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雜菜說一戰:薩拉熱窩事件到一戰,這一個月到底發生了什麼

雜菜說一戰:薩拉熱窩事件到一戰,這一個月到底發生了什麼

對於中國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印象最深的世界大戰,但是對於很多歐洲人來說,其實第一次世界大戰印象最深,尤其是法國人,在一戰中幾乎損失了一代青壯年,以至於法國產生了很強的厭戰情緒,到了二戰法國對德國的崛起遲遲不作反應,開戰不利很快投降,很大程度是因為法國全國的厭戰恐戰情緒,英國也是如此。

那麼一戰到底是怎麼爆發的呢?我們都知道導火索是薩拉熱窩事件,但是從薩拉熱窩事件到一戰爆發中間又經歷了什麼呢?

(薩拉熱窩事件)

薩拉熱窩事件大多數對歷史有興趣的人都知道,是一名塞爾維亞青年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王儲,當然,單純只是刺殺事件是爆發不了戰爭的。

關鍵在於事件爆發後怎麼做?雖然說事後一戰同盟國的主角是德國,但是在這次事件後,奧匈帝國的戰爭情緒比德國一點也不遜色,奧匈帝國早就對塞爾維亞不滿了,只是沒有找到借口,現在這個刺殺事件就是最好的借口。

不過呢,問題在於,塞爾維亞不是單獨存在的,它是沙皇俄國的保護國,要動它,俄羅斯肯定動手,奧匈帝國對付塞爾維亞沒什麼問題,但是對付沙俄就不夠看了,奧匈帝國的老皇帝約瑟夫就很猶豫,而此時德國人就跳出來了。

(年輕時的約瑟夫皇帝,也是《茜茜公主》里的男主人公)

(不過一戰前他已經老了,獨生子也自殺,老婆也就是茜茜公主也死於暗殺,王儲是他的侄子,也被刺殺,悲劇啊。)

對薩拉熱窩事件德國人也很開心,因為他覺得找到了開戰的理由,德皇威廉二世希望能在1914年,在他眼裡看這個千載難逢的年份發動一場戰爭。所以等到奧匈帝國尋求德國支持時,德國馬上同意了。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那德國的目的是什麼呢?德國首要目標並非塞爾維亞,也不是沙俄,而是法國。這個在之前普法戰爭中被它打敗的對手,德國覺得法國要翻身了,想一鎚子給他再打趴下。俄羅斯只是一個添頭,因為俄羅斯和法國簽訂了同盟協議,向俄羅斯宣戰法國肯定也要介入。另外德國擔心英國介入,覺得1914年開戰,趁英國俄羅斯沒有完全做好戰爭準備的時候開戰最好。

(普恩加萊,一戰爆發時的法國總統,一手推動法國走向戰爭。)

那麼法國是什麼態度?法國也想打,想報當年普法戰爭的仇,而且也早早準備著,和英國同盟,和俄羅斯同盟,就是所謂的協約三國。這次俄羅斯一旦捲入,按照法國和俄羅斯的同盟條約,法國也馬上參戰。

(沙皇尼古拉二世)

沙皇俄國的態度倒是很簡單,誰動他小弟塞爾維亞他就打誰。

(一戰時期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英國王室實際上是德國人,當年被接到英國當國王,在一戰前還有德國姓氏,一戰時期喬治五世開始去掉德國姓氏,改姓溫莎。他之後的英國王室就叫做溫莎王朝了。)

還有一個英國,英國作為當時的第一強國,態度是很曖昧的,英國當年是站在德國這邊遏製法國的,但是現在德國羽翼豐滿,想挑戰英國地位的時候,英國是想方設法遏制他,之所以和法國和俄羅斯簽訂同盟,就是為了遏制德國,但是英國內部並不是全部想和德國開戰,更想用威脅手段迫使德國讓步。而傾向於開戰的一方,也是希望1914年開戰,因為德國在工業上已經超越了英國,要是時間越來越長,英國在戰備上會落後於德國。

那麼局勢就明白了,最想開戰而事實上一戰的主力戰場就是英法和德國,也就是一戰的西線。實際上這次事件後,外交動作最頻繁的就是這三國,德國到處探聽英國的態度,同時給奧匈帝國打氣,法國開始做戰爭準備,給俄羅斯打氣,拉攏英國人,英國人表面上調停,實際上慫恿大家開戰。

而俄羅斯和奧匈帝國只是個添頭,一戰東線也一直是次要戰場,但是就是這個次要戰場,點燃了戰局。

(薩拉熱窩事件中的刺客普林西普)

事件爆發後,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下達了最後通牒,內容如下:

1:查封任何引起對奧匈帝國皇室憎恨和藐視的刊物;

2:馬上取締民族自衛組織,並取締其他作反奧匈宣傳的組織;

3:即時從教育團體及教學方法中,刪除任何會或可能會煽動反奧匈之宣傳的教學內容;

4:革除軍部或行政部中被指進行反奧匈之宣傳的官員,而此等官員的名單由奧匈政府提供;5:接受與奧匈政府有關部門合作,在塞爾維亞鎮壓企圖顛覆奧匈帝國領土完整的活動;

6:在奧國政府指定的有關部門之協助與指示下,採取法律行動,懲罰策劃或執行6月28日之刺殺事件,而1914年於塞爾維亞領土的人士;

7:即時逮捕奧匈初步調查所顯示的兩名被點名人士;

8:保持合作,以有效措施遏制其境內的軍火走私;

9:向奧匈解釋對其懷有敵意、在塞爾維亞境內或境外的塞爾維亞高級官員之言論;以及

10:馬上採取以上措施,並告知奧匈帝國。

這十條說苛刻嗎?確實苛刻,像1、2、3、4基本上是干涉塞爾維亞的內政,而且影響了塞爾維亞的政府人事權了。要說不苛刻嘛,奧匈帝國的王儲都被幹掉了,這些要求也不過分,而且相對於中國當年被施加的要求,這些要求算很寬容了。

最終,塞爾維亞除了第五條和第六條,都答應了,而且第五條和第六條也可以談,這說明塞爾維亞和俄羅斯其實並沒有完全做好戰爭的準備。

而同盟國這邊,德國得到這個消息後,也覺得這個要求塞爾維亞既然答應了,也可以不用開戰了,另外德國也收到英國的消息,可能會介入戰爭,已經準備退縮了。

(小毛奇,普法戰爭名將老毛奇的侄子,一戰初期德國總參謀長)

就是此時,1914年7月28日,正好薩拉熱窩事件一個月,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了,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王儲被幹掉,塞爾維亞又是一直想吞併的對象,最後通牒只是做做樣子的,誰讓你答應了,還好有兩條沒答應,現在不宣戰什麼時候宣戰,萬一塞爾維亞都答應了怎麼辦,借口就沒啦。

奧匈帝國這麼一干,俄羅斯馬上就宣布動員了,德國本來想勸阻奧匈帝國,但是既然都宣戰了,就甩開膀子幹了,先是要求俄國停止動員,俄國當然不會聽,然後德國對俄國宣戰,緊接著對法國宣戰。

(克列孟梭,戰爭後期的法國總理,主戰派,一戰後期法國已經打不動想議和了,克列孟梭上台後用強硬手段繼續打下去。)

德國對法宣戰後,馬上軍隊向法國進攻,可見其雖然首先對俄國宣戰,但是主要目的還是法國,最搞笑的是,而當德法已經交火之後,被德國宣戰的俄羅斯還沒準備好,法國大使跑去見沙皇拚命催促俄國對德國出兵,這一方面說明俄國本身並不想和德國作戰,只是因為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牽扯進來,另外一方面,俄國的動員實在太爛,明明一早動員了,別人都開打了,還沒動員好。

(英國自由黨首相勞合喬治,一戰後期英國首相,也是最後一任自由黨首相,後來就是工黨和保守黨的天下了。)

而德法交戰後,英國也加入了法國一方,當然明面上的說法是德國破壞了中立國比利時的和平,但是這只是一個給國內的說法而已。最搞笑的是,先打了第一槍的奧匈帝國,到了8月6日才對俄國宣戰,此時老大哥德國都和英法俄開打了。

而開了第一槍的奧匈帝國,最終也在戰後分崩瓦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雜菜齋主人 的精彩文章:

加稅美國大豆和汽車,中國開始反擊

TAG:雜菜齋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