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十六計Vs五事七計

三十六計Vs五事七計

用兵如孫子,策略三十六。二者合璧生輝、合韻同歌是主流觀點。

國人常常把《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並列,合為一本書,叫《與三十六計》。其實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01

三十六計的「計」,是奇謀巧計,陰謀詭計。人性的弱點就是貪巧求速,總想設個奇計就把事情搞定。

這恰恰是孫子反對的。《孫子兵法》不是講奇計得勝的書,是講實力決勝的書。

孫子的「計」,是基本面,不是操作面;是最拙的,不是最巧的。「計」,是計算實力對比。

對比計算的科目有五項,叫「五事七計」。

02

五事,是道、天、地、將、法。於廟堂之上,先以彼我之五事計算優劣,然後定勝負。勝負既定,然後興師動眾。用兵之道,莫先此五事。

七計,是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所以孫子的計,相當於現代管理學的SWOT分析,比較敵我雙方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

03

三十六計技術含量很低,但一聽就讓人興奮;「五事七計」技術含量極高,但一聽就讓人打瞌睡。

奇謀詭道很容易很簡單,就那幾招,根本用不了三十六計,有三計六計就夠套用了。但執行就很重要,演戲的人要能撓到對方癢處

但「五事七計」全是真功夫,是人格,是智慧,是汗水,是時間,是積累。兵法講這個,就沒人愛聽了。

能不能打贏,主要的秘密都在大家不愛聽的、打瞌睡的部分,不在人人都興奮的那部分

04

所以人們愛聽三十六計,不愛聽「五事七計」。

歷史上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諸葛亮。孔明有奇謀巧計,有精彩故事,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津津樂道。

魯迅曾評價說:劉備之德近乎偽,孔明之智近乎妖

其實諸葛亮的計,恰恰是奇謀巧計的計,不是「五事七計」的計。用孫子的「五事七計」去衡量,軍師孔明就很不及格。

道、天、地、將、法,他哪一條SWOT分析能勝過魏國?但他為了一個夢想,一個情結,興師動眾,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勞民傷財,屍橫遍野

他要做的事,是唯有冒險,以僥倖才能成功的事,偏他又是天下第一謹慎之人,不打無把握之仗,一看不行就撤兵。那當初又何必發兵呢?

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武談兵 的精彩文章:

奧蘭海戰:你如何證明做事的決心

TAG:講武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