? 時間節點

? 目標與要求

如果你能明確這5個要素,那麼會議的決議就會非常清楚。這些要素其實就是在說明3個問題:誰來干,怎麼干,要干成什麼樣。

舉例來說,最終討論的結果是:策劃部門需要重新出一份活動策劃,由李經理負責,周二下班前完成,交給活動部門。

活動部門張經理負責,準備活動執行,周五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開展,策劃部門同事提供支持。

完成這樣的記錄,就是一份很不錯的會議記錄了。

千萬不要小看會議記錄,它是要抄送給參會的每一個人的,大領導也會看到,如果你能做出一份條理清晰,主次分明,排版大方的會議記錄,你會給大家留下很好的印象,自然而然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在職場打拚,很多時候就是這些關鍵的細節幫助你出類拔萃。

— END —

搜索公眾號:個人發展學會

記得關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個人發展學會 的精彩文章:

你獨特的讚美方式,體現了你的誠意!
被不公平對待,你能怎麼辦?從《隱藏人物》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內在強大」?

TAG:個人發展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