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筆法精妙,結字甚佳,但不精墨法,創作能力將受到質疑

筆法精妙,結字甚佳,但不精墨法,創作能力將受到質疑

墨法之識

文/薛元明

墨法乃書法技法中的重要組成,亦稱「血法」,前人謂墨為字之血,所以有此一說。包世臣《藝舟雙輯》中認為:「畫法、字法,本於筆,成於墨,則墨法尤書藝一大關鍵已。」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則強調:「字之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

墨色不同變化不僅影響作品整體章法布白,對創作者思想情愫及作品意境影響很大,墨的干、濕、濃、淡、焦形成線條的方圓、曲直、粗細、疏密、濃淡、乾濕、動靜和剛柔有節奏的變化,導致氣韻生成,所以說,墨色變化也是書法「中和」思想的重要體現。

筆墨紙硯四者,筆是書寫工具,墨與紙是使用材料,四者有相互影響的關係,對墨法進行探討時必須明白這一點。使用健毫筆搭配濃墨,更能表現蒼拔雄勁之筆力,王澍說:「墨須濃,筆需健,以健筆用濃墨,斯作字有力而氣韻浮動。」硯是一種容器,若質地優良,則極易下墨與發墨,所謂「墨逾堅者,其戀石也彌甚」,對墨色表現大有裨益,使書法表現達到盡善盡美。

舊時都是磨墨,如今大多用墨汁,對硯台要求不是太高。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磨墨比現成的墨汁要好。墨汁在製作中含有大量膠質,容易沉澱,有時澀筆難行,不如磨墨效果佳,這就如同放在冰箱里冷藏的食品與新鮮食品口味無法相比的道理一樣,並且更為重要的是,磨墨過程實質上是構思過程,也是醞釀情感的過程。

經過磨墨,可以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筆先,省略這個過程,勢必要遜色些。初學寫字或臨摹日課,為節時省事,不妨改用墨汁,但最好還是滲少許水用墨條磨一磨,以分散其渣滓。宋蘇易簡《文房四譜》云:「研墨如病,蓋重其調勻而不泥也。」

研墨要涼,涼則生光,而不宜熱,熱則生沫。其中還要考慮到選墨問題,選墨要求質地堅細緊實,磨出的顆粒細膩,若膠重有雜質則不宜,上硯無聲者尤佳。色澤黑亮,以黑中泛紫光為最上乘,純黑次之,青光又次之。

墨色時常因書體風格不同而有所區別。一般說來,風格雄強者多用濃墨,淡雅秀逸者用淡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書者,有不同的喜好主張。宋多用濃墨,東坡居士謂用墨「須湛湛如小兒目睛乃佳」,觀其書作筆墨沉酣豐腴、神凝韻厚而力透紙背。

顏真卿、劉墉、康有為、沙孟海和陸維釗等大師也都是善用濃墨的典範。淡墨作書予人清淡古逸之韻,當書家想要表現清和靜雅的意境時,可用淡墨,但不能太過,歐陽詢說:「墨淡則傷神采,絕濃必滯鋒毫。」因而必須做到「濃欲其活,淡欲其華。」姜夔《續書譜》云:「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淡墨一般用於行、草書創作,而不宜作篆、隸、楷書。

明董其昌善用淡墨,書跡清淡古雅、秀逸淳和,透露出飄然欲仙、不染凡塵煙火的氣息,清王文治也專尚淡墨。使用淡墨常有四種方法:

一是用清水將濃墨稀釋後使用,這是最簡單的方法;

二是用筆毫先蘸少許濃墨,墨多時可在硯邊揩拭,再多蘸清水後運筆,連續寫下去,墨色便會產生由淡到濃、由潤而燥,豐富的層次變化;

三是筆肚飽蘸清水後,用筆鋒蘸少許濃墨使用;

四是先把筆洗凈,略擠筆毫,稍含水分,再蘸少許濃墨,寫至筆枯鋒散時,在硯邊抹攏鋒毫再寫,依此往複,筆下墨色便形成濃淡枯潤的節奏變化。

在傳統哲學範疇的陰陽兩極中,濃墨屬陽極,淡墨屬陰極,實際上,墨法並不是簡單的濃淡兩極,而有多種變化。首先要注重水的妙用。黃賓虹強調說:「畫架之上,一缽水,一硯墨,兩者互用,是為墨法,然而兩者各具其特性,可以各盡其所用,故於墨法外,當有水法。」

李復堂說:「八大山人善於用筆不墨不佳,石濤善於用墨而筆不佳,我善於水,筆墨關紐在於水。」水墨結合形成潤墨,墨色常從點畫中暈化開來,古人形容為「潤含春雨」,行筆需快捷靈動,不可凝滯,潤墨使點畫有豐腴圓滿但不臃腫的韻致,渾厚華滋。

其次是枯墨的配合運用,包括飛白、枯筆和渴筆等,能較好地體現出沉著痛快的氣勢和古拙老辣的筆意,即孫過庭《書譜》中「帶燥方潤,將濃遂枯」所指。在運筆中有意識使墨干一些,用筆迅猛磨擦紙面,筆畫呈現出的毛而不光的線狀,米芾尤善用此法,筆觸疾中帶濕、枯中有潤,似干實腴,所謂「乾裂秋風」。在用墨過程中,濃淡並沒有定規,完全以書寫態勢變化為轉移,歐陽詢在《用筆論》中說,「其墨或灑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勢,隨其變巧」,不可片面、生硬地去追求墨的濃重或枯澀。

清代姚孟起說:「功夫深,雖枯亦潤;精神足,雖瘦亦肥。」有了深厚的筆墨功力,墨枯處顯潤之妙味,墨潤處反見枯筆意境。如果使用枯筆不當,墨色沉悶,給人以虛浮的感覺,不善用潤墨者,墨氣雖厚重,卻是亂泥一團,臃軟無力,此是用墨者大忌。

書畫兼善者的墨色變化能力,確實有許多單純書家不及的地方,最善用墨者遠有王鐸,近如黃賓虹。王黃二人同為書畫大家,但各有不同,王鐸善用「漲墨法」,得益於生宣羊毫的使用,在初期並不能得心應手,留心王鐸早期作品,有時表現效果並不好,臨摹王鐸作品時不必照葫蘆畫瓢。

對某種新興材料嘗試有適應過程,尤其是在生宣上,掌握難度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墨法有時可得其一,而不可得其二。王鐸「漲墨法」是為了追求視覺效果,有的時候是一個墨團,王鐸求的也就是一個墨團,有對於整體表現形式的要求。

黃賓虹墨法更加複雜,而且應用到金文創作中,這是對王鐸墨法的深化開拓,對當今書壇影響巨大。他對墨法創造性變革徹底解放了書人在用墨上的保守姿態,以更加開放的目光來樹立書法新的審美範疇,使書法創作表現形式更加豐富。當代書壇,如果書家筆法精妙,結字甚佳,但不精墨法,創作能力將受到質疑。

墨法應用關乎筆法、章法與結字三者。墨法相對筆法來說,筆法技術性操練的成份居多,一般情況下,存在恆定性,除非在乖合極度反常的情況下存在發揮失常的可能性,墨法則不具備恆定性,每次加水的多少,以及間隔時間的長短,都會影響墨的表現效果,具有不可控性,因而難度大,即使是最熟練的書家,在創作的一瞬間也會有失誤。

墨法使書法顯得更有情趣,是對筆法的重要補充,對章法也起到調節作用,王鐸更多地就是從章法角度去考慮,改變局部疏密對比關係,進而影響整體視覺審美效果。

在具體創作中,要注意多種用墨方法融會貫通、靈活運用,使作品盡顯墨法之趣味。對於墨色本身與白地的關係也要加以考慮,所謂「計白當黑」,「於無字處見真味」,這才是用墨的最高境界。

素材源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隨緣點贊

歡迎關注和轉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用墨·推薦繼續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臨帖幫 的精彩文章:

放大讀帖,這日本人寫得真不賴!
書法中的行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TAG:書法臨帖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