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在古代,大戶人家或皇宮為什麼一定要有奶娘?

在古代,大戶人家或皇宮為什麼一定要有奶娘?

在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古裝的影視劇中,一般大戶人家的僕人中,總有一些被稱為張媽、李媽、王媽的人,她們一般都是家中少爺或是小姐的奶媽,從小哺育小主人。不只在民間,皇宮亦是如此,在歷朝皇帝當中,作為乳母這個身份能夠被人們所熟知的那莫過於明熹宗的奶媽客氏(客印月),她在熹宗繼位之後,就被封為「保聖賢順夫人」,曾與魏忠賢一起專擅弄權,飛揚跋扈,不可一世。

其實,奶媽這種職業出現得很早,《禮記》中就有「士夫之子有食母」的記載:周朝的皇子一落地,就會有三個女人來撫養他:一個是「子師」,負責教禮儀;一個是「慈母」,負責照料他的起居;一個是「保母」,負責餵奶。而皇宮外設「奶子府」,有常年應的年輕婦女數十人待選,她們多是十五到二十歲之間剛生育過而且奶汁充足的農村婦女。她們的地位低下,無人重視,但一朝入選進宮,哺養的乃是皇儲貴胄、鳳子龍孫,從此,她們也就成為人上人了。俗語「一朝入選,終生富貴」,就是指此輩而言。

根據上述情況來看,自己的親生母親倒成了甩手掌柜,不抱孩子,也不奶孩子,換尿布希么的,也是統統不管。這就意味著,至少從西周開始,貴族們就有了雇請奶媽子代替生母為孩子哺乳的習慣。那麼古代奶娘的存在是否剝奪了母親的哺乳權?

而且除了皇帝之外,還有別的特權階層,他們但凡有那個條件,都會在妻妾懷孕之後,給還沒出世的孩子備好一個或者很多個奶媽子。遠的不說,就說我們都熟知的紅樓夢中,賈寶玉是王夫人親生的,卻從沒吃過王夫人的奶,倒是那個李嬤嬤把他奶大。另外像迎春、探春、惜春、賈璉等人不管受不受寵,無論出生後生母是否健在,都要配備至少一個乳母。

有的人認為古時候請奶媽是富人擺闊的一種表現,但這種解釋明顯地不合常理,不可能每個人都因為擺闊而剝奪妻子喂孩子的權利吧。所以科學的解釋是古代由於要求女性盡量在適合生育的年齡生育盡量多的孩子,而女性在哺乳期會影響下一胎的受孕,所以古人要縮短甚至取代哺乳期,使得女性能夠儘快生育。而在皇室之中,可能還有淡化皇子和後宮關係的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藏予 的精彩文章:

風流痴情的張學良,關於最後病逝的原因,你可能不信
月入12萬,包拯真的是清官嗎?

TAG:藏予 |