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曾被授予抗戰模範,但與這支部隊交手時,卻一槍未發,全部被俘

他曾被授予抗戰模範,但與這支部隊交手時,卻一槍未發,全部被俘

戴書文,字煥章,1906年11月21日(農曆)生於河南省鄧州市龍堰鄉牛營村,1927年宛南中學畢業,回鄉務農被推舉為里長,1932年任五區區長兼區團長,其間極力擴充實力,成為擁有300人槍的武裝力量。1933年,別廷芳以聯防自治為名,欲主宰鄧縣,戴因拒不受其控制,遂引起雙方對抗。10月,別廷芳調集約4個民團兵力,讓楊捷三兼總指揮 ,圍戴於鄧南迥龍寺寨,激戰月余。戴終因寡不敵眾,率部乘夜突圍到鄂豫邊界的魯家寨,繼續擴充實力,伺機報仇。

1936年10月,河南省主席劉峙聽信駐鄧剿匪的省保安團長王琛諂言,派九十五師圍攻魯家寨,同時派兵「剿襲」牛營戴煥章家,戴煥章聞訊後,及時躲避倖免。1937年6月,縣長楊保東派衛隊再抄戴家。煥章無法立足,率殘部及眷屬,投奔襄陽縣朱家集宛中同學朱明善家。朱明善的二弟朱明達,時任中共襄棗縣委委員;戴煥章去後,同朱明善的武裝合為一股,在宜城縣境內豎旗闖蕩,發展人槍千餘。1938年9月,他通過關係,找到國民黨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得到賞識後,李宗仁命戴煥章成立五戰區右路游擊縱隊,並委戴為右路游擊縱隊副司令兼第一支隊隊長,軍銜少將,駐防襄東、京山、棗陽、隨州、應山一帶,參加抗日,1938年9月,又委任戴煥章為支隊司令。1940年5月,在愛國將領張自忠指揮的襄東戰役中,戴煥章與新四軍第五師團結一道,共殲日寇數百名,繳獲了一大批勝利品,表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愛國精神。接著,配合國民黨59軍180師,阻擊日寇向北進攻,他英勇善戰,被李宗仁授予「抗戰模範」。

1945年11月,抗日戰爭已經結束。國民黨當局正在陰謀發動內戰。在這樣的國內政治氣候中,戎馬一生、闖蕩多年的戴煥章該做出何種抉擇呢? 他深知國民黨反動派及其地方政權的爪牙們是些什麼貨色,他根本不屑與這些人為伍;同時又不得不指揮部隊向同自己有數年深厚友誼的共產黨的軍隊開槍。經過一番認真思考,他做出了一項特殊的決定,同月,他率部與新四軍第五師一部在鄂北野界山相遇,一槍未發,戴部全部"俘"。經過整編,被列入第五師的戰鬥序列。

而在此事發生之前,戴煥章卻借口執行其他任務,只帶少部分人脫離了部隊。以後,他退伍經商,在樊城開設捲煙廠。1947 年4 月25 日(農曆三月五日),戴煥章被國民黨鄧縣民團司令丁叔恆派出的5 名兇手所殺害,年僅41 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老濕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打鬼子,62歲的他拉起隊伍,自己當營長,兒子當副營長
日軍從早晨一直攻到深夜,八路很被動,關鍵時刻,師長打來電話

TAG:王老濕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