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所謂「人養玉,玉養人」,真的是這樣嗎?

所謂「人養玉,玉養人」,真的是這樣嗎?

古人愛玉,對玉的讚美不絕於耳,君子以佩玉自喻,德才兼備;民間更是廣泛流傳著「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年」諸如此類的傳聞。

而網上也經常有人說:最近佩戴的玉更油潤、光澤了,身體也更加的強健了此類的話。那麼「人養玉,玉養人」這句話是真的嗎?人體與玉石真的能相互感應嗎?今天就讓寶玉帶領您來揭開這神秘的面紗吧。

人養玉 是有道理的

「人養玉」這個觀點確實是存在合理性的。一方面,人們經常把玉佩戴在身上,而玉與人體經過長時間的接觸後,吸收了人體分泌的油脂與熱量後,自然就會變得更加的溫潤、通透,而內部的小樣本的顏色也會變得更加的艷麗清晰,整塊玉摸起來油感十足;而不經常佩戴的玉石,你會發現裡面的水頭會逐漸的邊變干,光澤好像也變得暗淡無光。

另一方面,從古時候起人們就喜歡把高尚的品德、悠然的情懷置於玉中,其中就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歷史詩篇流傳至今,使得玉變得更加具有象徵性、更具有靈性,千百年的底蘊更是賦予了玉不一般的生命力,所謂人養玉,便是如此。

玉能否養身 ?見仁見智

有人說:「玉養身」是假的,所謂養身其實就是人們對於玉石的一種心理寄託以及對玉石能夠給人帶來美麗的裝飾效果和視覺享受。也有人說:「玉養身」是真的,因為古著《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以玉石入葯,能夠療疾和保健;《御香縹緲錄》中亦記載:玉石粉有美容養顏的功效;《禮記》中,也曾對玉在醫學上的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

究竟玉能否養身?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觀點,其實從現在科學的角度來解讀,是因為玉石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鋅、鎂、鐵、銅、硒、鉻、錳、鈷等,人們在通過長期佩帶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體皮膚吸收,活化細胞組織,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這倒也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寶玉想說的是:只有你認為有道理的就行了,相信自己。

玉養性 確實是真的

「玉養身」觀點迥異、見仁見智,但「玉養性」卻是從古流傳至今的。古語有云:玉有五德,仁、義、志、勇、潔!君子比德於玉,余俱為石矣。

「潤澤以溫,仁之方也」——溫和滋潤具有光澤,表明玉善施恩澤,富有仁愛之心;

「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玉有較高的透明度,從外部可以看出來其內部具有的特徵紋理,表明玉竭盡忠義之心;

「「其聲舒揚,博以遠聞,智之方也」——如果敲擊玉石,會發出清亮悠揚悅耳的聲音,並能傳到很遠的地方,表明玉具有智慧並傳達給四周的人;

「不撓而折,勇之方也」——具有極高的韌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人的勇氣;

故而君子佩戴玉,可以隨時提醒自己修身養德,逐步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而女子佩玉除了點綴裝飾外,更有一種說不盡的婉約。伊人如玉,玉如伊人,有玉在身,女子行為舉止都有所收斂,自然而然優雅從容,儀態萬千!

「玉養人三年,人養玉一年」,玉養人,更多的是養人的品性,養人的心情。只要您心情愉悅,以玉自喻,那麼玉就是在養人。

好了,寶玉今天就講到這裡了,明晚同一時間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世和田玉 的精彩文章:

99%的玉雕師都雕不出這樣的作品,因為……
文玩有包漿,那玉包漿又是什麼?

TAG:傳世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