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變形記
普庵咒
聽玄—郭關古琴專輯
郭關
00:00/12:23
點擊上方綠標,聆聽古琴音樂
孔子琴坊倡導一種精緻的生活方式
今天想給大家講個故事
主角是宋太宗和琴待詔朱文濟
宋太宗趙光義:宋太祖趙匡胤之弟,是宋代的第二個皇帝。太祖、太宗兄弟兩個出身於軍人之家,卻雅好文藝。太宗更是說出了「開卷有益」這樣的千古警句。
因此,有這樣的老祖宗,宋徽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就並非偶然了。宋代重文輕武的傳統從開國一直延續下去,士人無不擅長琴棋書畫,整個國家的文化氛圍蔚為大觀。
官琴局
宋代皇家第一次在中國歷史上設立官琴局,官方開始製作統一標準的古琴。
閣譜
北宋宮廷對圖書典籍非常重視,設立了官方圖書館。
《淳化閣帖》
被譽為「法帖之祖」的《淳化閣帖》是由宋太宗出面組織編纂的。這是中國書法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地把歷代的名書法貼集合在一起,這對後世的書法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宋太宗的字真的挺好看。
宋太宗非常喜歡古琴。我們知道,皇帝喜歡什麼,什麼就要變變形。宋代初年流行隋代賀若弼創作的曲子,有兩首曲子分別叫做《不博金》《不換玉》,宋太宗覺得俗,硬是給改成《楚澤涵秋》和《塞門積雪》。本是「鐘鼓饌玉不足貴」的剛正曲意,搖身一變成了秋湖和冬雪。
改了曲名,宋太宗仍不過癮。直接把古琴的琴弦在七弦的基礎上加上兩根,做成了九弦琴。
古琴在魏晉定型以前,經歷過一個漫長的樂器改革。漢代人喜歡把天、地、人、陰陽、五行攪和在一塊,因此古琴的七根琴弦就有了其特殊的含義。五弦為金木水火土,外合宮商角徵羽,外加文王一弦、武王一弦。
到了唐代,古琴就已經基本定型了。但宋太宗偏要自比先賢,為了出名,一個人就加了兩根弦!
九弦琴的事,宋太宗認認真真做了下去。他把琴弦的名字從「金木水火土文武」給改成了「君臣文武禮樂正民心」,創建和諧社會。甚至還專門找來樂師為這個九弦琴譜寫了新的曲目,一共37卷。還發明了相應的調弦方法。宋太宗對自己的新樂器十分滿意,並吩咐下去,以後皇家辦春晚的時候,就來彈九弦琴。
皇上一說好,身邊的臣子就全是一副阿諛奉承的樣子,唯獨一個人敢說實話——琴待詔朱文濟。
「待招」就是隨時stand by,琴待詔制度從漢代就開始有,一些具有文藝才能的人聚集在皇帝身邊,有琴待詔和畫待詔等等。
彈琴這麼出色的人自然會對古琴藝術愛之深切,一聽宋太宗說要做九弦琴,朱文濟非常冷淡地說:彈五弦琴都能演奏上古的音樂,後來加的兩弦足夠了。
宋太宗氣得沒理他,等做完了琴就讓朱文濟彈。見到這九弦琴,朱文濟依舊不彈!
宋太宗氣出了內傷,做了一件幼稚至極的事情:重重地賞賜另一個資歷淺的琴待詔,叫蔡裔。還賞了人家衣服穿,宋代的朝服用顏色來區分,琴待詔也就相當於全國文聯的一個副處,是七品,穿綠衣服。宋太宗這一賞賜,蔡裔一下升為五品,就相當於正廳級,穿紅色衣服,多喜慶。琴待詔就倆人,朱文濟一個人穿綠衣服,高下立判。宋太宗後來又把這個蔡裔調到四川劍南出了一個大肥差,回來以後發了大財。
而朱文濟就那麼看著,也不生氣。
強迫症的宋太宗又做了一批新的九弦琴,而且就跟這朱文濟幹上了,想盡辦法使他低頭。而且這次還把紅色朝服和一堆金銀財寶專門擺在九弦琴邊上,當著群臣的面問朱文濟:你說這九弦琴能彈么?
朱文濟依舊不動!宋太宗立刻要把他押到中書省治罪,朱文濟此時才被迫拿起琴來彈。居然就用其中的七弦來演奏,彈完,當朝宰相過來問:「誒呦,您彈的這首新曲子很好聽啊,叫什麼名兒啊?」朱文濟冷冷地答:我這彈的是古曲《風入松》!
那是公元995年冬天的開封,朱文濟讓宋太宗的心拔涼拔涼的,真是一位剛正不阿只說真話的藝術家。宋太宗到最後也沒有殺朱長濟,反而認為這是一個有氣節的人,像《風入松》里迎風挺立的松樹。最後還找了僧人元靄給他畫了一副寫真,看過這幅畫像的人都說「風骨清秀,若神仙中人」。
宋太宗擅自為七弦琴加兩弦而且還制度化,祖宗之命難以違抗,宋代的皇帝也拿這九弦琴沒辦法。等到宋代滅亡以後,宋太宗做的那些曲子和他的九弦琴很快就消失的無影無蹤。而朱長濟的琴藝卻傳給後人,在古琴的流傳與演奏中生生不息。
藝術欣賞
郭關道長: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斫琴等領域;曉音律、幼隨祖父習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良宵引》 郭關道長演奏,自斫琴,吳聲絲弦
※中國畫家眼中的理想男人:閑逸懶散、安享詩酒田園之樂
※石濤《歸鄉圖冊》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