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伯駒與故宮:一室珍寶半生緣

張伯駒與故宮:一室珍寶半生緣

作者:鄒雅婷 陳鍾昊

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186萬件文物中,有3.34多萬件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捐贈。2005年,故宮設立了緬懷故宮先賢、銘記捐贈貴賓的「景仁榜」。榜中,張伯駒的名字尤為醒目,他護佑國之瑰寶的壯舉至今被人稱頌,星耀河瀚,澤被文華。在他誕辰120周年之際,故宮武英殿舉辦作為書畫館的「封館之展」,即為「予所收蓄,永存吾土——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

《上陽台帖》卷(局部)/李 白

《王蜀宮妓圖》軸/唐寅

行楷隸草,山水人物,故宮武英殿里幽明的燈光照亮了33件國寶級的書畫作品。一進展廳,素有「法帖之祖」美譽的《平復帖》筆意婉轉、樸質古雅;不遠處的李太白真跡《上陽台帖》縱放自如、意態萬千;轉個彎,仰頭瞥見唐伯虎《王蜀宮妓圖》的娟秀嬌媚;末尾處,俯身凝視宋代楊婕妤《百花圖》中的纖細筆工。

觀者可知,這些藝術與歷史價值極高的珍品都曾歸於同一位收藏大師?他在有生之年將大量瑰寶捐獻給國家,交還於人民。

張伯駒號叢碧,別號游春主人、好好先生,自30歲便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眼光如炬,極具魄力,購藏了大量珍貴文物。如現存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平復帖》,傳世最早的山水畫《游春圖》以及唐代詩人杜牧的存世孤品《張好好詩》,宋代書畫佳作《道服贊》《雪江歸棹圖》等藝術史上著名書法家、畫家和重要流派的作品,被啟功譽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天下民間收藏第一人」。同時,他在書法、詩詞、戲曲等藝術領域均有深厚造詣,享有盛名。

自20世紀50年代起,張伯駒化私為公,陸續將所藏大部分精品書畫捐獻或轉讓給國家。這次展覽以公立博物館中經張伯駒鑒藏的古書畫為限,分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三部分,每部分之下按照文物的時代排序。其中,故宮共收藏張伯駒《叢碧書畫錄》著錄的古代書畫22件,幾乎件件堪稱中國藝術史上的璀璨明珠。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張伯駒一生所藏文物的精華,大多歸於故宮博物院收藏。曾有文章寫道:為人不識張伯駒,踏遍故宮也枉然。故宮博物院頂級書畫,近一半乃張伯駒所捐。

此次展覽是張伯駒鑒藏書畫的一次大匯聚,其中一部分珍貴文物尚處於保護休眠期,使用複製品替代展出,力爭使觀眾對張伯駒的書畫鑒藏成就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比起張伯駒鑒藏的書畫本身,他那化私為公、還珠於民的情操或許更加珍貴。

展覽的首幅作品,晉代著名文學家陸機的《平復帖》,是中國已見最古老的書道瑰寶,也被稱為「中華第一帖」。1937年,張伯駒得知前清恭親王奕訢之孫溥儒收藏有《平復帖》後便難以入眠。此前,溥儒將唐代韓干《熙夜白圖》賣與他人,致其流失海外。張伯駒恐《平復帖》重蹈覆轍,於是向溥儒重金求購此帖,幾經周折,才使國寶留存故土。

而在去年故宮「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上驚艷亮相,此次再以複製品形式展出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圖》,更是張伯駒耗盡萬貫家財保護的「國寶中的國寶」。當時,張伯駒得知古玩商馬霽川欲將《游春圖》賣至國外,便向其購買。可是馬霽川要價太高,張伯駒只好咬牙變賣了自家的住宅和妻子潘素的首飾,才將這幅「世所罕見」的墨寶留在了國土之內。

這位出身富貴大家的公子,收藏文物初時出於愛好,後則以保護祖國文物不外流為己任,在動蕩年代,甚至變賣家產,不惜鬻(yù)物舉債將它們買下,體現出崇高的民族大義和愛國情操。

張伯駒曾言:「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伯駒與妻子潘素將大部分所藏文物交予國家文物局、故宮博物院等文博單位,極大地豐富了故宮的書畫館藏,提升了故宮書畫的收藏品質。當有人問張伯駒是否考慮建博物館將自己的收藏作品傳世時,張伯駒回答:「我的東西都在故宮裡,不用操心了。」

但張伯駒始終操心著故宮博物院的發展。單霽翔說:「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張伯駒就被聘為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對館藏文物進行鑒定,並為故宮博物院收購清宮流散書畫出謀劃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伯駒作為北京市人民委員會代表視察故宮博物院,並提出7項殷切的建議,涉及故宮博物院的性質定位、藏品保管、陳列、出版以及故宮古建築的完整保護等多個方面。這些建議均從維護故宮博物院發展大局著眼,其指導思想與當時故宮博物院發展思路不謀而合。」(鄒雅婷 陳鍾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生活中,應該多吃這4種食物,對身體「大大的好」!
從「門孔」中發現 一個氣象萬千的世界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