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瓷木四種材質佛造像齊聚,各具特色,異彩紛呈
4月初的中國古董珍玩系列,成交總額高達2.3億港幣(約合人民幣1.85億元)。其中4月2日的「芬氳凝熠:玫茵堂曁私人珍藏中國藝術專場」中,金代「木雕菩薩立像」以1770萬港幣(約合人民幣1422萬元)成交,再次彰顯了「無宋木,不成館」的宋木魅力。
在「芬氳凝熠:玫茵堂曁私人珍藏中國藝術專場」中,除了木質佛造像,另有瓷質、石質和銅鎏金三種不同材質的佛造像,它們憑藉自身材質特色,各自生髮出別樣的光彩。
木
金至元(十二至十三世紀)木菩薩立像
金至元(十二至十三世紀)木菩薩立像
成交價人民幣 14,220,269元
木雕菩薩中空,跣足立於蓮座上,菩薩面頰飽滿,雙唇微啟,眼施黛色,其頭戴高冠,上原有化佛阿彌陀佛坐像,現已佚失。束髮高髻,余發自兩側垂落,發冠上雕蓮花與珠寶扣帶。菩薩左手下垂,右手前肢佚失,應為抬起狀。菩薩袒前胸,上身著右袒內裙,衣邊自左肩垂下,衣褶垂落腿股,邊緣錯落有致。僧衣垂至小腿,右腳跣足立。腰間束寬頻,繩結狀邊緣內是方形帶板,腰帶於腹部綁成松結。菩薩肩覆披帛,皺褶沿肌膚形成自然的曲線,其頸飾精緻華美,以摩羯魚造型繞頸一周,墜於胸前。雕像表面依然有施金留存,多處可見綠色、紅色以及黑色殘彩。
這尊令人印象深刻的觀音菩薩由一整棵木材圓雕而成,雙臂為分雕後接。整體面貌英俊而英朗,其發高束,隱於寶冠後面,生動而翹起的衣邊一改早期佛造像的簡潔與抽象,鑲嵌的眼珠更說明雕制的繁複與細緻。相較於唐代造像肌肉塑造的誇張,遼、金時期的造像的肌肉隆起度更為適中,面相及表情脫離了唐代神格化的塑造,而更顯人間趣味,而其寶冠及裝身則較唐代更為華麗厚重。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藏有一例菩薩立像,其身覆厚彩,其腰間與本件相同,佩戴著由木雕模仿玉或金牌組成的飾帶,而其身明確刻有「明昌六年於洪洞縣」的信息,正是金章宗時期的1195年,這段銘文刻於一條長方板上,嵌於佛像身後,顯示出其出自山西臨汾,而這種風格上的雷同或許亦暗示了本尊造像的製作地區。與此同時,美國費城博物館與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所藏兩尊金代菩薩立像與本件有著相同的腰部飾帶,在下裙的處理上,本件與費城博物館所藏例亦有驚人的一致。現藏於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興化寺壁畫的菩薩立像中,也發現有相同的腰飾,而壁畫時代相對略晚,但仍基本可推測本件立像製作地區或為山西地區。
瓷
清乾隆御制粉彩無量壽佛坐像
清乾隆御制粉彩無量壽佛坐像
成交價人民幣 1,990,838元
粉彩無量壽佛坐像,為乾隆時期景德鎮御窯廠按照佛經法度,為祈求乾隆皇帝及皇太后福綿萬壽所燒造的宮廷佛教造像,為景德鎮御窯廠督陶官唐英及其重要助手協造官老格燒制的大尺寸瓷胎雕塑作品之一,不為多見。
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清檔》,即《清文件》記載,早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月十四日,司庫白世秀來說太監胡世傑交觀音木樣一尊、隨善財、龍女二尊。傳旨:交唐英照樣燒造填白觀音一尊,善財、龍女二尊,如勉力燒造,窯變更好,原樣不可壞了,送到京時裝嚴安供。欽此。」次年,乾隆帝又命唐英再加燒觀音及善財、龍女一套供養。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十日,司庫白世秀來說太監胡世傑傳旨,著江西照現燒造的觀世音菩薩、善財、龍女再燒造一分,得時在靜宜園供。欽此。」但因唐英未能完成燒造任務,奉回觀音。乾隆於二十日後追責唐英:江西於「五月初一日,司庫白世秀來說太監張玉傳旨:問燒造的觀音如何還不得。欽此。於本日將燒造過十一尊未成之處交太監張玉,口奏。奉旨:想是唐英不至誠,著他至至誠誠燒造。欽此。」六月,唐英入覲北上進京。六月二十三日,唐英面覲乾隆皇帝。「面奉諭旨:著燒造青花五彩觀音菩薩一尊,隨善財、龍女。」七月,唐英終將觀音等燒成進獻。乾隆「十三年七月十二日,司庫白世秀將江西燒造得觀音一尊隨善財、龍女持進,交太監胡世傑呈進,訖。」但是乾隆帝卻覺得瓷觀音手與髮髻皆為分開燒制,不甚滿意,於當日「七月十二日司庫白世秀來說太監胡世傑、張玉傳旨:著唐英磁白衣觀音手與髮髻不要活的,要一死的,燒的來燒不來?欽此。於本日,司庫白世秀問得唐英,據伊說若手與髮髻不要活的,無出火氣地方,燒不來。隨進內交太監胡世傑,口奏。奉旨:知道了。欽此。」乾隆皇帝無奈,只得先接收觀音以供奉養。其後據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月,《呈慈寧宮後殿佛堂石堂印奏片》記載,當時慈寧宮後殿即供有瓷胎自在觀世音菩薩、瓷胎站像觀世音菩薩、瓷胎如意觀世音菩薩各一尊。則當是前述《清文件》記載乾隆十三年(1748年)所燒造瓷胎觀音之延續。而在此之前的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唐英亦曾進貢「瓷佛三尊」。而御窯廠亦按照乾隆皇帝要求,改進燒造工藝,將「出火氣地方」改成佛像底部,遂能燒造大尺寸佛像入供北京宮廷奉養。如本次拍品即是。
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其信仰即包含了對今生在世生命福壽綿長的渴望,也覬覦了對死後往生極樂世界的祈禱。在佛教信仰中,對阿彌陀佛的崇拜上自帝王將相,下至普通民眾皆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明清之際,宮廷對以無量壽佛的推崇更為普遍,於清代最為鼎盛。康熙時期,康熙帝於晚年遵從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受無量佛灌頂;乾隆時期,乾隆帝生前為自己及母后廣造無量壽佛,死後於地宮門上亦雕刻無量壽佛造像,而幾乎使無量壽佛成為乾隆時期宮廷造像的標誌之一。
存世品中有數件粉彩無量壽佛像,紋飾設計與本尊如出一轍,但尺寸差不多是本尊的一半,是同類例子中最大的一件,這意味著本尊應作為主尊被供奉於宮中。以上提到較小的粉彩例子包括一件,著錄於1999年《清代瓷器賞鑒》,圖版232號;與拍品尺寸相近者,唯見2017年11月29日於香港蘇富比拍賣,編號2923。
石
遼石雕白衣觀音菩薩立像
遼石雕白衣觀音菩薩立像
成交價人民幣 834,256元
觀世音是以慈悲救度為根本誓願的十地等覺菩薩,也是大乘佛教中信仰最為廣泛的神祗之一。白衣觀音又名白處觀音、白住處觀音,是觀音菩薩呈現的諸多相貌之一。白色喻純凈,象徵菩提之心,表示觀音胸懷菩提之心。此尊菩薩面容沈靜內斂,身軀挺拔,氣質安靜祥和,頭戴披風,內罩花葉寶冠,冠內有阿彌陀佛坐像,坐像兩側浮雕卷草紋,華麗異常。瓔珞於腹前交叉及裙下,雙手佚失,上身內著僧祗支,下著裙,裙擺褶皺疏簡,自然下垂,跣足立於座上。此尊觀音面部表情委婉含蓄,深沈內省,充分體現出觀音菩薩普度眾生,慈悲為懷的佛性,代表了遼代雕刻的高度藝術水平。
同時期參考例可見於內蒙古巴林左旗遼上京出土的白衣觀音石雕立像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所藏銅鎏金白衣觀音立像,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所藏遼代白衣觀音立像,著錄於喜仁龍《中國雕塑》1926年,巴黎與布魯塞爾,圖577。
銅鎏金
明洪武銅鎏金阿彌陀佛立像
明洪武銅鎏金阿彌陀佛立像
估價人民幣 2,008,513 - 2,410,215元
阿彌陀佛跣足立於雙層蓮台,螺髪,高肉髻,螺發刻畫清晰,眉間有白毫。佛陀面容豐滿,神態莊重而安詳;袒前胸,上鑄萬字紋,內著僧祗支,外披袈裟,右肩搭袈裟邊角,下著僧裙自然下垂。左手於胸前結禪定印,右手自然下垂於側,結來迎印。袈裟背後刻有銘文「洪武丙子四月吉日,周府造一樣四十八尊,以報四恩者」。由銘文可知,此像鑄造於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一共鑄造48尊,風格古樸,韻味雋永,整體造型到細部刻畫帶有明顯的唐宋造像遺韻。 洪武時期的佛造像風格承襲宋元,少量存世洪武紀年造像可反映這一時期佛像藝術的基本風貌。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有一尊洪武款阿彌陀佛立像(館藏1973,0726.81),其形制與銘文皆與本尊一致,極有可能為同一批造像作品。同時期造像還可參考北京首都博物館所藏釋迦牟尼坐像兩尊,鑄於明洪武二十九年,與本件一致,其銘文書有「周府欲報四恩,命工鑄造佛像一樣五千四十八尊,俱用黃金鍍之…」相較於首都博物館例,當時製造5048尊,而本件僅鑄48尊,可知其等級之高。另外,台北故宮博物院則藏有同時期不帶銘文之例。
阿彌陀佛是西方凈土世界的教主,只為解眾生之苦,故發四十八大願,在歷經累世修行之後,報得極樂凈土,成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其造像常為立佛,且手作來迎印,併產生豐富多元的圖像變化,同類姿態於早期印度造像中即有範例,彭楷棟先生捐贈、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8-9世紀印度西北地區佛立像可作參考。
本尊造像身軀纖長,袈裟衣褶自肩至下,自然飄落,衣褶流暢,尤如「曹衣出水」,左手所施禪定印與宋代造像一致。此造像蓮座也比較有特點,雙層仰蓮,細巧而飄動感。目前存世明確標識為洪武時期造像的非常少見。僅見鑄造於洪武二十九年的小尺寸釋迦牟尼造像和本尊式樣的造像。本尊造像帶有明確的洪武紀年款,非常罕見。
圖文來源: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官網
往期鏈接:
2070萬港元成交的這套宮廷制式七佛偈唐卡,傳拓自北海公園
這個專場上的唯一拍品,詮釋了什麼叫「巨作絕品」
這五件佛造像拍出1200多萬,承載了多少謹慎而熾熱的崇拜
這尊罕見的銅鎏金嵌銀佛造像,展現了早期工匠的精湛技藝
為何專場呈現喜馬拉雅藝術,從這五件造像中找到答案
這個專場僅四件作品,但從中可探索中國早期佛教藝術奧妙
這尊西藏十五世紀佛像造型罕見,精緻細節彰顯魅力
明永樂宮廷造像專場拍賣,這三尊造像價值非同一般
為何美國佳士得秋拍專場上的這尊佛像估價超過500萬
藏傳佛教菩薩造像 氣韻生動異彩紛呈
※中船重工: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等攻關突破
※菲律賓近400名警官被革職 杜特爾特:警隊已腐爛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