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腦補《煮酒探西遊》——最接近完形填空的名著閱讀

腦補《煮酒探西遊》——最接近完形填空的名著閱讀

文字原創拜伊良

圖文編輯吳飲飲

············SERENDIPITY············

《煮酒探西遊》

吳閑雲

聯網普及之後,不少大神把西遊記中諸多故事做了串聯對比,或通俗地套用官場厚黑學、或細緻地對照行為心理學、或嚴肅地搬出文獻考古學,種種結論全壘在一起,就算是老司機的頑固三觀也會被碾為齏粉。讀者如果有心再反芻一下原著,恐怕這些萬金油試的套路解讀還很讓人意猶未盡。許多人在面上反對將名著過分解讀的同時,心裡也充斥著對書中明顯邏輯矛盾的失望之情。

帝和太上老君是不是真的戰五渣?神仙到底是怎麼個長生不老法?到底誰是唐僧的親爹,誰又是喜當爹?孫悟空到底被壓了多少年,戰鬥力具體該排第幾?真經為什麼非要徒步去取,取回來又能有什麼卵用?死認準電視劇的話,這些問題其實也有現成的答案。此刻需要領悟昆德拉說過的,「好的小說應該懸置道德判斷。」惟其如此,我們必須原諒並忘卻那部曾經帶來無限歡樂的電視劇,它已圓滿完成了教育孩子們要為善去惡的任務。

人指出中國的影視行業出不了好萊塢那種能夠決定影片質量的高水平編劇,除了制度不夠重視、待遇不高外,其根子的原因是中文作為表意文字,在詞句的組合形式上太複雜而近乎做作,以至於國人在編撰故事的時候只重視辭藻的雕琢而把握不好故事結構的整體設計。從文學作品上去求證,自中國文學的發軔就不曾像其他文明那樣出產過長篇敘事史詩,通俗演義小說出現後,雖然篇幅夠長,但只有《紅樓夢》、《金瓶梅》和《水滸傳》算鴻篇巨製,三國和西遊的敘事結構太零散,只能是差強人意。仔細比來,西遊的結構確實粘合度低,九九八十一難和大鬧天宮等故事,作為話本都可以被獨立講述,對小說的直接敘事效果沒有實現整體大於局部的總和,聯繫薄弱的章回之間還很容易暴露出淺顯的邏輯錯誤,似乎辜負了名著的稱號。

然,以上說法只能是一家之言,從解構主義的視角來剖析名著難免會陷入機械化思維的泥淖。要知道,對水平合格的讀者,一個具備想像力的大腦是閱讀的標配。假設桌上有一堆拼圖,即便各部分還沒有契合在一起,只消中等偏上的腦補能力,加之碎片擺放的相對位置基本沒錯,都不難辨出拼圖將要呈現的畫面。此書評註《西遊記》的出發點即是爐火純青的「腦補」,首先,各章節的獨立故事就是隱藏著關聯性的拼圖,不能因拼圖還是鬆散的就否定其整體的價值;其次,主動愛思考的人看見碎落的拼圖會忍不住將其組裝完整,此書的作者吳閑雲先生便是玩拼圖的高手;最後,完成拼圖是一個勇於發現且敢於接受任何結果的過程,不要因為之前的「先見之明」拖累了發現真實故事的趣味。因此,閱讀《西遊記》時,不妨站到解構主義的對立面,依照格式塔心理學來創造一場可類比於完形填空的閱讀體驗。一堆拼圖的總和並不僅僅是一大堆拼圖,而是一系列有邏輯粘性的故事。

拼圖大體完成之後,此書會給讀者獻上一個宏大的故事閉環,曾讓人感到扎眼又鬧心的邏輯裂縫可能恰恰就是作者買下的伏筆。這正是《西遊記》作為名著的最大個性——其埋設伏筆的方式不在某些欲蓋彌彰的著墨,而是直接把簡單又突兀的邏輯缺陷橫亘在讀者的思路前,刻意製造閱讀的不適感,逼著我們去解開高大上的遮羞布,發現赤裸的真相。要明確的是,腦補對閱讀而言既是神器也是桎梏,有人第一遍閱讀原著時,為了追求進度,用了簡單忽視型的腦補,直接把牽出更多內幕的線索跨過去了。沒辦法,普通人在閱讀時難免犯懶,何況對自己的考究能力沒充分自信也不敢輕易去扒這些坑,所以急需高人創作出這一本《腦補大全》。

到原著中的諸多疑問,想解密就得放空原本的認知,尤其是對各人物行為動機的發微上,必須要在諳熟現實生活的各種世故人情的同時,抱有能高效情感共鳴的赤子之心。於是,作者悉心營造代入感地重構原著中的場景,讓讀者明白了全書的故事背景是道佛兩家的利益摩擦,其背後全是傳統世俗社會的權術邏輯。沒錯,唐僧其實有點貪色怕死;身高約為根號2的孫悟空的本事完全名不副實;豬八戒是在道佛兩頭下注的騎牆豬所以滑稽感十足;老君和如來專註於東土信徒市場的長期博弈;觀音相當於佛教東傳的執行董事,同時也趁機做大自己;此外,各路神妖法力高過孫悟空的不勝枚舉,都是派系爭鬥中的棋子,倒霉愚笨的傻傻當了炮灰,聰明強壯的也要抱准大腿……

結語

果說對原著中情節人物縝密又厚黑的解讀是出於作者情感豐富的「小人之心」,那麼對所有西遊故事排列規律的概括則需要精於機械美學的「穿鑿附會」。在大架構上,每個故事其實都是功能對稱、自帶榫卯結構的零件,在作者整合後的再次解構下,原本邏輯上關聯不大的故事排列,其實是在固定位置上遙相呼應,協同嵌入一個更大維度的敘事工程。應該說,此書所用的腦補功夫只是一個生髮思維的槓桿,我們重新認識每一片樹葉之後,再看同一片森林將是更深邃、親切的體驗。

附言

蘭巴特所說的「作者已死」強調寫作的中後段過程和之後讀者的反饋會逐漸脫離作者的主觀控制,但對我國歷史上的話本演義小說而言,其實作者也未必完全出生過,不是較真吳承恩其人史料不足,而是要明確,全本《西遊記》里的各個故事其實都是坊間代代留傳並層層加工、不斷互動而來的,除了作者本人的彙編之外,也是普通人的情感與智慧通過歷史完成的眾籌。

圖片來源於網路。

讀不夠?

更多

合作聯繫

微博:@吳飲飲

沉 迷 錄

文學手賬

SERENDIPIT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迷錄 的精彩文章:

泰安(下):衝動爬泰山,專治各種不想上班

TAG:沉迷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