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搞「廣場協議」?中國豈會重蹈日本覆轍
推薦微信公眾號「北京日報公道」
「
中國應該吸取日本的慘痛教訓。」
中美貿易戰劍拔弩張之時,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的一席話,迅速引發熱議。他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如今中國在很多領域進步飛速,直逼美國,令美國頗有壓力感,這與日本曾經經歷過的情形非常相似。
日本的覆轍
說出這番話的福田康夫,應該是有切膚之痛的。
二戰之後,日本經濟迅速恢復,1965年,日本對美貿易開始出現順差,1968年更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之日美貿易摩擦激增。特別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製造」風靡全球,紡織品、鋼鐵、汽車、機床和半導體等各個領域全面開花,比如汽車,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一度超過20%。與此同時,美國對日本的商品貿易赤字一度飆升至500億美元。
這顯然觸動了美國的敏感神經。
(▲1987年,9名美國國會議員掄起大鎚砸日本收音機)
1985年,美國國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貿易保護主義的「丹佛決議案」。同年,民主黨主要領導人在國會集結並發起了加收25%關稅的貿易戰法案。1985年9月22日,美國召集日德法英等國達成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這份協議,也就是外界普遍認為將日本經濟拖入泥潭的「廣場協議」。
(▲廣島協議簽署現場)
隨後,美國的火力持續加碼。1988年,美國國會通過一份長達2000多頁的貿易法案。1989年,美國啟用「超級301條款」。同年,日美開始談判,促使日本在流通體制、商業慣例等方面進行開放性改革。1994年,美國再次啟用「超級301條款」,對日本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日本東京一場招聘會上,一位求職者在看手機。)
在美國的組合拳下,日本節節敗退。日元升幅一度高達90%,炒房團吹起來的「泡沫經濟」迅速擠壓實體經濟,產業競爭力下降。此後,日本進入「失去的二十年」,直至今天仍沒有緩過來。當然,日美貿易摩擦也逐漸消退。
美國的伎倆
三十年世易時移,美國總統從里根、老布希換成了特朗普,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已從日本變成了中國。可是,當面對又一個新興經濟體崛起,當又出現相似的貿易困境,白宮執掌者仍然沒有擺脫那套舊思維,使用的還是那些老伎倆。
比如,推動美元貶值。當年,「廣場協議」的計劃是日元升值為200日元/美元,最後的結果是,120日元/美元。反觀近些年,美國同樣如此,變著法兒地在人民幣匯率上大做文章,意圖推動人民幣升值。
比如,啟動「301條款」。當年,美國便動輒對日本叫囂「301條款。這一條款的實質是單方貿易報復條款,它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可對他國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並可建議美國總統實施制裁,包括撤銷貿易優惠、徵收報復性關稅等。同樣,在此次中美貿易戰中,「301條款」也是一個重要武器。
……
事實上,每一個被認為會挑戰美國產業結構和貿易收支的國家,都被美國的貿易炮火猛轟過。最後,美國是否達償所願呢?
還是以日美貿易戰為例,日本的發展進程確實被徹底打亂了,但美國貿易不平衡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早有業界人士分析,美國持續大幅貿易逆差是因為美國內部經濟失衡,這才是最根本的。可美國呢?不知是裝傻還是真糊塗,到處揮舞大棒卻始終治標不治本,陷入打完日本打歐盟,打完歐盟打中國的怪圈,之後會怎麼樣?難道真如特朗普前幾天嚷嚷的「還要和全世界開打」?
中國的定力
總想以霸權思維守住霸主地位,這大概是美國的「執念」吧。時至今日,它的姿態依然是「你大爺還是你大爺」,但卻絲毫沒有意識到,今天的中國不可能是當年的日本。
其一,兩國的經濟市場大不相同。當年的日本對美國市場的依存度非常之高,約佔到其出口總額的四成。中國的迴旋餘地則大得多,一方面自然資源稟賦非島國日本所能相比,另一方面目前我們已完成貿易多元化布局,對美出口僅占對外出口總額的一成多。
其二,日美、中美關係本質大不相同。日美屬於同盟,確切地說是一種主從關係,美國大兵還駐紮在日本國土。一旦發生衝突,日本往往傾向於屈從妥協。但中國完全是獨立自主的大國,從來沒有被美國拿住七寸。換言之,雙方手裡能打的牌半斤八兩,在國際談判中地位平等。
其三,兩國的政局穩定性大不相同。日本政壇之動蕩眾所周知,首相經常走馬燈似地換人,甚至鬧出過「七年七相」。可以想見,缺乏頂層領導力,在國家級經貿政策這樣重大複雜問題的談判上必然被動。而中國的政治體制的一大優勢便是,「集中力量辦大事」,關鍵時刻能夠凝成一股力量,捍衛自身核心利益。
中國有句古話叫「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福田康夫的提醒是一記警鐘。美國,不要指望著中國吞下損害自己核心利益的苦果。
※沉陷醜聞的安倍,任期迎來重大變數
※舉國訪華!高官集體出動,「臨時政府」留守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