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最名副其實的五大牛人,事實證明能力越強的人,成就就越大

三國最名副其實的五大牛人,事實證明能力越強的人,成就就越大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41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熟讀歷史,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杯酒釋兵權」的故事,此事發生了北宋剛剛建立之時,皇帝趙匡胤黃袍加身,登基為帝。有一天,他突然宴請隨自己征戰多年的老哥們兒,並對他們說,要賜他們榮華富貴,並要求他們主動告老還鄉,目的則是因為這些人功高蓋主,他心懷忌憚,不想因為猜忌,害了他們性命。近千年來,此事一直被傳為美談,到了明朝,朱元璋晚年誅盡舊臣的做法,則將「杯酒釋兵權」一事,襯托的更加「高尚」。如此看來,功高蓋主,果然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眾所周知,臣子想要有功高蓋主的機會,一般出現於亂世,那麼我們歷史上,最廣為人知的亂世——漢末三國時期,有沒有功高蓋主的名臣呢?他們的結局又如何?是與北宋的開國功臣一般,被迫離了朝堂,還是如明朝的元老舊臣一般,死在了主公的屠刀之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

第五名: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出身於河內望族司馬家。此人聰慧異常,懷有大志,原本並不想出仕,甚至裝病拒絕過曹操的徵召。後來,受到了曹操的威脅,他才被迫出仕,成為了曹魏謀士陣營中的一員。因為曹操時代,謀士中人才濟濟,司馬懿的表現並不算特別突出,更談不上功高蓋主。不過,就算如此,他還是引起了曹操的忌憚,據記載,曹操曾對曹丕道:「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不過曹丕並不認可曹操的看法,他不但沒有防備、壓制司馬懿,還在自己親征之時,將守護後方的重任交給了司馬懿,臨終之前,更是將其選為了託孤重臣。

到了曹叡時期,尤其是大司馬曹真去世後,司馬懿兩度抵禦諸葛亮北伐有功,又平定過遼東,地位更上一層樓,而曹叡離世的時候,他再次接受了託孤的重任。之後雖有曹爽專權,他隱忍十年,但是發動高平陵之變後,他雖依舊為臣,卻成為了曹魏權力最高的人,連天子想要請教他問題,都要親自出宮,登門拜訪。再算上他又平定了淮南一叛,再立戰功,以及歷年來對屯田等事務的貢獻,稱他為功高蓋主,並不為過。他雖然曾受到了第一任主公曹操的猜忌,結局卻不錯——善終,享年七十三歲。

第四名:陸遜

陸遜,字伯言,是「孫吳四英傑」之一,也是江東的頂樑柱之一,他自孫權掌事,就已經前來投奔,雖然有過平定山越等戰功,卻一直不算太出彩。他真正嶄露頭角,是襄樊之戰時。當時孫權已經同意與曹魏勾結,於是陸遜讓關羽一步一步放鬆警惕,最終輕易拿下荊州,是坑殺關羽的罪魁罪首。之後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負責為東吳擊敗劉備,大獲全勝的人,也是他。除了與蜀漢的較量之外,他對孫吳與曹魏的角逐,也出力良多。例如夷陵之戰結束後,他迅速回軍,抵擋了魏軍的入侵;石亭之戰時,他大敗魏將曹休,等等。正是憑藉著這些功勞,他一路升至丞相。

可是陸遜的結局,卻非常令人唏噓——他晚年的時候,捲入了奪嫡之爭,且與孫權意見不一,數次被孫權遣責,憂憤而死。《三國志》記載:「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財。」

第三名:曹操

曹操,字孟德,是漢末梟雄之一,有很多人眼中,他是漢賊,是權臣,是被人唾棄的小人,從來都對漢室無功。其實不然,他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當初天子被李傕、郭汜所挾,又處於亂世之中,可謂朝不保夕。這個時候曹操先遣曹洪前去接應天子,卻受到了董承與袁術的阻攔。之後曹操親自出兵,討伐了阻路的黃巾軍,使天子安全回到了洛陽,之後又親自到洛陽,護衛天子,迫走了想要挾持天子的楊奉、韓暹等人。之後,他雖然一直打著天子的名義,擴張自己的勢力,卻也在外維持著漢室的尊嚴。

對於他的行為,李世民曾在《祭魏太祖》文中評價道「匡正之功,異於往代」,意思是說,曹操匡扶漢室的功勞,勝過了伊尹、姜尚等先堅;毛主席也曾說過,「小說上說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其實曹操不壞。當時曹操是代表正義一方的,漢是沒落的。」也就是說,曹操也可以被稱之為功高蓋主,而且他不但功高蓋主,還把持朝政,大權獨攬,因此他的結束也不壞——「庚子,王崩於洛陽,年六十六」,也算得以善終。

第二名:周瑜

周瑜,字公瑾,與陸遜一樣,是「孫吳四英傑」之一。他自小霸王孫策時期,就為這一勢力效力了,在孫策平定江東八十一縣時,貢獻極大。後來孫策遇刺而言,他又開始輔佐孫權,不但隨孫權消滅了黃祖,還親自指揮了赤壁之戰,保護了江東,並拿下了荊州的一部分地盤。之後,他先是提出扣留劉備,與曹操兩分天下的構想,又提出攻佔益州、漢中,為孫權規划了稱霸之路。可惜他還未及發兵西川,便因積勞成疾而英年早逝了,終年僅三十六歲。

雖然他為江東效力時間較短,去世之時,孫權也還沒有稱帝,但是他的功勞不容否認,甚至孫權曾追悼他說:「非周公瑾,孤不帝也」,有這一功勞傍身,稱周瑜功高蓋主並不為主。畢竟「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是孫權所不擅長的,他剛剛接手江東的時候,對外戰爭方面,主要就是由周瑜負責的。可惜的是,周瑜去世的太早,沒能立下更多的功績,不過以孫權逼死陸遜一事來看,早逝或許是他最好的結局吧?

第一名: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是劉備最倚重的謀士,也是蜀漢的頂樑柱,不說劉備時期,他促成孫劉聯盟,並功蓋三國分。單說劉禪時期,他對內主政,對外主持北伐,軍政一把抓,劉禪甚至直言「政由葛氏,祭則寡人」,自願擔任傀儡。這一狀況從劉禪繼位,一直持續到了諸葛亮去世,整整十一年的時候。不過,劉禪完全信任諸葛亮,從無猜忌之心,諸葛亮也沒有篡權之心,一直忠心耿耿,這是一對幸運的君臣。可是諸葛亮的結局,依舊令人唏噓——他第五次北伐之時,病逝於五丈原,終生未能實現「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大志,正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三國時代主要的國家領導人不止曹孫劉三人!還應該算上他
劉備、曹操、孫權這三個人的能力強弱如何?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