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海灣戰爭:人類戰爭史上最燒錢的一場戰爭

海灣戰爭:人類戰爭史上最燒錢的一場戰爭

原標題:海灣戰爭:人類戰爭史上最燒錢的一場戰爭


27年前的今天,1991年4月11日,安理會在給伊拉克駐聯合國大使安巴里的一封信中說,今年4月3日通過的安理會第687號決議33款的要求已得到滿足,因而該條款所規定的海灣正式停火開始生效。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的海灣戰爭,是人類戰爭史上應用高科技最廣、使用新式武器最多、投入軍費最多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下,為恢復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進行的局部戰爭。



海灣戰爭的原因是當時的伊拉克薩達姆政府,在1980年到1988年的兩伊戰爭期間,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債,其中欠科威特的債務為140億美元。薩達姆希望石油價格上漲,獲利後償還債務。但科威特偏偏提高石油產量,造成油價下降,這引起了薩達姆的極大不滿,再加上以爭奪世界石油主導權為背景,以及歷史民族宗教等多種複雜因素加到一起,從而導致伊拉克武裝侵佔科威特,這就直接引發了海灣危機,成為海灣戰爭的導火索。


1990年8月2日凌晨1時(科威特時間),在空軍、海軍、兩棲作戰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三個師越過科威特邊境,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5時30分,主攻部隊與特種作戰部隊在科威特市會合。經過約14小時的城市戰鬥,下午7時,伊軍完全佔領了科威特首都。隨後繼續發展進攻,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進入科威特。伊軍佔領了科威特全境。


進入科威特的伊軍達到約20萬人,坦克2,000餘輛。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吞併科威特,將其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並稱它「永遠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古代千字文里有一句話「百郡秦並」,即一百個郡縣,都被秦始皇吞併了,薩達姆當時的想法,就是想當中東地區的「秦始皇」。



1990年8月2日下午8時,美國發動防止伊拉克入侵沙烏地阿拉伯的「沙漠盾牌行動」防禦行動。以艾森豪威爾號航空母艦和獨立號航空母艦為首的兩支美國海軍艦隊進入戰鬥地區。最後美軍在當地的駐軍達50萬人。從這一天開始,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進行了長達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歷時100小時的陸戰。伊拉克最終接受聯合國660號決議,並從科威特撤軍。

海灣戰爭多國部隊投入兵力66萬人,伊拉克投入兵力86萬人。多國部隊378人死,1,000人傷;伊拉克25,000人死,75,000人傷。造成多國部隊以較小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的原因就是多國部隊大量使用高科技的最新武器。



一是電子戰。在戰爭開始前,美軍即使用電子作戰飛機對伊軍電子設備實施強烈干擾,壓制伊軍的通信和預警雷達系統,保證了空襲行動的突然性。在戰爭全過程中,美軍又針對伊軍的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系統實施強大的電子戰,對伊軍電子設備、防空雷達和通信網路等進行「軟壓制」。結果,使伊軍指揮失靈,通信中斷,空中搜索與反擊能力喪失,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二是空襲。在海灣戰爭中,空中作戰已經作為一種獨立的作戰樣式而出現。在歷時42天的空中作戰中,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出動了各種用途的飛機,分別執行空襲、偵察、電子戰、護航、加油、運輸、觀察等任務,對伊軍的指揮中心、防空體系、重兵集團等進行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空襲,完成了戰略空襲、奪取戰區制空權、消弱伊軍地面部隊和支援地面作戰等4個階段的任務,對戰爭進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三是遠程火力戰。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充分發揮高技術兵器遠距離精確打擊的性能,主要進行遠距離火力戰。例如,「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通常都是在伊軍地面防空火力有效射程之外發射反坦克導彈,摧毀伊軍坦克裝甲車;M1A1坦克也是在敵方火力射程之外開火,摧毀伊軍坦克和陣地設施。遠程火力戰使技術裝備優勢一方能夠先敵發現、先敵開火,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己方人員的傷亡。

四是以高科技裝備為支撐的夜戰。在這次戰爭中,美軍飛機、坦克、步兵戰鬥車乃至單兵武器都裝備有紅外夜視裝置、激光夜視儀和紅外熱成像設備等夜視夜瞄器材,這使美軍的武器裝備在夜間可以發揮同在白天一樣的作戰效能,使美軍能晝夜不停地連續作戰,更有效地打擊伊軍,更快地推進戰役戰鬥的進程。


同時,海灣戰爭也是一場最燒錢的戰爭。美國國會計算的美國的戰爭開支為611億美元。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其它海灣國家支付360億美元,德國和日本支付160億美元。英國支付41億美元。而作為戰爭另一方的伊拉克,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高達二千億美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男左女右的傳統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人們會罵人「兔崽子」而不是「豬崽子」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