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俠的故事和武與俠的故事

武俠的故事和武與俠的故事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小說才是武俠小說。

何為武?止戈為武。何為俠? 相與信為任,同是非曰俠(語出自《康熙字典》)。所以說,武俠小說通常情況下要講的是一個或者一群角色在一個環境下做出最符合人們價值觀的事迹。而不符合這一類型的小說自然會被時代所拋棄。

武俠小說第一代當屬《七俠五義》,之前的無論是《史記·刺客列傳》還是之後的唐傳奇和宋元話本都只能說有相應的藝術形式,今人雖然認為這也屬於武俠小說,但是對於後世武俠小說的影響實在太小。

武俠小說真正發展是在民國,無論是《小五義》《三俠劍》《童林傳》《卧虎藏龍》還是《蜀山劍俠傳》都是當時的名作,現在依然有評書流傳。

至於現在最為火爆的金庸小說由於金庸先生本人的修養和其作品的藝術性已經上升到了名著的地位。也是因為金庸小說,使得武俠小說已經成為現代小說藝術的一種主流類型。從而湧現出諸如古龍梁羽生蕭逸溫瑞安黃易卧龍生柳殘陽獨孤紅諸葛青雲等優秀的武俠小說作者。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上一代的武俠小說逐步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生代的仙俠玄幻類小說。不過,從本質上來說,這些小說雖然已經脫離了「武」的範疇,但是其目的性與武俠小說相差無幾。寫作類型也並沒有脫離武俠小說這個範疇。

而武俠小說發展了這麼多年,武俠小說作家層出不窮,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甚至有人就是為了出來圈一波錢然後拿錢走人,所以武俠小說的質量也是良莠不齊。很多小說只能稱為「武小說」,而不能稱為武俠小說。

從我小學三年級接觸第一本武俠小說諸葛青雲先生的《血牙十三》開始,至今看過的武俠小說不下百部,其中優秀的如金庸古龍梁羽生黃易蕭逸溫瑞安等人的小說無論是從劇情把控上還是人物塑造都有他們的獨到之處。

至於那些「武小說」的名字由於我的土鱉也沒有資格點出來,不過給大家分享一下套路供大家享(tu)用(cao)。孤兒/父親被殺出身(身負血海深仇),被人打下了山崖,撿到了絕世武功/遇到了絕世高手,學會了絕世武功,幹掉了仇人,追到了紅顏知己(可能還不止一個),解決了一個驚動武林的大陰謀,當上了武林盟主,全書結束。

這一類小說毫無藝術性可言,雖然古龍等人也有類似的小說(如古龍的《遊俠錄》諸葛青雲的《指子為仇》),可是這些小說都不是她們的代表作。而且同樣是擁有復仇這一主題的武俠小說,金庸卻用了另外的方法寫出了數部經典。《神鵰俠侶》《雪山飛狐》《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均是如此。而「武小說」毫無主旨所言,看上去只是為了自己而已。

從人物塑造上,無論是開山之作中的展昭歐陽春,還是發展階段中的李慕白童林艾虎,跟別提輝煌時期的楊過郭靖陸小鳳金世遺,甚至是當代百花齊放的梁蕭鄭東霆楊逸之。每個人都有他們鮮明的性格和獨特的特點,他們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著他們的優點與缺點。而武小說的主角千篇一律的模板化,配角大多都無足輕重,對推動劇情意義很小。

當然,武俠小說作為一種商業文學,必然會因為市場需求的原因而沒落。雖然現在很多人把玄幻小說仙俠小說也歸為武俠小說同類,但是說到底幾者的發展方向還是有所不同,所以武俠小說的時代似乎也已經過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藤溪河上的石橋
【觀心日記】禪修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