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地正確,最為重要
見地正確,最為重要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還有一種人,他知道了一些用功的方法,卻無有正確的見地,這樣的人,也不能達到目的。猶如一個駕車人,他只知道駕車的方法,而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裡,或者錯認了目的地,這樣的人,無論他如何努力地駕車,無論他有多高的駕車技術,那也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這一類的人,不但不能到達目的地,反而還會南轅北轍,漸行漸遠。
我們看看慧諶禪師的悟前疑情與悟後境界。
智訥住億寶寺白雲庵,諶與禪友往謁。憩山下,距庵千餘步,遙聞訥在庵中喚侍者聲,作偈:「呼兒響落松羅霧,煮茗香傳石徑風,才入白雲山下路,已參庵內老師翁。」及參禮,呈此偈。訥頷之,以手中扇授之,乃呈偈云:「昔在師翁手裡,今來弟子掌中,若遇熱忙狂走,不妨打起清風。」國師益器之。[1]
慧諶禪師,前來參謁知訥。這時的慧諶,他有疑情。若無疑情,何以遠來?他是為破疑而來,他是為解惑而來。
慧諶遙聞知訥禪師呼喚侍者。慧諶聽到這個呼喚聲,豁然開悟。他悟到了什麼?只是悟到了這個聞聲的人,只是見到了這個覺性靈明的心。
楞嚴會上,佛令羅睺羅撞鐘,也只是令人反觀自見,覺悟這個聞聲的人。楞嚴會上的撞鐘聲,知訥禪師的呼喚聲,聲聲指示此心。這一聲,那一聲,聲聲顯示此心。
如何是法界?只是自己的心界。不識自心,勞他釋迦撞鐘,辜負知訥呼喚。一性心光,遍滿十方,松羅石徑,雲霧雨風,正是赫然的心光?到得這裡,正是「才入白雲山下路,已參庵內老師翁」。到得這裡,不僅參了老師翁,三世諸佛,歷代祖師,一時參畢。
[1]李能和著《朝鮮佛教通史》下編,慶熙出版社一九六八年影印版,第三五二至三五三頁。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