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各弦徽位處的泛音的原理

各弦徽位處的泛音的原理

普庵咒

 聽玄—郭關古琴專輯

郭關 

00:00/12:23

泛音是古琴富有魅力的音色之一,與按音、散音共同構成古琴的三大音色體系,如用天、地、人三才來寓意此三種音色的話,泛音應位於天,被譽為「天籟之音」。

其它樂器雖也可演奏泛音,但少有能像古琴這樣能如此豐富、如此清晰地演奏旋律的,如《梅花三弄》、《流水》等琴曲的泛音段落。古琴的十三徽各配一泛音,同一弦不同徽位的泛音或兩音相同、或倍半相和、或子母相依,但各徽處的泛音究竟為何音呢?各徽處的泛音與該弦的散音有何關係、相差幾何呢?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古琴泛音的發生原理:

通過左手在琴弦均分點處的虛按(或虛點),以阻止整條弦的振動,只讓部分琴弦振動,部分音段的振動,便產生了古琴的泛音,左手所虛按的地方便是古琴的十三個徽位。

其實古琴整條琴弦的所有的地方,都能把整條弦平均分成若干份,但我們人類耳朵所能接受的,也只是有限的幾等份。古人將古琴泛音的潛力發揮到了極致,十三個徽位,外加兩個暗徽,十五個分音點,恰好好處,不多不少,增之太繁,減之太簡。

一、七徽——二分音點

七徽把琴弦均分成兩部分,也是整條弦的二分音點二分之一處。「倍半相生」是古琴常用的一種生律法,無論是「五度相生律」還是「純律」,都運用到了「倍半相生」這一原理。

什麼是「倍半相生」呢?

就是琴弦加倍,則所發音為低八度,弦長減半,則所發音為高八度,故低八度為「倍」,高八度為「半」。以發音中國傳統的律管來打個比方,一個長10CM的管子,此管的音高為「1」,要想找出它的高八度高音「1」,便需把管子減半,重做一個5CM的管子即可(此說僅指原理,成律並非如此簡單,管子的口徑、材料、吹奏方法等影響音高的因素有很多,如管子的口徑應隨之而變);反之想要找出它低八度的低音「1」,便需把此管子加倍,再做一個20CM長的管子即可(管子口徑也應隨之而變)。

古代的「倍半相生」及「三分損益」便是從古代的管樂和弦樂上發現的,況古琴弦質內實,可隨手右彈左調,安其一弦便能兼取各音,所以古琴較律管用此律也更加清晰。七徽是整條弦的二分之一處,所以此處的泛音的音高便是此弦散音的高八度音。

結論:七徽==散音的高八度

二、五徽、九徽——三分音點

五徽和九徽是琴弦的三分音點,即把古琴均分成了三等分。先說九徽,九徽按音為本弦散音的子音,即與散音成五度關係,如果三弦散音為「1」,那麼此處的按音即為「5」,泛音也由典型的「三分損一」所生,故九徽處的泛音也為「5」,只不過要比按音高一個八度而已,所以九徽處的泛音為高音「5」,與此弦的散音相差一個八度又加一個五度。根據「相同分音點泛音等高」(也有特例,下文詳解)的原理,所以五徽處的泛音,也為高音「5」,與此弦的散音相差也為一個八度+一個五度的關係。

結論:五徽、九徽==散音的八度加一個五度

三、四徽、十徽——四分音點

四徽、十徽與七徽等同為琴弦的四分音點,即把琴弦均分為四等分。七徽上文已經得出結論,為該弦散音的八度音,此處先放下不提。另外,我們先換個角度來看一下另外的兩個徽,四徽是七徽至岳山這一部分琴弦的二分音點,也就是四徽又把這一段均分成了二份;同理,十徽也把七徽至龍齦這一部分均分為兩部分,那麼我們再套用「倍半相生」的原理,十徽與四徽便為七徽處的高八度,與該弦的散音也為同一音,只不過又高了一個八度而已,即與該弦散音相差兩個八度,還用上文的三弦散音為「1」舉例,那麼四徽與十徽處的泛音便為倍高音「1」。

此處又出現一個矛盾,即上文所提到「相同分音點泛音等高」的原理,七徽與四徽、十徽也同為該弦的四分音點,為何音高與四徽、十徽又相差一個八度呢?

我們也別忘了,七弦不僅為琴弦的四分音點,同時也為該的二分音點,換言之,七徽為該弦的四分之二處,用分數的形式記錄便為2/4,其實在數學中一般是不這樣記錄的,2/4隻被記錄成1/2,所以此處要衍成了一個原則:「泛音就近不就遠」,即該徽的泛音,只算第一次均分時的一個分音點,也就是較小的一個分音點,即只算它的二分音點,而不算它以後又被做為新的四分音點及六分音點。

所以七徽雖與四徽、十徽一樣為四分音點,但他們的泛音音高卻不相同,只不過為同一個音而已。同樣的問題也出在下文琴弦的六分音點上。在六分音點中,七徽、五徽、九徽也與二徽、十二徽一樣,同為琴弦的六分音點,但七徽與五徽、九徽,五徽、九徽又與二徽、十二徽處的泛音也各不相同,原理同上,下文便不一一解釋。

結論:四徽、十徽==散音的兩個八度

四、三徽、六徽、八徽、十一徽——五分音點

古琴的琴律是「五度相生律」與「純律」的一個組合體,「五度相生律」大家比較了解,知道「三分損益法」是其重要的一種方法,那麼何來純律呢?三徽、六徽、八徽、十一徽這四徽的生律原理便是典型的「純律」。

何為純律:

純律是在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間成律的基礎上,又加入第五分音,使其與基音又構成一個新的大三度,以此形式依次生出所有的音。

三徽、六徽、八徽、十一徽便是琴弦的五分音點,正好符合「純律」的生律方法。以三徽為例,三徽為四徽至岳山部分的五分之四處,所以依據「純律」的生律方法,三徽的泛音應與四徽泛音為大三度關係,還用三弦音為「 1」為例,其四徽泛音為倍高音「1」,那麼三徽但為倍高音「3」。同理,六徽、八徽、十一徽處泛音也為倍高音「3」。

眾所周知,不同的生律方法,所生成的每個音都略有不同,古琴的琴律融合「五度相生律」和「純律」於一體,自然不可避免地在個別音上出現了一些差別,典型的就是上文三徽、六徽、八徽、十一徽等四徽所生出的三度音。同樣一個「3」,五度相生律所生成的「3」要比純律生成的「3」要高一些,比如正調中五弦十徽「3」,便略高於三弦十一徽處的「3」。

嚴曉星先生在《楊師百應對蕭友梅》一文中,曾提到這樣一個細節,楊時百先生彈完正調後,往往又將五弦調松一些,使其五弦十徽與三弦十一徽等高。我想文章只是表明了楊師百對中西樂的一種態度,舉一例子而已,所以後文並未錄全,其後如何不得而知。如果楊這一做法僅僅是為了遷就「純律」,我想此舉大可不必。如果鬆了五弦,五弦便與七弦相離,只能將七弦再做調整,調鬆了七弦,為使二弦與七弦倍半相和,又得再調二弦。這樣的調弦法,現在很少有人運用,因為古琴是畢竟是以「五度相生律」為主,只是三徽、六徽、八徽、十一徽恰好和「純律」相遇而已。

「五度相生律」和「純律」兩種律制的所產生一些的偏差,其實對古琴的演奏並未造成多大的影響,因為歷代大多數琴譜中很少出現這幾徽的泛音或按音,只有少數的曲子中出現了這幾徽泛音,如丘明《碣石調.幽蘭》、姜白石《古怨》等。

兩律孰是孰非,古今多有爭辨,本文不做探討,只是讓大家明白,這幾徽的音的音高及生成原理而已。

結論:三徽、六徽、八徽、十一徽==散音兩個八度+一個大三度

五、二徽、十二徽——六分音點

二徽、十二徽與五徽、七徽、九徽、共同為琴弦的第六分音點,將琴弦均分成了六份。七徽、五徽、九徽上文已經找到,按「就近不就遠」的原則,此幾徽應就二分音點及三分音點時的音高。這裡只需找到二徽、十二徽音高即可。二徽、十二徽分別是五徽至岳山,九徽至龍齦這兩個音段的二分音點,再套用「倍半相生」的原理,便可得出二徽和十二徽為五徽和九徽處這兩個音的一個八度。還以三弦為「1」為例,五微處為散音的高八度加一個五度,即高音「5」,那麼二徽便為倍高音「5」,十二徽同理,也為倍高音「5」。

結論:二徽、十二徽==散音兩個八度+一個五度

六、一徽、十三徽

一徽和十三徽並非整條弦的均分點,只是部分音段的分音點,如一徽為四徽至岳山處的二分音點,十三徽為十徽至龍齦處的二分音點,再按照上文提出「倍半相生」的原理,便能找到此兩徽的音高。以一徽為例,四徽的音高為散音的倍高音,那麼一徽做為其二分音點,便又加一八度,和散音相距三個八度,十三徽也同此理,同樣為散音的第三個八度。

結論:一徽、十三徽==散音三個八度

至此,一至十三徽處的泛音高均已全部找到,且有如下規律:

1、 所有徽位處的泛音與本弦散音只有三種關係:或八度相同、或五度相生、或三度相和。如三弦散音為「1」,那麼該弦所有泛音只有「1」、「3」、「5」三種,別無他音。

2、各徽泛音分別以七、十、四徽為起點,分別向外(龍齦與岳山)呈呈三度、五度等關係有序排列,且除七至十徽、七至四徽兩准泛音不在同一音區外,其它兩准均在同一音區)。以三弦七徽為例,七徽為「1」、左邊兩徽:八徽為「3」(高一八度),九徽為「5」,右邊兩徽:六徽為「3」(高一八度),五徽為「5」。舊說稱其為泛音四准:十三徽至十徽:左上准,十徽至七徽:左下准,七徽至四徽:右下准,四徽至一徽右上准,這四准將徽位上的所有泛音有序地分成了四組。

3、各弦泛音均以七徽為軸心,左右兩邊一一對稱。以三弦為例,八徽為「3」,六徽為「3」;九徽為「5」,五徽為「5」;十徽為「1」,四徽為「1」;十一徽為「3」,三徽為「3」;十二徽為「5」,二徽為「5」;十三徽為「1」,一徽為「1」(註:只標明唱名,具體音區上文已有詳解),

4、琴弦均分段越少,泛音與本弦散音的音距越小;均分段越多,泛音與本弦散音的音距越大,

其實律學只是我們浩瀚琴學的一小部分,琴人明白與否,對其演奏並無太大的影響,但古琴律學中所包含的妙趣,如不去了解,可能我們便無法感受。上文的內容我想和解傳統的玩具九連壞相似,看似複雜,其實環中自有規律,一旦窺透其中奧秘,便能迎刃而解,自然能得其中之妙!

藝術欣賞

郭關道長: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斫琴等領域;曉音律、幼隨祖父習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良宵引》 郭關道長演奏,自斫琴,吳聲絲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成人插畫,人生冷暖
書齋聯拾趣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