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光榮:桐梓民國41兵工廠辨誤

黃光榮:桐梓民國41兵工廠辨誤

《遵義史話》欄目由遵義市政協文史委與遵義她生活聯辦。

關注我們,為您揭開遵義厚重歷史的冰山一角。

1997年10月出版的《桐梓縣誌》427頁載:「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該廠於1938年初遷廣西融縣,再遷桐梓縣城西南郊傅家龍洞,更名為軍政部兵工署四十一兵工廠。對外稱「桐油公司」。

初期,僅有300餘人,隨後,瀋陽兵工廠、江陵兵工廠、鞏縣兵工廠、漢陽兵工廠陸續遷來,人員達3800人,佔地面積為30萬平方米,修建簡易廠房,1938年正式投產。開始僅產」七九式」步槍(又稱「中正式」)。

是年底,產捷克式輕機槍。」此記述多有謬誤,筆者著文引用發表對外宣傳,以訛傳訛,帶來不良效應。於是有文:「整個8年抗戰中國產的「七九式」步槍共生產95萬餘支,而桐梓41兵工廠生產的「七九式」步槍約佔有一席之地1/4,有24萬餘支。另外桐梓41兵工廠也仿製生產捷克式輕機槍,8年共生產了10萬餘挺。41兵工廠生產的武器有力支援了抗戰。」(見遵義市政協2017年9月《紀念全面抗戰爆發8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引起一些專家學者提出質疑,41兵工廠能生產哪么多產量嗎?過去文獻資料欠缺,出現謬誤是難免的。

為不再以誤傳誤,以訛傳訛,去年國慶中秋8日長假,有時間翻閱多年收集有關文獻資料和網上查閱,進行釐正,辨誤,其後加上到實地調查,多次修改文稿,為恢複本來面貌作出努力。

俞大維

41兵工廠名稱來源

1928年北伐成功, 國民政府統一中國。 在11月成立了軍政部, 下設兵工署,統理全國兵工生產。1933年3月,俞大維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軍政部兵工署少將銜署長。

俞大維(1897年12月——1993年7月)浙江紹興人,他的外曾祖父是曾國藩,表哥是陳寅恪,親家是蔣經國。俞先後留學哈佛、柏林大學,主攻哲學和數學,聽過愛因斯坦授課,成為國際著名彈道專家

直到前幾年,俞大維的名字才在大陸被人們重新提起。慶祝50周年國慶的一項重要活動是表彰為兩彈一星做出巨大貢獻的23位傑出科學家。在頒獎大會上,受獎的首席科學家錢學森在講話中說:「……今天我們能交出這樣一張成績單,要特別感恩和懷念三位先賢前輩,第一位就是俞大維先生。例如在場的受獎人任新民、屠守鍔、姚相斌、孫家棟、黃緯祿、徐蘭如、沈正功及謝光選均系在俞大維的兵工廠及研究機構工作或資送出國留學培養出來的人才……」。

俞大維是浙江紹興人,1897年12月25日出生,先後就讀於復旦大學、聖約翰大學,21歲時到哈佛大學攻讀數理邏輯,拿到博士學位後又到德國大學攻讀數學及德國哲學,並有幸系統地聆聽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取得第二個博士學位後俞大維便留在德國進行兵器及戰略研究。後婉拒美、德等國的高薪聘用,1928年俞大維從德國毅然回國效力。

1929年4月,俞大維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軍政部參事。1933年3月,俞大維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軍政部兵工署少將銜署長。1946年初任交通部長。1993年7月8日因病辭世,享年96歲。

1930年他奉命採購歐洲有名的博福斯(Bofors)工廠生產的75型山炮,他親自到工廠所在地瑞典去洽談。當時國民政府每年都向該廠購買12門這種山炮,廠方也照例為他準備了12門,並告訴他將有一筆不菲的回扣(那時叫「傭金」)。當他知道這筆回扣正好購買 3台同樣規格的山炮以後,立即平靜地說:「希望你們趕工,15門山炮一齊交貨。」這句輕描淡寫的話讓工廠的上層人士大吃一驚。

在兵工署工作的12年間,他不但注意國外科技動態,還專門成立了研究部門,開發研製適合中國國情的軍械。在抗戰8年中,兵工署下轄的許多兵工廠生產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保障了正面戰場的武器供應,因此他常戲稱自己是「打鐵的」或「鐵匠」,並以尉遲恭自況。他是彈道專家,各兵工廠有重要武器試驗,他必定親臨現場,並對有關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在重慶還成立了技術學校,為中國兵工事業培養人才,以兵工署的名義向國外派了不少研修生,後來,這些人才為中國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38年春為西遷的抗戰兵工廠保密急需,俞大維明令採用以數字代稱原兵工廠名稱,各省給予十個號碼。湖北省因為漢陽兵工廠是當時最老牌,也是規模最大的兵工廠,拔了頭籌,得到一到九的編號,因此漢陽兵工廠改稱第一兵工廠,漢陽鋼藥廠改稱第二兵工廠。

湖南為十到十九, 當時鞏縣兵工廠已遷到湖南辰溪, 因此改稱第十一兵工廠四川省得到了二十到二十九,四川兵工廠是地頭,理所當然是二十兵工廠,當時金陵兵工廠已遷到重慶,因此改稱二十一兵工廠。 三十廠是陝西第一兵工廠,在西安。四十廠是廣西第一兵工廠,廣東第一兵工廠當時遷到了廣西融縣, 強龍不壓地頭蛇, 改稱四十一兵工廠。廣東第二兵工廠遷到雲南昆明,改稱第五十廠。這項更動,多少去除一些地方色彩,軫域之見。

⊙抗日戰爭時期軍政部兵工署所屬兵工廠西遷

從1937年8月起至1938年2月為軍政部兵工署所屬兵工廠內遷的第一次高潮。內遷的主要兵工廠有:上海鍊鋼廠於1937年11月分批遷往武漢;金陵兵工廠於1938年9月遷往重慶,與四川第一兵工廠合併;軍用光學器材廠籌備處於1937年10月遷往重慶; 濟南兵工廠於1937年9月遷移西安,改名陝西第一兵工廠籌備處;航空兵器技術研究處於1937年11月遷抵武漢;廣東第一兵工廠於1937年12月遷往廣西融縣;鞏縣兵工分廠於1937年11月遷往四川;炮技處分遷往武漢、長沙、株洲;中央修械所於1937年12月遷往湖南衡陽;廣東防毒面具廠建立不久即遷往廣西柳州;應用化學研究所、百水橋研究所和彈道研究所均於1937年冬遷往四川重慶。

1938年春,各遷移的兵工廠陸續到達目的地。時任兵工署長俞大維明令採用以數字代稱原先兵工廠名稱,按重新命名統稱兵工署第×工廠

1938年春至1939年冬為兵工署兵工廠遷移的第二個高潮。此中國兵器工業再度被迫向西部遷移,內遷的最終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四川,特別是重慶地區

如第1工廠(漢陽兵工廠) 1938年6月遷往湖南辰溪,1939年又遷往重慶;第22工廠(漢陽火藥廠)1938年5月遷往湖南辰溪;第11工廠(鞏縣兵工廠)1938年春遷往湖南長沙,1939年12月又奉令遷往重慶;在宜昌受阻後又折返安化;第50工廠(廣東第二兵工廠)1938年4月遷往重慶;第3工廠(上海鍊鋼廠)遷往漢陽後又於1938年6月遷往重慶;第30工廠(濟南兵工廠)於1938年4月經武漢遷往重慶;第40工廠於1938年遷往四川;第41工廠(廣東第一兵工廠)於1939年12月遷往貴州桐梓;中央修械所於1938年冬遷往貴州貴陽,1943年改為兵工署第44工廠。

經過兩次內遷,中國兵器工業重心從戰前所在的東部沿海地區和中部地區轉移到西南地區,一時四川成為中國的兵工重地。特別是四川重慶地區成為中國兵器工業的最重要的基地。尤其是重慶附近。戰時重慶工業地域分布,主要沿長江和嘉陵江兩岸地勢較為平坦處設立工廠。

除第40工廠(抗戰後撤銷)在綦江外,其餘各廠均分布在兩江河谷地帶,這種分布便於各廠充分利用水運。從長江沿岸東起唐家沱西至銅罐驛,依次散布著兵工署第2工廠、第50工廠(現望江廠)、第10工廠(現江陵廠)、第30工廠、第21工廠(現長安廠)、第20工廠(現長江廠)、鋼鐵廠遷建委員會(現重鋼)、第11工廠(後遷台灣)。嘉陵江沿岸的兵工廠,主要集中在雙碑,有第24工廠(現特殊鋼廠),第25工廠(現嘉陵廠)等。瀋陽兵工廠在「9·18事變」中被日本侵略軍佔領而成為日本的兵工廠。

。。。。。。

未完待續

史話連載,每周六更新

主編 | 鄭易

編輯 | 安念兒 潤生 青塵

統籌 | 金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鄭易 的精彩文章:

韓中州:大足石刻

TAG:鄭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