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遊覽靈隱寺題錯一個字,場面十分尷尬,此人靈機一動皆大歡喜

康熙遊覽靈隱寺題錯一個字,場面十分尷尬,此人靈機一動皆大歡喜

靈隱寺,又名雲林禪寺,浙江杭州最有名的寺廟,位於西湖西北面,目前位列中國佛教禪宗十大古剎之一。

《雲林寺志》記載,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皇帝南巡來到杭州時,曾巡遊靈隱寺。皇帝來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時任靈隱寺的主持諦暉請求康熙留下墨寶。康熙思索一二,留下「雲林禪寺」的牌匾。

這裡面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康熙在提筆題字時,差點寫了一個錯別字,多虧一名官員救場,才緩解了尷尬局面。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康熙將繁體「靈」字的「雨」字頭寫的過大,如果繼續寫紙張不夠。

九五之尊的皇帝可能要寫錯別字,這可不得了,現場氣氛很是尷尬。就在這時,高士奇偷偷在手掌上了「雲林」二字,於是康熙就在「雨」字下面添上「雲」,成為「雲」的繁體字「雲」。

高士奇,字澹人,號瓶廬,早年「以諸生供奉內廷,官詹事府錄事。」此人書法一流,甚得康熙皇帝賞識,「士奇無戰陣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朕學問者大也。」

作為康熙身邊的大紅人,高士奇官至晉陞也是一個傳奇。康熙十九年,授額外翰林院侍講;二十二年,補侍讀,充日講起居注官;二十三年,遷右春坊右庶子,不久提升為翰林院侍講學士;二十四年,轉侍讀學士,擔任《大清一統志》副總裁官;二十八年,跟隨康熙南巡至杭州。

高士奇步步高升時候,正是康熙大展宏圖之之際,平定「三藩之亂」、收復台灣、簽訂《尼布楚條約》。我們難以想像,一直在康熙身邊的高士奇,究竟給康熙帶來了什麼影響。

人怕出名豬怕壯,正當高士奇步步高升時,厄運降臨了。康熙二十七年,東巡撫張汧用皇帝賞賜的銀子赴京行賄,東窗事發,經審訊涉及到高士奇,康熙給予寬大處理,「勿滋蔓」。

不僅如此,康熙還上高士奇上疏解釋,「非進講,或數月不覲天顏,從未乾涉政事……獨是供奉日久,嫌疑日滋。張汧無端疑怨,含沙污衊……伏乞賜歸田裡。」康熙認可了高士奇的解釋,同意他卸任。

康熙四十三年六月,高士奇在家中病逝,終年60歲。高士奇的一生,是效忠康熙皇帝的一生,他是帶著康熙對他的無比信任離開人世的。康熙賜予他謚號「文恪」,意思是謹慎恪守規章的文人。

參考資料:《清史列傳》、《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八國聯軍在北京城暴行,一口水井裡,發現十二名年輕女子的屍體
「洋槍隊」統領在中國搶劫還叫囂:誰敢動我?李鴻章怒斥:淹死他!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