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賽在即,來聽聽往屆冠軍之言

大賽在即,來聽聽往屆冠軍之言

作者介紹:

董一凡

信息學院 大二學生

對外經貿大學第一屆詩詞大會

冠軍組嘉樹隊成員

常有人問我

為什喜歡古詩詞

我卻不知道如何作答

我想,理一理我與古詩詞的緣分、談一談我對古詩詞的感受之後也許會有答案。我認為人對古詩詞的體會是分為四個階段的。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我不是從小就喜歡詩詞,但從小接觸到的詩詞卻不少。記得小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喜歡在每節課後分享一些他喜歡的詩句——只是一些散句,並不成篇。童年時候記憶力是最好的,這些詩句一般當場就能記住,有「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有時候老師甚至會和著曲調把詩句吟唱出來,他朗誦或者吟唱的聲音成了我對童年時語文課最生動的回憶。

只可惜,小時候如果不去研究,較難了解這些是何意,即使理解了表達的意思,卻仍不解其中的感情,更不知它們為何如此被人稱道。但兒童常用最純凈的眼睛看事物,也擅長聯想,即使不知詩句的背景甚至是上下句,不解其情感,依然能夠感到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必然是美的、巧妙的。好比見到月亮不認識,以為是懸在空中的玉盤——也是非常美妙的事物,而且這種美妙彷彿從天上下到了人間。

童年保留至今的記憶往往最為深刻,即使是一知半解的詩句,在將來也很難從記憶中消除了——何況將來還會與它們再三重逢。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我問過身邊一些喜歡古詩詞的朋友們,他們很多都是在十二三歲的年紀對它產生興趣的,我也不例外。青春期是一個情感充沛的時期,並且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只要用心閱讀和體會,不難發現古詩詞的美——可能依然不理解很多詩句的情,但已具備一些欣賞語言美的能力,並能夠體會一部分的情感。

我開始喜歡上古詩詞,是在讀到《錦瑟》後,那正是我很喜歡華美的詞語句子的時候。讀到這首詩,我當然不明白其中隱晦含蓄的情感,只是感受到了它語言的精美,並朦朧地感覺到一些悲愴的感情。此後我開始關注古詩詞,從李商隱的《錦瑟》,到《無題》系列,到《長恨歌》、《琵琶行》……同時還開始喜歡紅樓夢,這也正面促進了我對詩詞的喜愛。

少年時代也是個無憂無慮的時代,古詩詞中的悲歡離合我們基本也還難以感同身受。因為我們大多還沒有經歷過黯然銷魂的別離,漂流在外的思鄉,纏綿悱惻的愛戀,鐵血忠誠的情懷,九死不悔的追求……但我們仍然願意從紙上的文字中感受這些情感力量,帶著我們自己的一些理解,或許會有偏差。但我認為稍稍的偏差或是曲解是不要緊的,有時候這種偏差或曲解反而意外地符合我們身處的情景,即使不是原詩表達的意思,也會讓人心頭有種共鳴。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在開頭也說了,很多人問過我和我的一些朋友,為何喜歡古詩詞。我說不出為什麼喜歡,大概是因為這是個漸變的過程吧。

我上面說到童年時代、少年時代與古詩詞的緣分,那是從記憶到初步理解的過程,但是受到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對很多古詩詞還是難以深入理解。大多數詩詞的情感都能夠看解析了解,卻不能感受。通過親身的經歷,或以自己的經歷聯想,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與他感同身受。這並不是說我們為了理解古詩詞中的情感就要把這些都經歷一遍,而是我們可能在一個偶然的瞬間突然明白了詩句中的意思。這個過程沒有任何刻意,生活中我們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情景,有些情景和讀過的古詩詞中何其相似,讓我們立刻就想到了它們。這種情況發生多次後,這些詩句便和人融為一體了。當人與詩詞合為一體,我們便說這個人充滿了詩意,而且,充滿詩意的人,甚至不需要再去親身經歷詩詞中的境遇,就能感受到詩情;人若是充滿詩意,其生活也必然是充滿詩意的。

我在高中有段時間不喜婉約詞。我喜歡唐詩曠達的氣質,即使表現悲哀的心情也有一份豪放在;我也喜歡詩經的淳樸真摯,楚辭的瑰麗奇異,以及魏晉古詩簡樸的情理和對人生的討論……但當時,詞中僅有蘇辛二人的作品讓我喜愛。後來這種情況改變了,我開始意識到這些曲折含蓄、纏綿悱惻的情感,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性格的一個側面,並且使我們的性格、情感更加豐富。我也逐漸感受到這些詞的美——這與我對一些詞句身臨其境是很有關係的。有一回傍晚登樓,夕陽西下,突然想到柳永《八聲甘州》中「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過去不喜柳詞,此刻才發現這三句話勾勒出的是何其開闊的景象!雖表達的情感悲涼,氣勢卻不輸唐詩。過去我對婉約詞的看法,還是有諸多偏見的,但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這種偏見的消失,是個漸變到突變的過程。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每一次對詩句突然的感同身受,便會使人對詩詞多幾分喜愛。這不僅是與古人的時空對話,也是與我們民族性格和文化的融合。

此心安處是吾鄉

除了為什麼喜歡詩詞外,還有一個問題是經常被問到的:學習詩詞有什麼用。

這個問題一方面可以用上面一段說到的「感同身受」來回答,另一方面我認為,古詩詞是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學習它不只是為了傳承,也是為了能對我們自己的文化有認同感、歸屬感和自信。

在中學時代我身邊有一群同樣喜愛古詩詞的同學,我們偶爾會在早讀課時玩飛花令或詩詞接龍,平時也會交流讀詩詞的感受或自己創作的心得。交流詩詞的時光非常快樂,會感受到我們像一個家庭。而且這種感受對於遠在他鄉的人們會更強烈。如今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出國留學,有些同學在國內對中國傳統文化不甚感興趣,卻在出國後突然關注起了這個方面。如果幾個喜愛詩詞的海外遊子,某一天聚在一塊,談論詩詞和遠方的祖國,我相信他們會有互相都是家人的感受。除了血緣,古詩詞和其他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紐帶,即使遠在海外,被這些詩句圍繞,就像聽到鄉音一樣親切。

「此心安處是吾鄉」,不論國內國外,以古典詩詞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都有把大家的心綁在一起的力量,讓人安心。安心的地方,便是家。

主辦方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宣傳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團委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圖書館

承辦方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圖書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學生會 學術實踐部

UIREADING 讀書協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UIREADING 的精彩文章:

TAG:UI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