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的角色分工及相互邏輯關係

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的角色分工及相互邏輯關係

一、角色定位

1、物聯網:承擔原始數據的「自動化」採集與傳輸功能。採集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感測器、視頻、識別技術(人臉、指紋、圖片等)等。

2、移動互聯網:承擔原始數據的「非自動化」採集與傳輸功能。主要通過智能終端上的應用程序進行數據採集,然後通過無線網路將數據上傳到雲平台。

3、互聯網:承擔數據的傳輸功能,是數據的傳輸通道。主要通過有線、無線的網路體系將數據快速、安全、穩定地傳遞到伺服器平台。

4、雲計算:承擔數據的存貯與計算功能。收到上一個環節傳輸過來的數據後,先將數據檢驗、確認、整理,將數據進行存貯,然後按照設定的各類演算法進行計算,得出計算結果。

5、大數據:承擔數據的建模、挖掘、分析、展現職能。大數據平台在計算系統計算出來的結果進行數據挖掘、分析、預測,找出問題、規律,然後以合適的方式(如圖表)展示出來。

6、人工智慧:承擔著直接採取行動的職能,是互聯網+技術中應用的最高級形式,前面所有的環節最終都是為行動服務的。

二、邏輯關係

以上幾類技術,看似相互獨立,實則緊密關聯,相互協同,各司其職,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系統。每個技術在日常業務中均可獨立運行,但在一個完整的業務場景里,按照數據驅動業務的模式,完成了從數據採集、傳遞、存貯、加工、應用的完美閉環。依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採集上來的數據,經過大數據云平台的演算法計算,結合系統內置的模型,直接採取行動。未來的業務和管理決策將越來越減少對人的依賴,因為人工智慧有自我學習、自我判斷、自我創新的能力,通過智能化體系自動、自發、自行運轉。無人駕駛正是這個閉環的完美詮釋。

三、案例解析:無人駕駛汽車

無人駕駛汽車上安裝了幾百個感測器,實時且持續地從自身系統和周圍環境採集各類數據(物聯網),包括但速度、方向、路況、周圍車流、人流、障礙等,然後通過內部網路傳輸到自身的大數據平台上,內部的大數據平台根據採集的原始數據,結合自身的演算法、模型程序,直接做出相應的行動:加速、減速、轉變、剎車、避讓等。

生活中有許多類似的案例,高德等導航系統在導航時經常會有類似「請走中間車道」、「請注意右側有車輛匯入」的語音提示,看似一句話,實則背後就是以上一整套完整的系統在支撐。未來,人工智慧會越來越多的步入我們的生活。它會讓你越來越懶,但也會讓你的生活越來越輕鬆。讓我們一起期待吧!(期待什麼?享受OR失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