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砂答疑:漫談全手

紫砂答疑:漫談全手

每天都能免費收到好文章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品收藏 | 茶道 | 文學 | 視覺

隨著紫砂壺製作技術的革新和提升,純手工的概念被不斷提出,乃至被無數壺友崇拜和追捧,我也在多期的前言里給出了自己的見解。這次再嘮叨一下。

Q:是否應該追求全手工的紫砂壺?

A:隨您心意。個人認為全手半手都是中性詞,紫砂壺追求是泥、工、形、味,每一層應該比上一層要求更高,也更需要工手的功力作為支撐,高下難以辨析,但有一條道理是顛覆不破的:工手是否花夠心思,是茶壺成敗的關鍵,任何隨心、應付之作,都不足推敲。

全手壺和半手壺其實無高下之分,唯成型方式不一樣,類似風卷葵、南瓜、魚化龍等壺型,大多是要依託模具才能成型。只是很多人靠半手壺、模子壺濫竽充數,將其整體質量拉下了好幾個檔次,導致別人見到半手壺的第一印象就是「工次、型差、可能料子都不太對」。這裡說個笑話,我有一同學長得特像新疆人,可能家裡有血統遺傳,只要上街別人就繞著他走……這同學其實是高材生、賺美刀的,你看他冤不冤。人本無高下之分,但人眼有「色差」,看出來的人就有高低貴賤,何況壺呼?

順著這條慣性思維,大家理所當然地開始吹捧需要花時間、不依託模具的全手工壺,誠然,工手對待全手工壺總體上態度都較認真,因為這是他們的主營收入。不過全手工壺就一定是好壺,一定是精品?這個不一定,有些人做的手工壺,永遠就是學徒級別,沒長進,型都沒到位,更談不上精神氣。更有些人,利益驅動下鑽營如何仿全手,所有辨別全手工的方法逐一破解,使原本全手的良好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

所以,壺的好壞,不應該先問是否全手,也不應該先問工手是否有職稱,應該先問,是否是一把耐看可玩的好壺。因為全手半手是可以欺騙你的,職稱高低是可以忽悠你得,只有你得眼睛才是最忠實的。

Q:既然你這麼說,全手壺有啥比不上半手壺的地方?

A:全手壺固然能最大限度反映一個工手的技藝和水平,能展現全手工獨有的氣韻和精神。但畢竟是手工搏制,例如身桶可能左右不完全對稱,流把可能會略有偏頗,蓋子不夠緊密,即使整口後,倒茶時候蓋沿會淌出一兩滴「口水」,這些需要機器般精確的要求,縱使技藝再超群的工手可能都無法完全做好。當然,也成為鑒別全手、半手壺的有力武器。

Q:照你這麼說全手、半手各有優劣,感覺你就是個騎牆派?

A:非也,我更傾向於全手制壺,畢竟是工藝傳承,亘古有之,而且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只有全手制壺,工手才不會受到束縛,最無拘束、最無依賴地認真創作,才能最大限度出好作品。

以上是為壺友科普的一些紫砂知識,您若有其他關於紫砂壺的疑問,可以在文章底部給我留言,我會一一解答。

結語

每日發布紫砂知識及茶文化

希望能給您帶來一份恬淡從容

覺得本文還不錯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壺大百科 的精彩文章:

TAG:紫砂壺大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