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飛將軍」李廣戎馬一生不得封侯?
李廣難封是中國軍事史上最有爭議的話題之一。想了解李廣終生不得封侯是不是冤,就得對漢朝軍功制度有起碼的了解。
中國古代「封侯」是統稱,一般指的是封爵。做官不能世襲,只有封爵之後,爵位才能世襲傳承,代代「吃皇糧」,福澤蔭及後代,享受子孫紀念。封爵是當時人們終極的奮鬥目標。從周朝起,封爵一般是五等,所謂「公、候、伯、子、男」。劉邦建漢朝後,一度對功臣大加封賞,封的最多的就是侯爵,比如留候張良,淮陰侯韓信。因此後人又將封爵都通稱為封侯了。
要想在漢朝封侯,一般幾個條件:(一)血緣。你是老劉家親戚,那就很榮幸,很可能生下來就是萬戶侯,不用那麼辛苦「萬里覓封侯」。或你家跟皇帝家聯姻,也就是外戚,有極大概率封侯,比如漢景帝表哥竇嬰和漢武帝舅舅田蚡,就被封為魏其侯和武安侯。(二)一些特殊情形和慣例。比如匈奴、朝鮮、南越等國大小王侯,本來是大小頭腦,率部來降,漢朝封你爵位。因「外交政策」封侯,佔去漢朝封侯名額的一半左右。再比如說擔任重要官員,也可能封侯。漢武帝時期擔任丞相職位,通常可以封侯。這種侯叫「恩澤侯」,換句話說,皇帝怕你擔任丞相,底子太薄,賞給你的。
最後一種常見的封侯條件,立功。一刀一槍,在戰場上拼殺。唐詩有一句,「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漢朝人多半也抱相同想法。要想在戰場上立功封侯,一般兩個標準。
第一是攻下城池。這一條李廣差點就夠上。吳楚之亂時,李廣曾一馬當先,攻下城池,奪取叛軍軍旗,立下大功。按說可以封侯。可惜李廣缺乏政治頭腦,私下接受梁王授予的將軍印,犯了大忌。沒有追究責任就算不錯,封侯自然就不用想。不過,我想李廣更在乎的是和匈奴打仗,以邊功封侯。然而匈奴只有帳篷,逐水草而居,沒有築造城池。所謂攻下城池的大功,也就無從談起。
第二個大功標準,是一次戰鬥,斬首千級。漢承秦律,軍功制度很明確。殺死一個敵人,獲一分獎賞。最開始是割耳朵,後來改成頭顱。戰鬥結束把敵人人頭砍下來帶回軍營,清點數量,作為立功證據,逐次晉級。軍事上又把頭顱稱為「首級」。這套制度從商鞅變法一直傳到宋朝,才被正式廢除。(這種指標之下會有殺良冒功的情形,到宋將狄青時期才廢除)。
漢匈長期對峙,先是小規模衝突,此後大戰頻發,按說斬首立功是不難實現。當時漢朝法律,一次戰鬥,斬首千級,就可以封侯了。可惜李廣長期對匈奴作戰(用他自己的話,大小七十餘仗),居然達不到這個標準。這就太奇怪了。其實,釐清他所參與的戰鬥,你會發現李將軍一點都不冤。
李廣年輕時的皇帝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當時漢朝對匈奴奉行和親政策。匈奴偶爾南下騷擾,漢軍處於守勢,雖然沒吃大虧,對守邊將領而言,要想立功,那真是太不容易。因為匈奴軍隊都是騎兵,見形勢有利就發起攻擊,形勢不利立刻撤退。本質上說,匈奴對漢朝沒有什麼戰略目標,無非搶劫騷擾。漢軍只要守住城池,將他們擊退,就算完成任務——若是派出騎兵追擊,一來沒有什麼騎兵優勢,馬上戰鬥不佔便宜;二來,出擊的軍隊很容易被圍殲;三來,城池很容易被趁機攻破,貽誤大事。漢軍守邊的任務僅僅是守邊,打退敵人就算成功,並不追求「消滅敵人」。可想而知,防禦性戰鬥,是不可能有大規模殺敵。匈奴人只要一見形勢不妙,立刻就撤了,怎麼可能被大兵團圍殲。
此外,補充一個騎兵戰鬥的知識。騎兵作戰和步兵作戰,計算戰功的方式大不一樣。騎兵差不多可以視為人馬合一。想要他們腦袋,首先要保證他們不在馬背,否則,就算騎兵負重傷,甚至被射死,只要他騎馬跑開一段距離,就別想算進戰果。在防禦性作戰中,由於沒有追擊遠行,就無法徹底地消滅。即使大規模殺敵,相當大比例的戰果是無法統計進來的。
秦朝和漢朝初期沒有大規模的騎兵作戰經驗,在制定軍功制度的時候,就沒有算進來。此後的漢匈大戰中,通過防禦性戰鬥贏得大戰,進而封侯的,完全沒有;倒是衛青、霍去病在殲滅性的騎兵戰鬥中,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封侯所需的勝利。
有了這些知識,就不難理解:從漢文帝到漢景帝期間,李廣在邊疆一干三十年,擔任過北方七郡太守,戰鬥在前方戰線,也圓滿完成守邊任務,贏得匈奴敬畏(被稱為「飛將軍」),但是在戰功冊上,他始終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不是像很多人所說,李廣實際是個草包,他的未立寸功,其實是由戰鬥特點決定。說得更大一點,這是由當時的防禦性的戰略國策決定的。當時的軍人,在那種戰爭態勢下,實在是很難立功的。
李廣從軍以來,除短暫一段時間在皇宮擔任衛尉,大部分時候都在邊疆。肯定也立下功績,可惜和封侯無緣。更糟的是,由於他名氣太大,作戰勇猛,導致匈奴對於李廣防守的城池,繞路而走(比如說: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這段記載發生於漢武帝時期,前面的難免有此情形)。對一個將軍而言,敵人畏而退縮,這當然值得自豪;對渴望殺敵的將軍,未免寂寞蕭條。
當然,幸運的是李廣並沒有終老於死守邊關。作為渴望立功的將領,他還是等來漢匈戰爭的全面爆發。這時候的李廣大概五十多歲,算是一名老將。他在朝廷里還是很被器重。漢朝挑起戰爭的標誌性事件馬邑之謀里,李廣作為「首發五將」被欽點,可見,他是很受器重的。不過這一次出兵運氣不好,單于跑掉了,李廣失去一次立功封侯的機會——當然,這次失誤和他沒有什麼關係。他還在等待著後面的機會。
第二次機會出現在公元前129年,匈奴大舉入侵上谷,掠牛羊、搶人口、殺邊軍。漢武帝派出四路軍隊出擊:車騎將軍衛青直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出代郡、輕車將軍公孫賀出雲中、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這四個地方都在今天河北和山西邊境。四位將軍互不統屬,分別帶兵一萬出擊。四將出征,戰果差別很大。公孫賀出擊雲中,沒有碰到匈奴軍隊,在外面逛了一圈,原樣回師。公孫敖吃了敗仗,一萬人的軍隊損失七千人,算慘敗而歸。衛青很幸運,他遇上敵人,卻並非主力。衛青指揮漢軍將匈奴擊潰,一路追擊,居然直搗匈奴人祭祀天地祖先的聖地龍城,斬首七百多人。這七百多人,大概並非匈奴的作戰部隊,不過也算是戰功。龍城距離漢朝邊境有上千里,這個作戰距離大大超出當時漢軍通常的作戰半徑。衛青不僅能打勝仗,還全身而退,這一次作戰充分顯示出衛青的才華,從此漢武帝對它刮目相看。
四路軍隊出擊,李廣最倒霉。他一出塞就碰到單于帶領的主力。匈奴軍隊是漢軍的數倍,李廣陷入團團包圍。寡不敵眾,幾乎全軍覆沒。幸虧單于久仰其威名,下令「得李廣必生致之」。要活捉他,所以他才揀條性命,被匈奴俘虜。李廣當時受傷,無法騎馬,匈奴騎兵便將他擱在繩子結成的網袋上,用兩匹馬在旁邊拽著,像吊床那樣走了十多里,走到半路李廣飛躍而起奪得一匹好馬,疾馳而回。
這次出征,論功行賞,論過處罰。公孫賀無功無過,不賞不罰;公孫敖被褫奪將軍印,判處死罪,通過繳納贖金,免罪為民。衛青第一次出征,就獲得勝利。雖然只是小勝,意義卻很重大,它是漢匈戰爭以來,漢朝主動出擊的首場勝仗。這一仗,打出漢軍騎兵的威風。考慮到斬首數量不足千級,不到封侯條件,衛青只得一個關內侯——這個爵位只是名義封侯,沒有實質封地和賞賜,比正式封侯(當時稱為列侯)要低一個級別。漢武帝有偏心,但也還說得過去。李廣的部隊傷亡慘重,他本人還被俘虜,在這四人里,算戰績最慘的。按照軍法規定,應當斬首。不過,軍法也規定,軍法犯罪可以用錢贖罪。李廣雖然長期為官,俸祿不低,有兩千石,但素來不置家產,所以家無餘財,保命的罰金遲遲湊不足數。據說還是衛青暗中資助,這才得以解圍。李廣被削為平民後,賦閑在家,待了一段時間,此後又被召到前線右北平,繼續充當邊將。
元朔五年,漢軍再次出塞。這一次出塞的規模空前,戰果也空前輝煌。衛青大軍活捉右賢裨王十餘人,虜獲男女一萬五千餘人。這次大戰中,跟隨衛青出征的各路將軍,幾乎都是大有斬獲,滿載而歸。由於戰果豐碩,漢武帝的封賞也格外慷慨。衛青已經封侯,皇帝繼續加封,他的三個兒子也封侯,其中一個孩子尚在襁褓中。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等封侯,李沮、李息、豆如意以及中郎將綰賜爵關內侯。令人遺憾的是,李廣並不在此次出征大軍的名單里。
李廣沒有參加此次出征,是有人從中作梗,不讓李廣出征嗎?或者像一些人所說,漢武帝歧視李廣,衛青排擠李廣嗎?其實都不是。事實恰恰相反,李廣太能幹了,導致他沒有被率軍出征。李廣上一次出征匈奴,軍潰身俘,大敗而歸。不久之後,他就被調到右北平,繼續參與邊境防守。東部防線一直是漢匈作戰重點(第一次出征,就是從東部防線突破)。那幾年,匈奴經常侵略上谷和漁陽,殺掠甚眾。漢軍想奇襲,避重就輕,避實擊虛,於是攻打實力較弱的河套地區。李廣所起的作用是什麼?堅守防線,防止後院起火——李廣守邊幾十年,對於打防禦戰而言,得心應手,相當有經驗。漢朝把他放在那裡,算是用人得當。李廣擅長打防禦戰,是漢軍的防禦第一人,所以被安排在適當的位置;李廣的名聲太大,他的最大價值,很可能是用來迷惑匈奴,使匈奴誤以為漢朝的戰略重點在東部。
第二年,李廣就回歸到衛青麾下,隨大將軍衛青出征立功。可見,漢武帝還是給予了李廣機會。這次大軍出征規模很大。誰也沒有想到,這次會戰中最大的贏家,既非大軍統帥衛青,也非李廣,而是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少年霍去病。
對於這次衛青率軍出征,匈奴單于提高了警惕,他們對漢軍處處設伏,不斷打遭遇戰。漢軍在戰鬥過程中並沒有失敗,戰略意圖暴露了,戰事一直拖到第二年,這才決戰,對於勞師遠征的漢軍來說,顯然是非常不划算的。雙方打得很艱苦,漢軍損失慘重。其中右將軍蘇建(牧羊蘇武的父親)全軍覆沒,前將軍趙信原來是匈奴人,激戰之中,力感不支,乾脆率軍投降。就在衛青面臨慘敗之時,小將軍霍去病橫空出世,成功挽救了危局。當時單于稍稍退卻,霍去病突然帶領本部人馬八百騎,展開追擊,並將一場追擊演變成千里斬殺。他深入敵境數百里,斬殺敵軍兩千零二十八人,包括匈奴相國、當戶等高官,以及單于大行父(與單于祖父同輩)籍若侯產,生擒單于叔父羅姑比。大戰結束,漢軍殺敵一萬多人。
由於自身損失巨大,戰略構想沒達成,從軍事戰略的角度看,這一戰算是失敗。因此衛青沒有加封。霍去病少年英雄,殺敵兩千多人,俘虜了一大批匈奴重要官員,還殺了匈奴單于的祖輩叔輩親戚,沉重打擊了匈奴士氣。此戰打出漢軍威風,總算為漢武帝找回面子。因此他封霍去病為冠軍侯,獎勵其勇冠三軍的氣概。霍去病當時才十七歲,就能以軍功封侯,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李廣作為後將軍,雖然參戰了,卻沒有獨當一面。主將衛青都無功,他自然也就談不上功勞,更不要說封侯。李廣無功還是好的。右將軍蘇建(牧羊蘇武的父親)更加倒霉,他全軍覆沒,差點被斬首。這一次李廣未能封侯,無話可說。
漢朝下一次出擊,表演的舞台讓給了冠軍侯霍去病。全軍最好的資源給霍將軍,任由他發揮天縱之才。漢武帝對霍去病十分寵愛,其他將軍都沒出戰,包括李廣。李廣被委內戰略上的重任,從東部戰區的右北平出擊,牽制左賢王部。隨同李廣一起出擊的是博望侯張騫(即鑿通西域的那位使者)。右北平是李廣長期防守的地方,從這個地方出兵,對李廣而言再熟悉不過。
李廣真是倒霉鬼,再度以偏師遭遇匈奴主力。他手下只有四千騎兵,張騫有一萬人馬,兩軍約定在一個地方匯合。想不到,張騫居然迷路。李廣出塞之後,推進數百里,在約定時間地點,沒有見到張騫的旌旗,卻等來了左賢王的鼓角。左賢王的兵力有四萬人馬,十倍於李廣。面對不期而遇的強敵,李廣表現還不錯的。他從容不迫下了第一道將令:著校尉李敢——李廣的三子——立即殺入敵陣,以壯軍心!李敢帶領幾十名騎兵沖入敵陣,殺了一個來回,這才穩定軍心。這次戰鬥中,李廣發揮了「擅於防守」的特點,將部隊布成圓形陣勢抗敵,最外面的持盾牌,後面是弓箭手,再後是大刀和長槍。士兵們全部拉滿弓弦,專等匈奴士兵接近,再行發射。近乎貼身肉博,儘管漢軍損失慘重,匈奴兵人多勢眾,也占不到便宜。李廣以區區四千人馬,與十倍於己的敵軍鏖戰兩日,博望侯張騫這才姍姍來遲。此時左賢王銳氣已去,見兩天都不能拿下李廣,不敢再戰,立即帶領人馬,匆匆退去。
這次出兵匈奴,李廣遇上豬隊友,差點死在沙場。李廣憑藉自己的戰鬥才華,轉危為安。李廣打退左賢王進攻,算是打了勝仗。清點戰地上匈奴人留下的屍體,也超過一千多人。這一次,他為什麼沒有封侯呢?
原來漢朝關於封侯,除了「一次戰鬥,斬首千級」的規定,還有其他一些條件:比如說,戰損不能超過戰功。斬首千級,自身損失不能過千。自身兵力損失,不能超過三分之一。否則,即使「一次戰鬥,斬首千級」,也是不能封侯的。這樣的軍法規定還是有一些道理的。如果只規定,「一次戰鬥,斬首千級」這個指標,將軍們為了自己封侯,很可能會不計一切代價,犧牲將士性命。這樣的規定,是為了避免將軍們作無謂的犧牲,鼓勵「巧戰」,以最少的犧牲,獲取最大戰功。
李廣這次大戰,本來只有四千士兵,經過兩天激戰,即使殺敵人數超過自身損失,自身損失肯定也超過三分之一。按照軍法,李廣算不勝不敗,沒有處罰,也沒有封賞。
李廣最後一次出征,點將大名單上並沒有李廣名字。因為就連漢武帝都覺得,李廣這個人運氣實在太差。李廣執意請求,漢武帝這才勉為其難,允許李廣出征。不過漢武帝私下裡還是和衛青說:李廣這人年紀大,運氣不好,不要讓他和匈奴單于正面對陣。李廣知道消息後,找衛青力爭:我從少年時就與匈奴作戰,至今才得到與單于對陣的一次機會,我願做前鋒,先與單于決戰。皇帝有囑咐,衛青豈能隨意更改?李廣年高名大資格老,衛青沒辦法說服,只好採用公事公辦的方式,讓長史給李廣下達正式命令。李廣再生氣,也無可奈何。憤恨之下,他不向衛青辭行,直接帶著情緒上路,從東路出發。
此戰李廣不僅未立寸功,還觸犯軍法。李廣和趙食其進入茫茫沙漠後,嚮導逃亡,迷失方向,耽誤了和衛青公孫敖大軍會合的日期。衛青主力遇上單于大軍,形勢兇險。幸好衛青沉著冷靜,運用新戰術,對匈奴單于形成反包圍,並取得一場大勝。等衛青頒師,踏沙漠而還,李廣的軍隊這才出現。行軍誤期,在任何時代都是大罪。衛青身為主帥,不能不管。一方面他派人帶乾糧酒肉前去慰問,另一方面派人調查軍隊迷路誤期的詳細情況,好奏明天子。最開始時,李廣沒有回復,被派去的長史催得比較急,李廣這才說:諸校尉無罪,是我自己迷路失道。我自己會上書交代。(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然後,李廣對麾下說:我十幾歲起就和匈奴作戰,大小七十多戰。今有幸跟隨大將軍出征,大將軍讓我繞遠路,我自己又迷路,豈非天意?我已六十多歲,不想再面對刀筆吏羞辱。(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說完這番話,李廣橫刀自刎。
李廣一生征戰的事迹我講完了,讀者自己評判吧,他沒有封侯這件事,到底冤不冤?漢朝有沒有虧待他,衛青有沒有對不起他?
TAG:菁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