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酈道元學習寫景
部編人教版中學語文新課標教材序列:
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熱愛生活,熱愛寫作」
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對生活、對寫作的熱情,引導學生熱愛自然,關注自然,用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變化,讓學生帶著審美的眼光有所發現;從描寫大自然的優美詩文中汲取精神營養,並借鑒其寫法。
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學習描寫景物」
教學目標是養成觀察的習慣,學習從多個方面觀察景物的方法,通過觀察抓住景物特徵;嘗試運用多種手法,結合各種感官的感受,從不同角度描寫景物;體會情景交融的感染力,嘗試描寫景物時恰當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鮮活起來。
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學寫遊記」
教學目標是根據遊蹤和自身體驗,合理安排遊記寫作的順序,使文章有層次,有條理;能夠多角度觀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遊覽場所的特點來寫,突出重點,詳略得當;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適當的運用議論,抒情等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這三個階段的寫作訓練是有梯度的。同為描寫大自然的景物,七年級和八年級學生在感受能力、生活體驗、認知水平、閱讀積累方面有很大不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單元所選文章,教給學生寫景的方法,以讀促寫,以讀帶寫,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峽》為酈道元《水經注》中的名篇。他的文筆精妙,更能以精鍊生動的語言描繪山水景物,使得注本身就獨立成為一篇絕妙散文,有很高的藝術性,唐代柳宗元的山水遊記網名的山水小品文都受到他的影響。這節課我從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入手,整體感知;析讀課文,通曉文意;品讀課文,學習寫景;美讀課文,體味真情,最後學以致用,練習寫景。
下面是我的教學設計:
跟酈道元學習描寫景物
——《三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正確解釋關鍵詞語或句子,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大意。
2、學習作者善於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多種手法描寫景物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覆朗讀中受到自然美和文化美的熏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善於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多種手法描寫景物的寫法。
[教學難點]
讀寫結合,以讀帶寫,在課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美和文化美,培養其文學素養。
[教學方法]誦讀法,拓展法,討論點撥結合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簡介作者作品
(課前配樂播放與三峽有關的詩文圖片,讓學生伴著美妙的音樂欣賞有關三峽的美景、美文,為《三峽》的課堂學習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導入課文:
三峽,是萬里長江的山水畫廊,是我國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它以雄奇秀麗的山水、迷人的神話傳說,遠古的巴楚文化和濃郁的風土人情,吸引著無數的遊人。同學們有去過三峽的嗎?老師也沒有去過,不過,今天老師要帶著同學們,跟隨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的腳步,去領略一下千年以前的三峽風光。
(板書課題)有哪一位同學願意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作者和他的主要作品?
(二)簡介作者和《水經注》
學生簡介: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范陽涿縣(現在河北涿州)人,好學博覽,留心水道等地理現象,撰《水經注》。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迹、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文學價值。
教師補充:要想了解《水經注》得先了解一下《水經》。《水經》是一部記載我國河流水道的專著,大約是漢朝時期的作品,內容非常簡略。酈道元自幼熱愛祖國的山川,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來又到各地遊歷考察,他根據自己的見聞,並搜集有關水道的文獻資料,為《水經》作注,將《水經》中的記載加以詳細闡明和擴充,為我們留下這部寶貴的《水經注》。
接下來,就讓我們自由朗讀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介紹朗讀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巧,要求學生把握四點:讀准字音,讀准節奏,讀懂意思,讀出情感。
(一)讀准字音
學生自由朗讀之後,指名朗讀,發現問題,正音。
闕(quē) 疊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泝(sù)
素湍(tuān) 絕巘(yǎn) 飛漱(shù)其間 屬(zhǔ)引凄異
哀轉(zhuǎn)久絕 淚沾裳(chang)(古人穿的一種裙子)
(二)讀准節奏
文言文只讀准字音還不夠,讀好停頓也很重要,尤其是句內停頓。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認真聽,並作標記。
屏顯容易讀錯停頓的句子:
1、自/三峽/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夜分
3、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 4、或/王命/急宣
5、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 6、每至/睛初/霜旦
7、則/素湍/綠潭 8、清/榮/峻/茂
在文言文中,句首語助詞、關聯詞語後應做停頓。
學生再讀課文,要讀得字正腔圓,還要注意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抑揚頓挫,讀准字音,把握節奏,讀出情感,讀出韻味來。
三、析讀課文,通曉文意
三峽(中國長江流經四川到湖北的交界一帶所經過的三個峽谷,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那麼,什麼是「峽」呢?
「峽」是兩山夾著的水道。既然是寫峽,必然會寫到山和水。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寫山,哪些地方寫水,並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酈道元筆下的山水是什麼樣的。(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藉助書下注釋疏通文意,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集體討論解決。)
屏顯重點語句,學生積累。
第1段寫山,2-4段寫水,描繪不同季節的景色。
【一詞多義】
①自:自三峽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絕:沿泝阻絕(斷絕)
絕巘多生怪柏(極,最)
哀轉久絕(停止)
③屬: 屬引凄異(動詞,連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類)
【通假字】
①略無闕處(「闕」通「缺」,缺少)
②哀轉久絕(「轉」通「囀」,聲音曲折)
1、重岩疊嶂,隱天蔽日。(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3、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到了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坡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都被阻,不能通航。)
4、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即使騎著快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5、林寒澗肅(互文,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寂靜)
弄懂了意思,咱們再來讀一遍課文,男生讀一二段,女生讀三四段。(雄壯,柔美)
四、品讀課文,學習寫景
(一)有道是「江山如畫」,暢遊三峽,更如同畫中行。文章的四個自然段就如同四幅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請同學們給這四幅畫分別命名好不好?
雄山連綿圖、夏水奔流圖、春冬美景圖、秋景凄寒圖。
(二)跟酈道元學寫景。
先讓學生說說作者寫景之妙,妙在哪裡,然後歸納。
1、寫景,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點。請同學們品讀這四幅圖畫,找出關鍵詞,看看作者分別抓住了山水景物的什麼特點來寫的。(學生討論交流)
雄山連綿圖:連綿不斷,遮天蔽日。
(關鍵字詞:「連」「隱」「蔽」 寫出群山連綿、高峰入雲、遮天蔽日的情形)
夏水奔流圖:水勢浩大、迅疾,交通阻斷。
(關鍵字詞:襄、阻絕、疾)
春冬美景圖:水退潭清,風景秀麗。
(關鍵字詞:「素」形容湍急的水流,符合春天江水的特點;「綠」形容潭水,既寫出潭水之深,又寫出潭水之靜;寫高山用「絕巘」,寫出山之陡峭)
秋景凄寒圖:林寒澗肅,猿鳴凄寒。
(關鍵字詞:寒、肅、凄、哀)
2、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作者寫景語言極其富有表現力。素、綠、清、影,寫出春冬之清幽美,寒、肅、凄、哀,寫出秋景之凄婉美,寥寥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出來了。
3、寫景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作者為什麼先寫山後寫水?寫水,為什麼又沒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
為寫水勢,先寫山勢,寫三峽整體風貌,這是造成三峽水急的原因,所以先寫。夏水最盛,自然先寫。春冬風平浪靜,秋季進入枯水期,按照水勢的漲落來寫,合情合理。
4、寫景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
(1)多感官發現美、描寫美
寫春冬之景,從視覺著筆,色彩豐富:素湍、綠潭、清波。
秋景,從觸覺和聽覺和心理感受著筆,「林寒澗肅」「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在描寫過程中調動多種感官,產生更加細膩、逼真的描寫效果,使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2)多角度描寫美
俯仰結合,搖曳生姿。
俯視所見,「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仰視所見,「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俯視仰視觀察視角相結合,更有立體感。
(3)多手法描寫美
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
「重岩疊嶂,隱天蔽日「從正面寫山的高峻,「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一特定環境下的情景,綜合從側面表現了山的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正面和側面相結合,既寫了山勢的高峻,又寫了江流的狹窄,為下文寫夏水的迅猛做了鋪墊。
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為靜景,「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為動景。「空谷傳響」,以動襯靜,更突出山澗的寂靜。
(4)運用修辭手法增強表現力。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用了誇張的修辭,水流比馬快,比風還快,的確夠誇張的。李白有一首詩,也表現了三峽水流之快,他說: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小結:
酈道元憑抓住三峽的特點,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按照一定的順序,調動多感官,從多個角度,綜合運用多種寫作手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高峻的山峰、洶湧的江流、清澈的潭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無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是懷著一顆對三峽怎樣的心,才能把三峽寫得如此之美呢?
五、美讀課文,體味真情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描繪了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好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寫景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要景中有情,融情於景。「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的朗讀,也更應該有情。最後讓我們帶著理解,看著圖片,聽著音樂,全體起立,飽含感情,再次齊聲朗讀《三峽》
六、學以致用,練習寫景
祖國河山美如畫,妙筆生花靠大家,讓我們學習酈道元的寫景方法,來寫一篇描繪我們家鄉風光的文章吧。這個作業,課下完成。
青青子衿
2018年4月11日
TAG:品茗佳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